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網約車司機與平臺之間那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

說起來網約車行業之所以能發展到現在這樣興盛,還得感謝滴滴,也許有人不服氣,認為滴滴是“黑車”,但還是那句話,早期滴滴砸錢打補貼戰的時候怎麼沒人跳出來說這個,那個時候難道就沒人知道司機都不合規?到了現在很多司機都開始說跑網約車不掙錢,勸大家別入這行,乍一聽這話好像司機與平臺之間的矛盾已經大到不行,但實際上真的是這樣嗎?


正所謂隔行如隔山,不入這行你都不知道里面的門門道道。比如說跑網約車的司機真的只在一個平臺上接單嗎?


並沒有。只有合規的平臺才要求“一人一車一平臺”,但正如大家所見像這樣三證齊全的平臺和司機並不多,更多的是不合規的司機,那麼他們會怎麼做呢?那就是同時在幾個平臺接單。這其實不奇怪,那些整天在網上罵滴滴的司機照樣在滴滴接單,而且現在的信息交流很方便,每個城市都有主流的打車平臺,然後司機會留下幾個常用的軟件,哪裡有單就接哪裡,這個時候是以掙錢為主,合不合規另外再說。

淺談網約車司機與平臺之間那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

t6出行

為了防止疲勞駕駛,滴滴裡面是有規定的:司機連續工作滿3個小時,就會觸發疲勞提醒,司機休息20分鐘後即可再次接單。如果司機在3小時內有休息超過10分鐘未接單,那麼只需休息10分鐘就可以繼續接單。當日累計計費時長滿10小時,需要休息至少6個小時才能繼續接單。但因為司機會在多個平臺上接單,導致這個功能胎死腹中,這能怪誰,難道還是怪平臺?


再比如說明明知道平臺不合規,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往裡面鑽?司機也知道無證運營會提心吊膽,但是他們就是不去考證,就是要無證運營,照他們的心理,估計會這麼想:既然平臺都是不合規的,出了事自然有平臺出面擺平,關自己什麼事?給自己找這麼一個藉口好像就心安理得了,至少背鍋的不是自己是平臺。如果真的這麼想,那麼還真是不得不感慨一下這些司機心真大!


簡單的舉個例子:一家小賣鋪裡面的食品有一部分是假的,但是價格便宜,你們猜會不會有人去買這些食品呢?肯定有,原因只有一個:為了省錢,反正出了問題就找商家唄。同樣的道理,這些司機為什麼要選擇無證運營,一方面既方便又省錢,另一個方面還可以多平臺接單,一舉兩得,出了問題就找平臺,反正自己不吃虧就行。如果真被逮到罰款也無所謂,交點錢完事,他們壓根就免疫了,最後名聲變臭的只會是平臺而不是自己。

淺談網約車司機與平臺之間那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

t6出行

所以我們不得不認真思考一下:是不是所有的問題都出在平臺身上,司機是無辜的?到底是平臺故意縱容還是司機樂此不彼。


標籤:t6出行 城際網約車 雲南網約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