城市副中心推進生態建設 市民9月份迎綠心開園

城市副中心推進生態建設 市民9月份迎綠心開園

通州生態美景。資料圖。

3月12日是第42個植樹節,植樹造林的黃金時節已經到來,為保證副中心各項造林工程順利完成,北京市通州區園林綠化局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在今年春季綠化工程中,將對照“適宜北京地區節水耐旱植物名錄”,在全區各公園、綠地廣泛栽種喬木、灌木、草本、藤本四大類161種植物。各工程正搶抓前期手續辦理,確保3月下旬陸續進場施工。

今年將高質量推進新一輪百萬畝造林工程,實施22個綠化項目,新增造林面積2萬畝,初步實現環城綠色休閒遊憩環閉環。持續開展群眾身邊增綠,啟動7個城市公園、4個社區公園、10處小微綠地建設,續建100公里健康綠道,著力打造“森林入城、公園鑲嵌、綠道成環”的生態景觀。

兩年造林近9萬畝

據瞭解,兩年來,通州區投入騰退資金146.96億元、建設資金73億元,通過實施森林進城圍城、森林質量精準提升等各項森林城市建設重點工程52項,增加新造林面積8.85萬畝,不斷提高森林覆蓋率。

2020年全通州區將在東部生態帶,實施潮白河森林生態景觀帶(四期)等6個項目,增加綠色空間5310畝;在西部生態帶,實施文化旅遊區公共綠地等4個項目,拓展生態空間1000畝。在環城綠色休閒遊憩環,實施張家灣公園(三期)、梨園公園(一期)等9個項目,增加城市綠地3445畝。在主城區,推進萬畝城市綠心建設,確保九月底開園;實施西海子公園(三期)、梨園城市森林公園、梨園雲景公園等10個項目,增加城市綠地5760畝。加快推進水岸綠化,5月前完成涼水河、溫榆河綠化42公里。新建城市公園7個、社區公園4處、小微綠地約20處,努力在群眾身邊建綠增綠,改善百姓生活環境,提高大家的生態獲得感。

到2020年10月底,通州區森林覆蓋率將達到33%,城區綠化覆蓋率達到50%,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8平方米,屆時將讓大片土地變成城市的“海綿體”,發揮涵調蓄雨洪、涵養水源、調節小氣候等眾多生態作用,副中心將建成為水韻林海、藍綠交織的森林城市。

161種耐旱明星將安家

據瞭解,北京市園林綠化局公佈的最新版的“適宜北京地區節水耐旱植物名錄”,包括喬木、灌木、草本、藤本四大類161種植物,這些耐旱的植物明星將在副中心春季園林綠化工程中廣泛栽種。通州區園林綠化局城鄉綠化科相關負責人介紹,這些樹種在北京市京郊山區多見,它們既耐得住土壤貧瘠,又能忍得住乾旱少雨,過去在公園建設中有少量應用,但只作為景觀上的點綴。近年來,通過園林部門對其開發利用,這些樹種的種苗繁育逐漸實現了產業化,因而在平原造林、街頭綠化中露臉的頻次也逐漸增加。“這些‘後起之秀’不僅僅抗旱、皮實,很多植物都具有觀賞性,適應環境能力也很強,例如街頭綠化的流蘇樹夏日會開滿白花,春末夏初開花的暴馬丁香花序大、花期長,這些都是著名的觀賞花木。”區園林綠化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該負責人介紹,灌木中的太平花、胡枝子、黃刺玫、多花薔薇、繡線菊、錦帶花、蝟實、糯米條,草本、藤本中的萱草、麥冬、蜀葵、澇峪苔草、藍花鼠尾草、桔梗、凌霄、五葉地錦、爬山虎等,在近年的城市森林和城市休閒公園建設中應用很多,而且效果很好,表現出了良好的抗旱節水性能,例如澇峪苔草,是從北京的山野植物中馴化而來的,主要靠雨水灌溉就能存活,而且綠期長達11個月。“這些樹種將在副中心廣泛種植,我們提前謀劃,做好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兩不誤,力爭完成今年造林任務。”該負責人表示。

來源 通州時訊

通州區融媒體中心記者 王軍志

攝影 常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