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解之謎:太子李弘是不是武則天毒死的?武則天有沒有殺女?

王超行俠仗義


武則天是一位極具城府的政治家,她做事情必然有分寸。無論是太子李弘,還是思公主都是歷史明確記載武則天親生的。且當時並非武則天主政,當時唐高宗李治還活著。

在唐高宗李治是帝王的時代,武則天無法一手遮天,她沒有對別人對性命生殺予奪的權利!

武則天沒有毒死李弘必要:

1.李弘是李治同武則天的長子,這個孩子確定了武則天在後宮的地位,武則天輕易不會動李弘的太子位。

2.李弘仁孝且身體不好,這樣的太子正符合武則天的權力慾,用李弘當傀儡太子應該正合武則天心意。

3.當時唐高宗李治在位,如武則天毒死李弘,那麼李賢上位。李賢同李弘完全不一樣。他更有才幹也更有野心,武則天無法擺佈他,更有種說法是李賢是武則天姐姐韓國夫人生的。立李賢不符合武則天的個人需求。

4.武則天掌權就逼死了李賢,還有孫子李重潤、孫女李蕙仙,還有李隆基生母都有明確記載就都是武則天弄死的。如果李弘也是她殺的,不會是未解之謎,會有記載。

李弘都不大可能是武則天殺的,思公主更沒有必要了。

1.公主沒有繼承皇位的可能性,史歷上的宮鬥戲碼都是皇子們在爭,同公主關係不大。

2.史書只記載公主早逝,沒有受她人傷害的描寫。

史書《唐會要》記載:昭儀所生女暴卒。

3.王皇后又不傻,她放著對自己地位有威脅的李弘不殺,跑去殺沒威脅公主,根本沒人會相信。

4.同理,沒人會相信王皇后會殺公主,武則天怎麼可能用掐死自己親生女兒的方法去陷害她!

5.王皇后被廢是唐高宗要打擊門閥制度,同武則天、同婦人爭寵關係不大,所有廢后理由都在找藉口。

牝雞司晨,婦女主政一向為封建社會的男子所不容。有很多編的不靠譜的故事也會讓人相信,真是不可思議!


薇薇polly愛紅樓


李弘是唐高宗和武則天的第1個孩子,他的名字很有寓意。唐高宗為自己的兒子寄予了很大的希望,對他十分寵愛。為了培養他,唐高宗讓他去實習的管理朝政的事情。李弘為人寬厚仁慈,立為太子之後,對大臣們都是這樣的,對普通百姓,士兵們都是這樣的。李弘十分關心將軍和士兵,體恤民情,做出了很多寬容愛民的舉動。

當時的唐朝,正在對高麗用兵,軍隊之中,經常有士兵偷偷的逃跑。因此這樣的士兵就會被殺掉。李弘知道之後,希望朝廷可以修改法律,以後再出現有士兵逃跑的現象,家裡的人不用再受連累。不難看出唐高宗對於李弘的欣賞。接下來李弘做的一件事情卻惹怒了武則天,武則天從此對兒子有了看法。

原來武則天把自己的情敵殺掉之後,仍然不解恨,又把情敵生下的兩個公主全部幽禁,致使兩位公主年齡很大,卻沒有辦法嫁人,李弘見到這兩位姐姐的時候動了可憐的心思。於是就懇請唐高宗讓她們嫁人吧,過上正常女人的生活。

唐高宗本來對蕭淑妃的死就有愧疚,畢竟兩位公主是自己的親生骨肉。武則天覺得作為自己的親生骨肉,李弘不站在自己這邊,反過來幫助敵人,武則天從此對他就產生了隔閡和怨恨。後來有一次,李弘和父親母親遊玩的時候就傳出來去世的消息。

作為後世的人,武則天雖然有被逼迫的成分,加上唐高宗李治體弱多病,武則天能夠參與政事,逐步顯現自己的政治才能,籠絡朝臣,逐步掌握唐王朝的大權,一步一步走向權力的巔峰,成為中國唯一一位女皇帝。按照常理來說,如果唐高宗的孩子太子李弘還活著,將是她成為皇帝的最大阻礙,因為即使唐高宗去世之後,繼位的仍然是太子李弘,而不可能是武則天。所以,極大可能性太子李弘被害身亡。

