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確“一線人員”範圍別讓“抗疫戰士”心寒

苑廣闊

國家衛健委人事司副司長段勇在發佈會上表示,最近陝西安康中心醫院違規發放臨時性工作補助,已引起我委高度關注,也高度重視,責成陝西衛生健康委迅速查明情況,嚴肅問責,嚴肅追責。陝西省迅速行動,調查核實了相關情況,對相關人員也進行了處理,處理的結果也上報我委。(3月9日《貴陽晚報》)

陝西省安康中心醫院在發放疫情防控臨時性工作補助的時候,院領導拿到的補助是一線抗疫人員的數倍之多,甚至超過了馳援湖北醫護人員的標準。此事經媒體曝光後引發輿論廣泛質疑,最終在當地有關部門介入以後,該院書記、院長先後被免職,補助也在重新核算當中。實際上不只是安康,前幾天武漢市第五醫院,同樣出現了院領導等行政人員補助遠遠高於一線抗疫醫護人員的事情,經媒體曝光以後,當地也開始重新核算補助標準。

這些事情的發生,是我們所不願意看到的。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後,奮戰在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才是最辛苦、最勞累,同時也是風險最大的,如果到了發放各種抗疫專項補助、津貼、獎金的時候,非一線人員拿到的數額反而遠遠高於一線人員,這不但會讓抗疫一線醫護人員寒心,而且也容易招致公眾、網友的不滿。而且,現在很多地方的疫情防控工作還沒有結束,就出現這種令人心寒的事情,那麼勢必會影響一線防控人員工作的動力和士氣,不利於疫情防控工作的開展。

之所以導致這些問題的出現,既有人為的失誤,也有客觀原因,比如對於到底什麼才是抗疫“一線人員”,一些醫院在認定標準上存在不同,從而導致行政人員比醫護人員補助還高的現象。為此,國家衛健委已經會同人社部、財政部等,對相關的政策做進一步的完善,以明確範圍和標準,避免類似問題的再次發生。

隨著疫情防控形勢的好轉,全國各地的醫院都將開始對疫情防控工作進行總結,其中就包括向在疫情防控期間付出了勞動,作出了貢獻的一線醫護人員發放臨時補助、津貼等等,所以必須儘快對相關政策進行完善,以避免更多一線醫護人員“流血流汗又流淚”的問題發生。

按照國家衛健委的要求,一是進一步明確一線醫務人員的範圍。一線醫務人員範圍的確定以是否直接接觸疑似患者、確診患者為依據,以實際參加現場處置、患者救助的工作情況為依據。臨時性工作補助,根據一線醫務人員承受風險的不同,補貼標準分為兩檔。二是要將嚴格執行政策中的審核監督,要嚴格登記審核公示等相關程序,加大監督力度,對於違規發放、虛報冒領的,要依法依規嚴肅處理。

所以說,下一步全國各地各級醫院在進行這項工作時,必須嚴格按照國家衛健委的相關規定和要求,制定細則,落實政策,不走樣變形,不打折扣,讓抗疫一線醫護人員在付出辛勞,承擔風險之後,能夠在精神和物質上都被善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