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太會折磨犯人了,有哪些刑罰,讓受刑者比“斬首”還要恐懼?

我們經常會在一些古裝電視劇中聽到“斬立決”或者“秋後問斬”等臺詞,這些都意味著犯人會被斬首。

古人太會折磨犯人了,有哪些刑罰,讓受刑者比“斬首”還要恐懼?

那麼什麼樣的罪才會被判斬首呢?這個與每個朝代律法有關,當然也和統治者個人意志相關。不過總的來說違背倫理之事基本會被判死刑,比如謀逆、謀殺親屬等。

但斬首並不是古代最為殘酷的刑罰。在奴隸制和封建制的古代有些刑罰真的是令人頭皮發麻毛骨悚然。

古人太會折磨犯人了,有哪些刑罰,讓受刑者比“斬首”還要恐懼?

大家都聽過商鞅變法,商鞅變法壯大了秦國的實力,為秦國統一六國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然而做出變法的商鞅卻因其法觸犯了王公貴族的利益而終被車裂而死。《史記·卷六十八·商君列傳》有言“秦惠王車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滅商君之家”。

這裡的車裂便是一大酷刑。它是使用五輛馬車分別綁住犯人的頭部和四肢,然後使馬車往不同的方向拉,直至把人的身體活生生分裂成五塊。對的,不是人死以後才實施,而是直接對活人行刑。

古人太會折磨犯人了,有哪些刑罰,讓受刑者比“斬首”還要恐懼?

可以想見,這樣的方法會使人感受極大的疼痛和恐懼。在春秋戰國時代,車裂這個刑罰使用頻率相當之高。不僅如此,後朝也未曾停止這種刑罰。

除了車裂,還有一個令人遍體生寒的酷刑——凌遲。這個刑罰是我國封建社會最為殘酷的刑罰,主要是為危及到封建統治的人設立的。我們常聽到一句話,“腦袋掉了不過碗大個疤”。

與斬首這種快速死亡、疼痛短暫的死刑相比,凌遲是“千刀萬剮”,極大地延長了死亡的時間,也無數倍地放大了人的痛苦。

古人太會折磨犯人了,有哪些刑罰,讓受刑者比“斬首”還要恐懼?

犯人被凌遲處死時,劊子手一般會先割一塊“祭天肉”,然後會把犯人頭上的肉割開,使之落下遮住犯人的眼皮,再開始一塊一塊割下犯人的肉。遮住眼皮,一方面是害怕犯人因為極其痛苦而眼神陰鷙、痛苦,妨礙劊子手行刑;在我個人看來,另一方面,犯人處於一種黑暗的視線之下,身體上的痛苦更會被無數倍放大。

古人太會折磨犯人了,有哪些刑罰,讓受刑者比“斬首”還要恐懼?

不僅如此,黑暗的環境和身體的極度疼痛會使人內心的恐懼激增,從而又放大了身體的痛苦。除了受刑的人會遭受極大的痛苦以外,行刑的人還有圍觀的百姓也會感受到生理和心理的不適。總而言之,這個刑罰在懲罰犯人的同時也對那些心懷不軌的人有很大的威懾。

除了上述兩種刑罰以外,古代還有許許多多的酷刑,比如剝皮、腰斬、俱五刑、烹煮、宮刑等等。

聽名字就可以想見它們有多殘忍。但是除了這些使人身體極度疼痛的刑罰以外,還有一種刑罰使人的心靈遭受巨大的摧殘。它就是——流放,顧名思義,就是把那些罪不至死但也不輕的人流放到當時十分偏僻貧瘠的地方去,而且期限往往不短。

古人太會折磨犯人了,有哪些刑罰,讓受刑者比“斬首”還要恐懼?

歷史上許多著名的詩人、政治家都被流放過,比如我們所熟知的大詩人蘇東坡。這些詩人、政治家們被流放後亦感受到了無邊的孤獨與苦悶,更何況當時的那些普通人呢?要知道,心靈的放逐遠比身體的痛苦更令人不安、恐慌。

總的看來,古代的刑罰在身理和心理上都使犯人感到痛苦,雖然是為了維護封建統治,但是手段實在過於殘忍,缺乏人文關懷。不過,在封建社會的歷史背景下也可以理解。

文案策劃、監製:袁載譽

文案:立青

參考資料:《大清律例·名例律上》、《宋史·刑法志三》

古代人太會折磨犯人了,這兩種刑罰,受刑者甚至比砍頭還要恐慌 ——山川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