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過最沉重的電影是什麼?

浴火破繭


其實看過很多比較沉重的電影,小時候中央臺放的《山喊》,講的是山區一個小孩成績好卻不被老師重視,發生的一些事,現在好像已經看不到了。然後還有些引發思考類的電影,比如《肖申克救贖》,《禁閉島》等等,當然了,還有一些驚悚恐怖的也是比較沉重的。

今天講講最近因疫情宅在家看的一部電影吧《何以為家》,評分整體比較高,是黎巴嫩的一部結合現實生活拍攝的一部影片,影片自始至終是一種沉重到讓人窒息的影片,以致有人開玩笑說,看完這個電影,要看兩集小豬佩奇才能緩解心理壓力。

大致內容是:一個年僅12歲的男孩贊恩,他要向法官狀告自己的親生父母,而狀告的理由卻是:“他們生下了我”。電影由此開端,採用倒敘的寫法。

贊恩的父母在無力撫養和教育孩子的狀況下依然不停生育,贊恩只能很小就承擔起家庭生活的重擔,甚至不惜用一些違法的手段。

當他年僅11歲的妹妹被強行賣給商販為妻,贊恩憤怒離家,之後遇到一對沒有合法身份的難民母子,相互扶持勉強生活。可惜的是,生活並沒有更眷顧贊恩,難民母親在試圖非法獲取證件的過程中被抓,而贊恩在得知妹妹不幸去世後用匕首捅了“妹夫”,也入獄了……

雖然電影的場景和背景看起來與我們相距甚遠,卻引發許多人的共鳴和討論。

一是我要控訴我的父母,你們為什麼生下我。

看這部劇胸口悶悶的,像是想要尋找出口而始終不得的沉悶。但對於別人的苦難,我們只能說是同情,正像王源說的:“每個人都有別人不懂的,無法感同身受的無力與孤獨。”

二是如果你把我生下來只是為了把我遺棄、虐待、辱罵,那又為什麼要讓我來到這個世上?

從出生到死亡,因沒有合法身份,不能工作,不得不流離失所,只有把孩子賣了換錢辦身份證,即便如此,生活仍然沒有放棄折磨自己。

好在,電影的結尾仍以贊恩溫暖陽光的笑結束,讓觀影者的心理多一分明亮。

思考:我們中國是一個非常重視孝文化的國家,百善孝為先,一個人不孝敬父母會被周圍人指責批評,然而,鮮少有人批評那些不善待孩子的父母。我國農村很多女孩子被送出去養,長大回來後被父母要了男方很多嫁妝嫁出去,這種情況習以為常,又有誰考慮過女孩的感受?“生而不養,不如鳥獸。養兒不教,愧為父母。”很多人認為做父母是一種本能,但也不全是,想要讓孩子感恩,起碼自己還是要付出一些真正的愛與陪護才能換來子女的孝敬。





棕桐樹ZT


2017年看的日本電影《無人知曉》是我看過最沉重的電影。


懌天老媽


《霸王別姬》,裡面的每個角色都塑造的很好。包括蔣雯麗飾演的小豆子的娘,剛開始就驚豔到我了。還有之後的各種曲折,人性和時代動盪交織在一起,最後虞姬的自刎,每一個細節都恰到好處。


小黑娛樂呀


朝國的《殺人漫畫》特別燒腦


洋洋vlog


肖申克的救贖,


大川足跡


哈囉樹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