武則天是否殺死了自己的女兒,這件事有爭議,成書於五代的《舊唐書》和《唐會要》只記載了公主的暴卒,並未言明其死因。

武則天工於心計,心狠手辣,兼涉文史。永徽五年(654年),武則天產下長女安定思公主,據《新唐書》和《資治通鑑》記載,在安定思公主出生後一月之際,王皇后來看望。

憐愛並逗弄公主玩,王皇后走出去後,武則天趁沒人將女孩掐死,又蓋上被子掩飾。正好李治來到,武則天假裝歡笑,打開被子一同看孩子,發現女兒已經死了,武則天啼哭。

問身邊的人是怎麼回事,身邊的人都說:“皇后剛剛來過這裡。”李治勃然大怒,說道:“皇后殺了我的女兒!”武則天於是哭泣著數落王皇后的罪過。

王皇后無法解釋清楚,李治從此有了”廢王立武“的打算(但此事有爭議,成書於五代的《舊唐書》和《唐會要》只記載了公主的暴卒,並未言明其死因)。


可愛的小豫


根據合理的邏輯推測,李弘並不是武則天毒殺,武則天也沒有殺自己的女兒。

首先來說武則天的女兒,這個女兒是武則天和李治生育的第一個女兒,沒有起名字,諡號“思公主”。根據《新唐書·則天武皇后傳》記載,那年是永徽五年(公元654年),那年思公主暴斃。那麼這個公主到底是怎麼死的,據《新唐書》記載,說是武則天嫁禍給王皇后,實際上是武則天自己將女兒掐死的。但根據邏輯推理,這個可能不是事實,理由如下:

1、謀害皇室成員是重罪,必須徹查

武則天若真的嫁禍給王皇后,王皇后一定會要求徹查這件事情,王皇后不要求徹查,她的親族和朝廷當中的大臣們一定會要求徹查,不可能不了了之,白白背上一個罪名。但按照《新唐書》的記載,這麼大一件事情,卻好像當做了兒戲一般,一點徹查的意思都沒有,僅僅只是“帝,始有廢后意”(皇上開始想廢后了)。這一點完全不符合邏輯。

《新唐書.列傳第一》:昭儀生女,後就顧弄,去,昭儀潛斃兒衾下,伺帝至,陽為歡言,發衾視兒,死矣。又驚問左右,皆曰:"後適來。"昭儀即悲涕,帝不能察,怒曰:"後殺吾女,往與妃相讒媢,今又爾邪!"由是昭儀得入其訾,後無以自解,而帝愈信愛,始有廢后意。

2、王皇后和武則天的戰鬥不是後宮的戰鬥

王皇后出身於世家大族王氏,家中的成員在朝廷當中非常有地位,唐高宗李治不喜歡王皇后,可不僅僅像電視劇裡面演的那樣,只是不喜歡這個女人,他不喜歡的是王皇后背後代表的家族和對他皇位的威脅。而武則天那個時候還是一個柔弱的女子,沒有得力的家族支撐,身家性命都系在李治一個人身上,所以那個時候李治和武則天是一體的。所以武則天不需要依靠嫁禍王皇后來增加自己在李治心中的砝碼,所以她沒有殺女兒的動機。

《新唐書.列傳第一》:高宗廢后王氏,幷州祁人,魏尚書左僕射思政之孫。從祖母同安長公主以後婉淑,白太宗以為晉王妃。王居東宮,妃亦進冊,擢父仁祐陳州刺史。帝即位,立為皇后。仁祐以特進封魏國公;母柳,本國夫人。仁祐卒,贈司空。

