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0年前的網紅、省委書記王國生駐足觀看,是一件什麼樣的國寶?

7000年前的網紅、省委書記王國生駐足觀看,是一件什麼樣的國寶?

3月13日,河南衛視晚間新聞發佈了“河南省委書記王國生走進澠池縣仰韶文化博物館查看了解黃河流域文化遺址保護情況”的報道。王國生指出,黃河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這次疫情防控鬥爭中,廣大黨員幹部和人民群眾眾志成城、共克時艱,生動展現了黃河文化的強大凝聚力,要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充分挖掘黃河文化的時代價值,凝聚高質量發展強大正能量。

畫面顯示,王國生書記在7000年前仰韶文化的傳世經典——彩陶小口尖底瓶前駐足觀賞。那麼,特殊時期,能讓一省書記在百忙之中駐足的“小口尖底瓶”究竟是一件什麼樣的國寶?

7000年前的網紅、省委書記王國生駐足觀看,是一件什麼樣的國寶?

七千年前的“網紅產品”——小口尖底瓶

小口尖底瓶作為遠古國寶,現收藏於中國博物館中。事實上,考古界和文化界對小口尖底瓶的關注和研究從未停止。小口尖底瓶,尖底,長腹,雙耳,小口。作為黃河文明之仰韶文化最典型的陶器,在各處仰韶文化遺址中,皆大量出土。是7000年前,仰韶人的普遍用具,“網紅產品”。

過去學者們認為,小口尖底瓶是仰韶人的汲水器,用以從河中取水。其工作原理是:汲水時,將繩子穿過瓶子的雙耳,將空瓶放入水中,它在水中自動下沉,注滿水後,由於重心轉移,瓶口朝上豎起,再用繩將瓶吊出水面,從而實現取滿水而滴水不漏,汲滿水時,瓶口向上並保持平衡。

汲水器的這種看法,甚至一度寫入了中學歷史教材中。然而近些年,一些學者對小口尖底瓶進行汲水實驗時發現,小口尖底瓶因為“滿而覆”的特點,並不能自動汲水。而且仰韶文化的許多遺址,位於平坦的河床旁,仰韶人在平坦的河床上,更不需要用繩吊瓶去汲水。因此,用小口尖底瓶去汲水,並不實用。

那麼7000年前,我們的祖先,為什麼要把陶器做成小口、尖底的形狀呢?近些年,學者們在探秘小口尖底瓶時,越來越傾向於小口尖底瓶的酒器之說。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其實不乏尖底結構的器物,如暖壺膽、高腳杯、酒罐等,方便澄淨容器內的液體,而顆粒則下沉至尖底。小口尖底瓶的尖底功能,應該與之相似,而小口,則容易形成密封環境,易於容器內發酵。

無獨有偶,在西方相似的文明中,記載了與小口尖底瓶相關的壁畫。在壁畫中,我們可以看到,小口尖底瓶用來盛酒,是一種酒器。而在我們源遠流長的漢字文化中,同樣有著小口尖底瓶的痕跡,對文字的演變研究發現,甲骨文中“酒”字的形態,和小口尖底瓶十分接近。

許多痕跡都在指向小口尖底瓶的酒器之說,只是一直缺乏直接證據。有幸,隨著近期對仰韶文化的再考古,酒器之說的直接證據浮出水面——考古學者在小口尖底瓶的內部殘留物上,終於發現了谷芽酒的遺留!而谷芽酒開始於仰韶文化時期,間接佐證了,小口尖底瓶是中國最早的酒器!

隨著仰韶文化的繁榮發展,小口尖底瓶在大小和形態上,又不斷的演變和細分,形成了釀酒器、儲酒器、飲酒器等。同時,因為小口尖底瓶奇特的造型,在歷史的長河中,智慧的中國人又為它增添了許多動人的文化故事。


7000年前的網紅、省委書記王國生駐足觀看,是一件什麼樣的國寶?


中國文化智慧的載體——小口尖底瓶

小口尖底瓶與座右銘:在殷代,甲骨文中就有一個字,形狀像兩手捧著一個尖底瓶,瓶呈傾斜之狀。古文字學家於省吾先生釋義該文字為宥坐之器,名“欹”。即古人所記載的欹器。在這裡還有個孔子觀欹器的軼事:一次,孔子到魯桓公廟參觀,見一欹器即傾斜放置著的陶器,不知其名,遂問守廟人。答是宥坐之器。宥,也寫作侑,或右:義為勸誡。宥坐之器,即放在座側以示勸誡的器物。孔子說:“聽說這宥坐之器,虛則欹、中則正、滿則覆,果真如此嗎?”遂讓弟子們取水來試驗,果然如是。孔子感慨地說:“正如古語說的,‘滿招損,謙受益’呀”。宥坐,即右坐,也就是後世警戒發省的“座右銘”。

小口尖底瓶與尊敬:有一些學者認為,有一部分小口尖底瓶除了承載酒器的功能之外,還與禮儀有關。俗話說,“無酒不成禮”,酒與禮儀從來便是相伴相隨。尤其是仰韶文化中,特別是廟底溝類型和馬家窯類型的大部分小口尖底瓶是無耳的,這就要求在使用過程中,必須雙手捧起,這種強制性的要求,一般與莊重的禮儀有關。“尊”字的字源演化中,甲骨文的“尊”字就是雙手捧著盛酒的小口尖底瓶的形態,因此,小口尖底瓶還有著尊崇、尊重和尊敬的美好寓意。

7000年前的網紅、省委書記王國生駐足觀看,是一件什麼樣的國寶?

王國生書記駐足帶火了“小口尖底瓶“

3月13日河南衛視晚間新聞播出後,王國生書記的這次駐足,迅速在微信等新媒體廣泛傳播,吸引全省目光定晴仰韶文化,不僅帶火了黃河文明的璀璨國寶——7000年前仰韶先民的“網紅產品”小口尖底瓶,也附帶帶火了以小口尖底瓶為外形的民族精品——“彩陶坊天時酒”。

據瞭解,作為7000年前仰韶文化的傳承者,仰韶酒業在河南省委、省政府“振興豫酒產業,助力中原出彩”的戰略指導下,2018年8月曾隆重上市小口尖底瓶的彩陶坊天時酒,傳播仰韶文化、展示國寶魅力!

彩陶坊天時酒瓶身以7000年前仰韶文化的傳世經典——小口尖底瓶的外形,並按照仰韶文化中的製陶工藝精心燒製而成,充滿仰韶文化氣息的彩繪圖案與現代烤金工藝的結合,完美展現了古今輝映之美,堪稱仰韶文化的“活化石”。仰韶文化的彩陶盛裝仰韶酒業的稀奢陶融香美酒,生動的再現了文化的傳承與創新。當前,藉助仰韶酒業彩陶坊品牌的強大影響力,彩陶坊天時酒正在以省會鄭州為核心的河南市場熱銷,“成大事,應天時”的強大聲量也正在黃河流域向世界發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