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初二,逛古會

二月初二的古會,不得不提到絳帳街 。而降帳街最早的名字叫---------齊家阜街。

二月初二,逛古會


農曆二月初二,俗稱龍抬頭的大日子。民間有說:二月二,龍抬頭,長蟲蜈蚣都露頭。說在這一天,經過冬眠的蟲子逐漸甦醒過來,蠢蠢欲動,百姓希望藉助龍威祈盼農業豐收,家畜興旺。這一天村裡大人小孩都要去理髮,理完髮就等於扔掉了扣在頭上的“愁帽”,人顯得精神,也健康罷。也傳各家都要炒豆子吃。村裡村外只要見到熟人,大夥都會從兜裡掏一把熟白豆或熟玉米豆硬塞到你手裡。

演出的戲班子前一天就開始在戲園子裡安營紮寨了。天天早上你還會聽到演員咿咿呀呀的練嗓子聲呢!兩個戲園分別在街道的東頭和西頭。西頭是西街村,東頭是春光村。正式演出的日子,站在戲園子門口往裡看去黑壓壓一片,全是看戲的人。蹺著二郎腿坐著的,抱肘斜站著的,頭斜靠在夥伴肩上的,還有調皮的小孩騎在大人的脖子上看戲的。要是看到精彩的地方,臺下發出的一片叫好聲此起彼伏。偶爾在西苑的某個角落你會看到情竇初開的男女青年互相拉著手的情景。 街道的兩邊全是小販擺的貨品,西一頭有賣麻糖的,賣蓼花糖的,賣甘蔗的,擀麵皮之類的。街道的中間擺著大姑娘·小媳婦最愛的花布,被罩和床單......

二月初二,逛古會


街道的東頭就偏僻些了。全是賣笤帚,簸箕 ,揹簍,農具和種子還有老年人最忌諱的棺材板。

二月初二,逛古會


我會提前和小夥伴約好,等到放了學。老師前腳走,我和小夥伴後腳就跑到了古會上。大家都揣著平時攢下捨不得花的一兩元錢直奔小販的攤前,你買一包葵花籽,我買一包水果糖,邊吃邊逛,等逛夠了再趕上課的時間回到教室裡。

一晃十幾年過去了,現在的我再也沒回去逛二月二古會了,但小時候古會上那熱鬧的場面仍歷歷在目,仍然那仫清晰,彷彿就像昨天的事兒一樣。

二月初二,逛古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