3、《舊唐書》沒有任何相關記錄

唐朝滅亡之後,最先寫成的正史就是《舊唐書》(寫成於公元945年),裡面只記錄了,追封這個小公主為“安定公主”,沒有任何武則天殺女卻嫁禍的記錄,如果這件事情是真的,一定會有記錄。奇怪的是,成書於公元961年的《唐會要》卻開始寫“昭儀所生女暴卒,又奏王皇后殺之,上遂有廢立之意。”(武則天生下的女兒暴斃了,上奏說王皇后殺了,於是皇上開始有了廢后的想法),緊接著成書於1060年的《新唐書》更是繪聲繪色地描繪了武則天是如何殺女,如何嫁禍的故事,像是在看電視劇一樣。後來1086年校驗完畢的《資治通鑑》也同樣繪聲繪色地描繪了這個故事。

從邏輯上來看,按照唐朝的實錄(史官實時記錄)形成的最早的正史《舊唐書》並未記錄這件事情,可以說明,這件事情多半是後來有人杜撰的,然後後人再把前人杜撰的故事再次寫進了書裡。

《舊唐書·卷四·本紀第四》 麟德元年。丁卯,長女追封安定公主,諡曰思。


接著我們再來說武則天是否殺了自己的長子李弘,按照邏輯推理,她不可能毒殺李弘,理由如下:

1、武則天有四個兒子,殺一個沒有意義

武則天與唐高宗李治一共孕育了四個兒子,李弘、李賢、李顯、李旦。李弘暴斃的時候,李治還活著。如果說武則天為了要當皇帝毒殺了自己的長子李弘,她還有三個兒子可以繼承皇位,這三個兒子都身體很好,學識豐富,按邏輯推理,她如果真的想要當皇帝,應該將四個都毒殺了,然後再毒殺自己的丈夫。所以,她毒殺自己的長子,不符合邏輯。

2、李弘死了更不聽話的李賢立刻當了太子

如果說武則天是因為李弘不聽她的話所以把李弘毒死了,好讓一個聽話的兒子出來。但她的二兒子李賢更不聽話,還編了本書來諷刺武則天。當了他們的母親二十多年,武則天肯定是非常瞭解自己的兒子的,所以如果她真的費勁千辛萬苦把長子毒死了,結果一個更不聽話身體還很好的次子當了太子,肯定不是她所期望的。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她毒殺長子不符合邏輯。

3、李弘從小就有肺結核

李弘從小身體就不好,李弘暴斃之後,李治給他寫的祭文裡面也清楚地寫了,他從小就有肺結核。古代醫療條件不好,肺結核幾乎就是絕症,武則天若真厭惡這個兒子,根本不需要去毒殺他,她甚至應該期盼這個兒子活得比父親李治長一點,這樣當這個身體不好的兒子繼位了,她還能掌握朝政。從這一點來看,李弘非常有可能是病死的,而不是被毒死的。

《舊唐書.列傳第三十六》:上元二年,太子從幸合璧宮,尋薨,年二十四。制曰:“皇太子弘......沉瘵嬰身(童年時期就得了肺結核)......。”

綜上所述,從邏輯上講,武則天不可能殺了自己的女兒,又殺了自己的兒子,非常有可能是後來寫史書的人為了給武則天增加罪名而臆斷杜撰的。


二凰士


在武則天時期,事實上她的長女、太子李弘、太子李賢、外甥女、她的哥哥、外甥、孫子、孫女等都先後暴死,大多與她有關。有些事關宮闈秘密,史書記載多有隱晦,但稍作分析,能可以理解。

武則天在生下長子李弘後於永徽四年末又生了一個女兒,此女長得非常可愛,高宗非常喜歡這個小公主,每天下朝後都第一時間前去探望。 一天,王皇后按照規矩也前去探望,看到小公主可愛的樣子她也非常喜歡,逗玩了小公主一會後就離開了。宮女早已把王皇后看望小公主的消息報告給了她,她也知道高宗退朝會來看望小公主。武則天眉頭一皺,一條毒計已經產生。她得到了王皇后離開小公主房間的消息後,偷偷地溜進自己親生女兒的房間,用手掐住小公主的脖子,把她殺死,然後用被子蓋在小公主的身上,裝作什麼事都沒發生的樣子站在公主的房間外等待皇帝的到來。高宗到來後,她裝出一副高高興興的樣子迎了上去,兩個人一起走進了小公主的房裡。揭開小被子一看,活潑可愛的孩子嘴角流血、臉色發紫,早已一命嗚呼了。武則天這時候轉喜為驚,大驚失色。高宗責問左右宮女:公主怎麼會死呢?這是誰幹的?這段時間有誰來過啊?宮女個個膽戰心驚,這可是重大責任,出重大責任事故了。趕緊說:王皇后剛剛來過。在這種情況下,高宗失去辨析能力,馬上脫口而出,說:“後殺吾女!”武則天聽到皇帝這麼說正中下懷。馬上又轉驚為悲,嚎啕大哭,肝腸寸斷。邊哭邊數落王皇后的罪過,說她過去就和蕭淑妃一起詆譭我,可我沒想到她這麼狠毒,居然報復在一個無辜的孩子身上。

