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思考与表达的20堂课:用简单图解就能够完成的高效工作方法

生活中你是否能够遇到这样的人?你们同时看一段文字的时候,当你看了一半,被里面的内容绕得云里雾里的时候。对方已经很快找到了文章的中心观点,并且已经能够将自己的见解表达出来了。

这些之所以能够如此高效的阅读,并且吸收到最关键的内容,是因为他们懂得如何将复杂的东西简单化,并且快速提炼出内容的关键字。

我们都听说过二八定律。也就是有20%的变因操纵着80%的局面。只要我将注意力集中在这20%的内容上,我们基本上就能够掌控全局。想要获得这种能力,我们必须要学会简化能力。也就是将复杂的内容简单化的能力。

可是如何才能够获得这种简化能力呢?

如果现在告诉你,只要用关键词、圆圈和箭头,就可以帮助你高效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你是不是要欢呼雀跃呢?

作者久恒启一是一位图解工作者,也是宫城大学事业构想学院教授。他将自己多年的职场经验,创作出了一种可以应用于多领域的图解法,帮助更多人掌握了提炼和简化的能力。这种简化能力可以帮助我们高效的找到重点的20%,并且通过简单图形、箭头和关键词的形式呈现出来。

久恒启一将自己的实操经验都集结在《图形思考与表达的20堂课》这本书中,下面我们就跟随作者一些学习一下这本书的重点内容。

图形思考与表达的20堂课:用简单图解就能够完成的高效工作方法


一、图解的好处

久恒启一将这种凝练和简化的能力称之为图解。也就是用图形来解释信息和内容。

这种图解形式可以帮助解决很多领域的问题,比如表达自己的想法、图解文章或者书籍、思考等等。

所以图解的好处就是:

1、图解是可视化、立体化的呈现。所以无论是表达者还是读者,都更容易接纳其中的内容。

2、能够快速提炼出重点内容,并且将复杂的内容简化。

3、检查图解和读者反馈的信息,有利于我们反思自己的问题,也有助于思考。


图形思考与表达的20堂课:用简单图解就能够完成的高效工作方法


二、图解的步骤

1、定位读者。

在画图解之前,我们必须要知道,这份图解的读者是谁。而且必须要以读者能看懂为前提。如果读者是我们自己,那么只需我们自己能看懂即可,如果读者是我们的客户,那么我们必须从客户的角度出发来制作图解。总之,图解并不是一个自娱自乐的存在。

所以在图解之前,我们要为读者画像。不同层级的人理解力也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给客户的画像越详细,那么我们做出的图解将会越有针对性。被读者接受的几率也将越大。

2、建立全局结构

我们去旅行的时候,景区里都会有一张鸟瞰图。上面是整个景区的结构。当我们看到这张结构图之后,将会对这次旅行有一些计划和安排。如果没有这张鸟瞰图,那么我们走过一些景区之后很容易迷路。并且不知道接下来会去到哪里。

我们在画图解之前,也需要给我们的图解建立一个全局的结构,也就是图解的鸟瞰图。

先建立一个大结构,才能让后续的内容不迷路。

建立图解的鸟瞰图就和我们写文章的时候列的大纲如出一辙。我们需要知道这次图解的主题是什么。然后从哪几个方面来做图解。有了这个结构大纲,那么我们才能再继续下面的步骤。

图形思考与表达的20堂课:用简单图解就能够完成的高效工作方法

3、提炼关键词

图解的重点是以图的形式来输出的。主要内容就是圆圈,箭头和关键字。所以我们必须拥有提炼关键词的能力。让我们表达的内容一目了然。

提炼关键词的过程,其实也是我们提升凝练重点内容的过程。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提升快速找到重点的能力。

关键词需要我们反复推敲,直到找到最适合的那一个词为止。

4、逻辑关系

每部分内容之间要有明确的逻辑关系。本书的作者提出了6种逻辑关系和7种箭头方向。

实际上,这6中逻辑关系可以归纳为3种。也就是包含关系,并列关系和重叠关系。

作者所提出的剩下3个关系是群立、连接、分离。其实无论关系的远近,都是直属于并列关系里面的。他们都是独立的存在。

而箭头关系是标注他们之间的因果关系和顺序。这样有利于让信息之间有清晰的逻辑关联。


图形思考与表达的20堂课:用简单图解就能够完成的高效工作方法


5、标题和结论

画图解的过程中,一定要写上标题和结论。虽然主题我们已经确立,但是主题并不能替代标题。

主题是我们做图解的中心,但是标题是需要能够引起读者关注的提炼内容。所以我们必须要起一个能够吸睛的标题,让我们的读者能够马上把注意力转移过来。

除了标题之外,画完图解之后,还必须加上结论。结论就是你做图解的目的,最后总结一下自己的观点。结论最好少于30个字,不要太冗长。

6、细节

完成以上步骤,一张图解基本上就完成了。这个时候,我还需要检查一下细节部分。

图解是需要分层级的,就好像金字塔一样。最顶端的是中心论点,而下一层级是上一层级的分支。同一层级最好用相同的图形和箭头来表达,否则会让读者无法理解你的结构。


图形思考与表达的20堂课:用简单图解就能够完成的高效工作方法


三、图解的应用

为什么说图解可以多渠道应用呢?因为图解本深就是梳理逻辑和结构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反馈的过程。

当我们制作出一张图解之后,可以再逆向去思考一下,一切是否真的合适。如果换做是其他的关键词,或者其他的逻辑关系会怎样呢?这也是一个头脑风暴的过程,可以帮我们激发出更多的灵感。

所以图解可以帮助我们表达思想,也可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更可以帮助我们思考和反馈。

作者在《图形思考与表达的20堂课》这本书中讲述图解的目的,并不仅仅是将图解变成工作中的辅助工具,而应该是一种简化思维。如果能够形成图解的思维,那么以后遇到复杂的事情,或者难解的问题,我们都可以用图解思维来将问题简化。并且通过图形和箭头来梳理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那么一定可以事半功倍。

欢迎关注益菲读书,更多好书的解读分享给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