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寫作業太難了,想輕鬆應對“作業魔咒”,請收下3個錦囊

學校延遲開學,取而代之的是網課,學生也是要做作業的。強強媽媽和往常一樣,又守在了二年級的強強身邊一起做作業。沒過多久,媽媽和強強的爭吵聲就起來了,強強爸爸不禁皺起了眉頭,心想,若是我去輔導,肯定不會吵起來。第二天,不服輸的強強爸爸代替了媽媽,沒過半個小時,爸爸就“敗”下陣來,心裡想不通,為啥陪孩子寫作業就這麼難呢?就不能安安靜靜地度過每個晚上嗎?

陪孩子寫作業太難了,想輕鬆應對“作業魔咒”,請收下3個錦囊

相信許多家長對於強強家的情況也是感同身受吧?平時家庭氣氛非常融洽,孩子也是該說就說,該笑就笑,怎麼一到寫作業時,就變成了“雞飛狗跳”的事故現場?家長怒氣沖天,孩子怨聲載道,本來美妙的親子時光怎麼就變成苦不堪言的狀況呢?怎麼樣來破解“作業魔咒”呢?

按理說,家庭作業是留給孩子們單獨完成的,但某些焦躁的家長們就是不放心自己的孩子,不但要親自指導,還要替孩子檢查作業,擔心孩子的作業有錯誤而影響了孩子在老師心目中的形象,也擔心孩子被老師批評。因此,陪孩子寫作業成為了每晚家長的必修課,但卻屢屢出現陪孩子寫作業時,家長崩潰的現象,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一、為什麼會出現陪孩子寫作業家長崩潰的現象?

1、家長眼裡容不得一點兒沙子。

每個孩子都不可能是完美的,而有些家長眼裡容不得一點兒沙子。孩子坐姿不正確了,握筆姿勢不對了,沒寫幾分鐘作業又去看身邊的手機了,……一系列的小動作讓家長心急火燎,這些可能無關大雅的現象在某些家長眼中會被無限放大,忍不住就要多嘮叨幾句,而孩子卻不願意聽,一來二去,就會吵起來,反而將寫作業的正經事耽誤了。

陪孩子寫作業太難了,想輕鬆應對“作業魔咒”,請收下3個錦囊

2、家長不見得全部懂,孩子也不服。

家長輔導孩子寫作業還存在一個問題,就是孩子的題目,家長不見得全部都懂,即便家長懂,其解題的思路和方法不一定與老師教授的一樣,因此,家長的見解就不足以說服孩子,雙方都堅持己見,則會致使矛盾升級。

3、家長內心的期望值過高。

在某些家長心中,總是會存在一個別人家的孩子,經過對比之後的家長,心理上會有一種落差感,不由得對孩子的期望值提升。當家長看到孩子做題不對,畫圖不會時,能不著急上火嗎?因此,家長情緒一激動,就容易使寫字檯變成“戰場”。

其實,家長要明白,家庭教育的主角是孩子,家長不能偏離了這個基準點。即便是家長陪孩子做作業,那也是要以孩子為主,不能本末倒置。而孩子的身體和心理發展不會非常均衡,有些孩子就是後知後覺,若家長不能耐心等待,勢必引爆家庭衝突。所以,可以說,沒有不會寫作業的孩子,只有陪錯了的家長。

陪孩子寫作業太難了,想輕鬆應對“作業魔咒”,請收下3個錦囊

二、沒有不會寫作業的孩子,只有陪錯了的家長。

1、焦慮的家長加重孩子的依賴性。

從前文所舉的例子可以看出,家長們在陪伴孩子寫作業的過程中,無一不是焦躁上火的,正是因為家長們的焦慮表現,全部轉化為負面情緒轉移到孩子身上,使得孩子產生了一種無所適從的煩躁情緒,久而久之,孩子會越來越缺乏自我學習和思考的能力,從而加重了對家長的依賴性。

2、影響家長與孩子親子關係的持續。

家長對孩子的急切心理誰都可以理解,若是在方式方法上有了欠缺,則會產生得不償失的後果。良好的親子關係是建立在有效的溝通基礎上的,單憑一方面的吼叫和責罵是不足以說服孩子的,若每天家長和孩子在爭吵中度過,怎麼能營造出和諧的親子關係呢?

3、影響孩子對於自我學習的感受。

若孩子一個人學習,能夠自己掌握學習的自主性,遇到不會的問題可以先自己獨立思考,實在想不出來還可以去查閱工具書,甚至就可以空著,第二天問老師。而老師也能發現,哪些問題點孩子們還可能沒有完全掌握,以便調整教學進度。若孩子每次作業都在家長的輔導下完成得非常好,卻實際並沒有完全掌握,一是容易形成知識點上的漏項,二是還影響孩子對自我學習的那種愉悅的心理感受。

陪孩子寫作業太難了,想輕鬆應對“作業魔咒”,請收下3個錦囊

心理學專家徐浩淵博士曾經告誡家長,不要讓自己的愛心發展為束縛孩子的非愛行為。讓孩子在一定程度上單獨承受成長的痛苦也是必然要經歷的過程。在陪孩子寫作業這件事情上,孩子要是能放手不妨就放手。若家長執意要陪孩子,建議低年級家長學會使用以下三個錦囊,可以做到有效陪孩子寫作業。等孩子升入高年級,還是還孩子一個單獨的空間吧。

三、3個錦囊,可做到有效陪孩子寫作業。

1、自我問答迫使家長情緒穩定。

家長可以通過延時訓練來使情緒降溫,讓大腦中負責理智的那一部分發揮作用。比如,當家長看到孩子粗心大意將3寫成5時,不要著急地指出來,而是在內心先默默地問自己幾個問題,比如說,我現在是準備要發火嗎?發火後孩子就不會寫錯數字了嗎?發火之後我會後悔嗎?當問過這幾個問題之後,家長的心情就會平靜下來了。

陪孩子寫作業太難了,想輕鬆應對“作業魔咒”,請收下3個錦囊

2、事後分析孩子出問題的真正原因。

當人在激動的情緒當中時,並不能對孩子粗心的問題正確分析,所以,家長在輔導完孩子當天的作業之後,並不代表今天的任務就完了,而是應該和孩子靜下心來分析一下,背後的原因是什麼?真正的問題在哪裡?家長要琢磨採取什麼樣的方式才能真正改變孩子的習慣,而不是簡單地就事論事,不解決根本問題。

3、引導孩子自己想解決方案。

孩子做作業,也是鍛鍊其自己解決問題的一種方式,當家長在輔導孩子時,即便自己心中有了答案或者是解題思路,也不要著急先說出來。家長要引導孩子自己想辦法來思考問題,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探討問題的最佳解決方案,若孩子的方案更合適,家長要及時鼓勵下孩子,心平氣和地和孩子研究。以研究取代了發火,相信孩子也會主動動腦筋去解決問題的。

陪孩子寫作業太難了,想輕鬆應對“作業魔咒”,請收下3個錦囊

睿智的家長無論在多麼緊急的狀態下,都會心態平和,不著不急的,而陪孩子寫作業中也是一樣。家長是孩子成長的榜樣,若家長遇事情緒激動,不能很好地調整自己,是會帶給孩子不穩定情緒表達的。在低年級階段,家長可以花時間陪孩子學習,但要掌握分寸,引導孩子養成好的學習習慣,那時,家長就可以安心撤出了。

今日話題互動:不知各位家長有陪孩子寫作業的習慣嗎?您會和孩子發生矛盾嗎?您是怎麼解決的呢?歡迎留下您的寶貴經驗,一起參與話題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