武則天不顧最純潔深厚的母女之情,把自己的親生女兒當成了權力戰場上冷酷的籌碼。可憐這個小孩貴為公主,本應該得到強有力的保護,但在剛來到世間就竟慘死於自己母親之手。

殺死自己的親生女兒對於一個普通母親來說是非常殘暴的,對於像武則天這樣的政治家而言卻是必要的。但這並不表明武則天是一個無情無義的人,相反,她對這個長女是有很深感情的,在女兒死後,她也經常思念。約在十二年後的麟德元年(664年)三月,此女被追封為“安定”公主,諡號為“思”, 並以親王的規格舉行遷葬,顯然有深意。這時武則天早已為皇后,且已參決政事,表示她因為此女之死而獲安定,故思念不已!她若不早死,十二歲的年級已經長大。

上元二年四月二十五日,新婚才兩年的太子李弘在東都西苑內的合璧宮突然死去,享年二十四歲。他死在太子和武后母子關係緊張的時刻,引起朝野的種種揣測和留言,人們都認為是天后給毒死的。而實際上,太子從小身體就比較虛弱,經常生病,甚至在受命監國時期,也因為病情使宰相代行監國執政。太子久病是事實,但為何死在母子關係緊張的特殊時刻,可能與母親關係緊張,壓力過大有關係。此時武后已經通過“北門學士”掌管了宰相的部分權力,並且還深得高宗信任,還不至於權力危機到通過殺害自己親生兒子來鞏固自己的地位。另外,此時高宗在世,即使太子去世,仍可以挑選其他兒子做太子。以武后的聰明,她還不至於做出殺害自己的親生兒子而卻得不到任何好處的事來。

調露二年,武則天次子李賢因謀逆罪被廢為庶人,流放巴州。文明元年,武太后廢帝主政,害怕李賢造反,遣酷吏丘神勣赴巴州校檢李賢居所。丘神勣至巴州拘禁李賢,逼令自盡,終年二十九歲。女皇得知李賢死訊後曾在洛陽顯福門舉哀,並將丘神勣貶斥,但不久後又重獲啟用。

當乾封元年高宗和武則天封禪泰山之時,她外甥賀蘭敏之的年齡為二十四歲,外甥女魏國夫人的年齡應該有二十來歲,而此年武后卻已四十七歲。因此,武后感覺榮寵受到年輕貌美的自己的甥女魏國夫人的威脅。恰好在地方擔任刺史的武惟良、武懷遠與各州刺史到泰山朝見皇帝,跟隨皇帝回到京師長安。武惟良等進獻食品,武后秘密將毒藥放入肉醬中,讓魏國夫人吃。魏國夫人食後突然死去,武后斷言,膳食是惟良兄弟獻的,他倆對左遷不滿,對皇后居心叵測。因為宦官拿錯了他們要毒死皇后的湯缽,致使皇后身旁的魏國夫人遭此厄運。不容惟良、懷遠申辯,也不進行審理,立刻斬首正法。武后的兩個異母兄,以及早年對楊氏不敬的兩個堂兄,至此全都死去。

武后還不解恨,並將惟良、懷遠改姓為“蝮”氏,蝮是一種毒蛇,與武字諧音。情形如同改王皇后為“蟒”氏,改蕭淑妃為“梟”氏,皆取其姓氏諧音的毒惡之物以詆譭,一洩心頭之怨恨。武懷遠的哥哥武懷亮早死,他的妻子善氏尤其不以禮對待榮國夫人,善氏因武惟良等犯罪被沒入後宮為奴,榮國夫人讓武后找藉口用成束帶刺的樹枝鞭打她,直到肉爛見骨而死。

