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詩人李白都為它提筆作詩,這種美食,憑啥稱霸古今?

如今,經濟飛速發展,交通發達,就算不住在海邊,人們也依舊可以吃到新鮮的海鮮。在這些海鮮中,螃蟹,可以說是最受歡迎的了。其實,在古時,早已形成了飲食螃蟹的習慣。公蟹膏肥母蟹黃足,無論是文豪還是百姓,都垂涎三尺!

連詩人李白都為它提筆作詩,這種美食,憑啥稱霸古今?

吃貨不可怕,就怕吃貨有文化。古時的許多文人墨客,他們留下的作品中,多多少少,都有螃蟹的筆墨。就好比大家所熟知的著名詩人——李白。在大家的印象中,他極其好酒,無酒不歡,也因為喝酒後,詩興大發,為我們留下了許多著名的詩詞。連詩人李白都為螃蟹提筆作詩,這種美食,憑啥稱霸古今?

在他的《月下獨酌》中,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萊。詩中,他將螃蟹的蟹螯比做金液,鮮嫩美味,糟丘被他視為蓬萊仙境。不虧是詩仙太白,如此可口的螃蟹,也被他比喻的離不開美酒。

連詩人李白都為它提筆作詩,這種美食,憑啥稱霸古今?

和李白同一個朝代的詩人,陸龜蒙,他的《酬襲美見寄海蟹》中,骨清猶似含春靄,沫白還疑帶海霜,可見,當時的螃蟹,在大家心中留有著美好的形象,螃蟹的殼上,似乎還帶著春日的露水,而螃蟹吐出的白沫,就好像是海水的霜花。在陸龜蒙的眼中,螃蟹又是一種何等可愛的存在啊。

連詩人李白都為它提筆作詩,這種美食,憑啥稱霸古今?

漫誇豐味過蝤蛑,尖臍猶勝團臍好,從唐彥謙《蟹》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出螃蟹在唐代美食的優先地位,那時的古人,對螃蟹的鮮美味道,也是不忍心去拒絕的。大家都誇獎螃蟹的美味賽過蝤蛑,尖臍的還要比圓臍的更好,這樣的評價,又是何等之高呢。真是引得無數文人盡折腰!

連詩人李白都為它提筆作詩,這種美食,憑啥稱霸古今?

除了唐代,其他朝代,同樣也有著飲食螃蟹的習慣。海饌糖蟹肥,江醪白蟻醇。這兩句詩出自宋代詩人黃庭堅《次韻師厚食蟹》一詩。看來,這位詩人和李白一樣,螃蟹配美酒,味道便是鮮加外鮮。

稻熟江村蟹正肥,雙鰲如哉挺青泥。在稻子成熟的季節裡,江村的螃蟹正是肥美的時候,螃蟹的兩隻蟹鉗插在青色的泥土裡,顯得十分的生氣。

連詩人李白都為它提筆作詩,這種美食,憑啥稱霸古今?

從明代詩人明徐渭《題畫蟹》中,我們彷彿感受到了那個季節螃蟹的肥美,多麼美好的畫面。同時也可以看出,明代的百姓們,已經掌握了食用螃蟹的最佳季節,自然,他們肯定也懂得了怎樣去食用螃蟹,才是最美味的了。

時代更替,螃蟹卻一直“稱霸”,值得無數文豪的筆墨為它揮灑。

連詩人李白都為它提筆作詩,這種美食,憑啥稱霸古今?

而如今,螃蟹更是我們餐桌上不可缺少的一種美食。早餐,營養的海鮮粥裡有螃蟹的身影,午餐,蟹肉棒也經常出現在我們的餐盒裡,晚餐,大盤大盤的清蒸螃蟹是桌上的主角,人們都在直勾勾的盯著螃蟹們呢。

連詩人李白都為它提筆作詩,這種美食,憑啥稱霸古今?

特別是宵夜,辣螃蟹更是博得人們的喜愛,在炎熱的夏夜,叫上一群朋友,來上幾杯冰爽的啤酒,配上香辣可口的麻辣螃蟹,一切煩惱和炎熱帶來的暴躁脾氣都隨著啤酒瓶上的水珠一樣,慢慢消失。

人們的嘴巴日漸挑剔,對螃蟹的吃法也越發挑剔,改變多種不同的烹飪方法,不變的,便是對螃蟹的喜愛。

連詩人李白都為它提筆作詩,這種美食,憑啥稱霸古今?

無論是在古代還是在現代,螃蟹都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中,蟹文化也日益博大。無數的蟹館與外賣的形成,讓我們在食用螃蟹的體驗上更上一層樓,也讓我們吃到了更多地方,更多品種的螃蟹,滿足了我們對螃蟹味道的滿滿好奇。

在這裡,我們要實名感謝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連詩人李白都為它提筆作詩,這種美食,憑啥稱霸古今?

小汐今天分享的“連詩人李白都為它提筆作詩,這種美食,憑啥稱霸古今?”到這裡,希望喜歡吃螃蟹的你也會喜歡本文。如果你對螃蟹有什麼“隱藏吃法”也期待你在評論區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