魏國夫人死後,哥哥賀蘭敏之弔唁,高宗哭著對他說:“今早朕上朝時猶無恙,退朝已不能救,何倉促如此?”賀蘭敏之則號哭不答。武后得知後宮情報後說:“此兒疑我!”此時的賀蘭敏之已經知道自己母親和妹妹的死與武后有關係,產生了報復心理。此後他強姦即將成為太子妃的楊思儉之女及太平公主的侍女即是。

武后則因為母親楊氏的緣故一直護著她這個為非作歹的侄子而忍隱不發,等到四年後,即咸亨元年榮國夫人死後,乃採取行動,上表訴說武敏之前後罪狀,請於懲罰。這些罪狀包括:和外祖母榮國夫人通姦;將武后交給他為榮國夫人造佛像追福的公款私自挪用;逼淫未婚太子妃——楊思儉之女;在榮國夫人喪內私釋喪服而穿吉服奏妓樂;在榮國夫人宅內逼淫太平公主的隨行宮人。

於是下詔流放敏之於雷州,復其本姓賀蘭。等到賀蘭敏之行到韶州,武后派人以馬韁絞死,宣稱其用馬韁繩自縊。賀蘭敏之死後,武后便召回武元爽之子武承嗣,做武士彠的後嗣,培養新的外戚權貴和心腹依靠。

大足元年八月的一天,太子李顯的長子邵王重潤、其妹太子第七女永泰郡主仙蕙,及永泰郡主丈夫武承嗣長子魏王武延基三人,在內室裡一起密談。當時永泰郡主仙蕙已有身孕,即將臨產,於是重潤到延基私邸看望妹妹仙蕙,三個年輕人就有同感的問題交談起來。他們三人談話的內容,大致不外乎二張專橫的弊病之類,出於年輕人明快、率直的正義感,三人的語氣都是悲憤和激昂的。

當時重潤十九歲,是一個眉清目秀、年少英俊、才氣縱橫的颯爽少年貴人。仙蕙時十七歲。重潤對同母生的妹妹安樂郡主不很親近,而與仙蕙卻甚為相投。

安樂郡主是父太子顯、母韋氏最愛的女兒,她容姿美麗,嬌態十足,口齒伶俐,故也深得女皇的寵愛。仙蕙與其相反,她是一個纖細的少女,性格樸素、內向。

仙蕙於前一年,即久視元年九月八日下嫁與武延基。這一結合,是出於企圖加強武、李二族關係的女皇的意向。武延基的年齡及情況不明,大約與重潤同年。重潤、延基和仙蕙,三個年輕人對與自己年齡相近的二張的專橫十分憤慨,因而對寵幸可以作自己孫子的女皇甚為反感,這是很自然的事。

但是,不幸的是,三入密談的話,傳入了張易之的耳中。在大周革命之際,威猛的告密風暴及酷吏的專橫跋扈,現今已消失了,但是仍然存留著告密的風氣。於是,張易之立即向女皇訴說,其中自然是以激昂的情緒誇大其詞的。聽了張易之的話,女皇產生了近來少有的激怒。天子是享有天命的神聖的獨裁者,誹謗天子是罪不容赦的。如果是親族犯了誹謗天子的大罪,就可以赦免的話,那麼天子的威嚴就難以維持了。何況,重潤等是對其祖母、天子進行誹謗,犯了不忠不孝的雙重大罪。對自己的族人或有血緣關係的人,在大事上從不手軟,這是女皇的一大特點。又突然想到蘇安恆直諫要自己讓位給太子的上疏,她更加憤怒。但她並不直接處罰重潤等人,而是任由太子顯審問和處置一切。這是叫父親對自己的子女施刑,也是對太子顯最苛酷的考驗。

太子顯從母帝的眼裡看到了憤怒的火焰和嚴厲的責備,不由得心中一震。當年女皇所廢的皇帝正是當今的自己。他因一時的氣言而被廢、軟禁以及恐懼的經驗,早已成為其真實生活的一部分,觀察他復辟後的思想行為,此真實生活的部分甚至已經影響到他的人格轉變。足足有十五年的歲月被幽閉於房州,而如今對未來仍懷有恐俱的太子顯,如果再有“謀反之志”的罪名,顯一家就將全部被賜死。因此,他的頭腦中再次出現了次兄賢一族悲慘的結局。

他不知所措,最後竟以“誹謗皇帝”的罪名,下了將重潤等三人賜死的判決。除了宣告處死自己的子女二人、女婿一人,而保全自己及殘留的一族人性命之外,還能有什麼辦法呢?

九月三日,重潤、延基被賜死,他們各自在自己的邸宅內自縊身亡。因仙蕙臨產已近之故,按《唐律》規定:“諸婦人犯死罪懷孕當決者,聽產後一百日乃行刑。”暫時保留其性命。由於結婚才一年零三日丈夫就被殺,尊敬的兄長重潤也被殺,仙蕙精神上受到很大的打擊,故在生產時難產而死,胎兒也沒有保住,時在其夫死後一日。

三人的遺骸秘密埋葬,長子與一女按自己的命令,一時死於非命,太子顯的悲嘆是可想而知的。特別是韋后的悲痛,簡直達到了狂亂的地步。她只有一子四女,唯有重潤一個兒子,這是他們夫妻寄以希望的俊才。作為“罪人”而死,又不能公開舉行葬禮,葬於人所不知的地方,怎不叫作母親的悲痛欲絕呢!以後,成為皇后的韋后,那種愚昧狂暴及想效法女皇稱帝的痴心妄想,可能與愛子重潤之死有關。

理屈並不能割斷人的感情。太子顯一家的怨恨那不用說,就是延基被殺,也必然會引起武氏一族的緊張和對二張的憎惡。至於百官,對於“君側之奸的二張”的憎恨也更加深了一層。



影視啊謙


這一點歷史存疑。但女兒應該確定是武殺的。

《舊唐書孝敬皇帝傳》記載了李弘是一個怎樣仁孝的人。李弘早年向郭瑜學習《春秋左氏傳》,讀到楚世子羋商臣弒殺君王的故事時,忍不住掩書嘆息說:“這種事情,不僅講不出口,聽聞也不忍心,請讓我改學別的書。”郭瑜聞言稱讚太子仁德,隨即改授《禮記》。

然而,雖然李弘不願看這樣的書,聽這樣的事,更不會那樣幹,但這並不妨礙他的母親,敢想敢幹,毫無心裡障礙。我想李弘應該知道,他的母親是怎麼上位的。他母親殺死了親生女兒,嫁禍於蕭皇后,才達到了取而代之的目的。就在李治要主動讓位於李弘的消息傳出後,李弘卻不明不白的死了。

《舊唐書孝敬皇帝傳》說:上元二年,從幸合璧宮,遇耽薨,年二十四,天下莫不痛之。但是《新唐書》《唐要會》都指武則天弄死了自己的兒子。《資治通鑑》則這樣說:太子薨於合璧宮,時人以為天后鴆之也。

雖然很多人都認為李弘是生了家族遺傳病肺病死的,但他的繼任者章懷太子李賢,卻是實實在在被親媽給弄死了。弄死了女兒當皇后,弄死了兒子當皇帝。


南門江


太子李弘不是武則天害死的,她也沒有害死自己的女兒。原因是以武后的實力,根本沒必要害死太子。之前傳聞害死女兒嫁禍皇后,以此上位為皇后。更無實際史料為證據。而廢王立武已成定局,無需多此一舉。


東方絲綢1812


太子李弘不是她殺的!長公主這個不好判斷,古代嬰兒本身成活率也不去如現在搞高,是不是有其他原因要是不好說,不一定。


永恆之樹


武則天長子太子李弘是患病而死,並非被其母武則天毒殺;其長女安定公主有可能是被其母所殺。


小龍女5505


應該是幹當時的他野心膨脹,所有都掌控在自己手裡,再加上以前的經歷,有很大可能都是她乾的!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