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雲也愚過!盤點情商與能力成反比的三國名人:武將篇

(一)

938年前,一位中年人站在赤壁江邊,慢慢吟出:“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千古名篇。

趙雲也愚過!盤點情商與能力成反比的三國名人:武將篇

赤壁江邊

此人正是大詩人蘇軾,他於北宋神宗元豐五年(公元1082年)被貶官黃州時完成了這篇《念奴嬌 赤壁懷古》。正如詞中寫得那樣: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聽著長江的波濤聲,讓我們跟隨蘇軾的思緒,回到那個戰火紛飛的東漢末年。

(二)

東漢末年朝綱崩壞,董卓、袁紹、曹操等梟雄趁亂世興起,試圖在諸侯混戰中分得一杯羹,成就王侯霸業。

趙雲也愚過!盤點情商與能力成反比的三國名人:武將篇

梟雄曹操

俗話說成王敗寇,忠臣也好反賊也罷,都在古今笑談中。能留名歷史,必然有自己的過人之處。

就像漢初高祖劉邦帶一眾豪傑反抗秦王朝一樣,漢末同樣湧現出無數仁人志士,爭相推倒這個已經病入膏肓的巨人。

趙雲也愚過!盤點情商與能力成反比的三國名人:武將篇

陳道明版劉邦

但人無完人,縱然是足智多謀的曹操也有疑心重和好色的缺點。

今天我們來聊聊,那些情商與能力成反比的三國武將,看看他們高超武力光環下隱藏的情商缺陷。

(三)

“匹馬單槍敢獨行,摧鋒破敵任縱橫。皆稱飛虎一身膽,不負英雄千古名。”

作為三國中近乎完美的形象,趙雲的“加分項”非常多。

趙雲也愚過!盤點情商與能力成反比的三國名人:武將篇

趙雲

首先他武藝高強,當陽長坂坡百萬曹軍都攔不住,一生難遇敵手鮮有敗績。其次對劉備非常忠誠,自公元200年追隨其後,餘生一直在麾下效力。三者是趙雲的職業生涯很長,生辰年無明確說法,大約是158年前後出生。

按此計算,在諸葛亮238年第一次北伐時,至少是古稀之年的子龍還能力斬韓德一門五將。再加上趙雲相貌堂堂雄姿英發的帥小夥形象,也收穫了許多女粉絲。

但這樣一個完美的人也有缺陷,這事還得從他最開始追隨公孫瓚時說起。

趙雲也愚過!盤點情商與能力成反比的三國名人:武將篇

袁紹字本初

天下大亂後,袁紹也在冀州拉起一支人馬,而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的趙雲也組織了一些壯士,準備找到明主征戰四方。

有一說一,雖然袁紹被曹操評價為“幹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但實力還是很強的,再加上其祖上四世三公的名號,很多人都前去投奔。

不過趙雲卻捨棄袁紹,投靠了他的敵人公孫瓚,還在公孫瓚被袁紹部將文丑追殺時及時救下這位白馬將軍。

趙雲也愚過!盤點情商與能力成反比的三國名人:武將篇

白馬將軍公孫瓚

但當公孫瓚詢問為何要投奔自己時,趙雲的回答有些尷尬。

據史書記載,公孫瓚問到:“聽說冀州的人都想依附袁紹,怎麼唯獨你迷途知返呢?”公孫瓚在北方還是很有威望的,曾經打敗過烏桓和黃巾軍,他特地點出袁紹來發問,內心肯定是想聽些誇讚的好話。

但我們的趙雲卻解釋稱:“天下大亂,不知道誰是明主,百姓有倒懸之危,鄙州經過商議討論,要追隨仁政所在,並不是因為我們個人疏遠袁紹而偏向於將軍您。

趙雲也愚過!盤點情商與能力成反比的三國名人:武將篇

戰火紛飛的三國

在公孫瓚聽來:不知道誰是明主?那你這是隨機選擇的我唄!現在追隨我仁政,回頭也能追隨袁紹的仁政。

老實說趙雲的話沒有毛病,這個少年有一番報國救民的志向,但在當時的環境下,這個回答未免太過“正義”。

並不是要求子龍趨炎附勢巴結權貴,至少你決定投靠公孫瓚了,說一些好聽的,往小了說有助於自身發展,往大了說有助於實現抱負。

趙雲也愚過!盤點情商與能力成反比的三國名人:武將篇

公孫瓚形象

而且身在公孫瓚處,不站隊還說出中立客觀的話,多少有些會被兩邊都拋棄的感覺。

此番不冷不熱的話丟出去,公孫瓚內心肯定不得勁兒。這也就不難解釋,為何面對武藝高強還救過自己命的趙雲,公孫瓚卻不重用。

不過這次低情商的回答並不能否定趙雲今後的作為,也幸虧公孫瓚沒能重視,這才有了後面投奔劉備終遇明主的機會。

趙雲也愚過!盤點情商與能力成反比的三國名人:武將篇

趙雲與劉備在一起

(四)

“溫侯神射世間稀,曾向轅門獨解危。落日果然欺后羿,號猿直欲勝由基。”

呂布不但武藝獨霸三國箭術也非常高超,曾經轅門射戟救下劉備,堪比春秋時期的神箭手養由基。

手上一杆方天畫戟,手下一匹赤兔駿馬,世人都稱呼其:人中呂布馬中赤兔。他被幷州刺史丁原發掘收在麾下,按理說應當忠心效力,但結果卻令人大跌眼鏡。

趙雲也愚過!盤點情商與能力成反比的三國名人:武將篇

何潤東版呂奉先

這樣的一員猛將高開低走,最終落個三姓家奴的罵號,被曹操縊死在白門樓上。

呂奉先先後追隨過丁原、董卓兩任老闆,在員工經常跳槽的三國不算啥,就連劉皇叔都前後換過十位主公。

問題是呂布不但認老闆還認爹,不但認爹還在跳槽時“弒父”。不管丁原董卓是對是錯,你呂布走之前還把人殺了,這便是不忠不孝。

趙雲也愚過!盤點情商與能力成反比的三國名人:武將篇

呂布與董卓

一針見血,這是其問題根源所在。

在提倡忠肝義膽的三國,縱然呂布武藝無人能敵,也總是被人瞧不起。

呂布的事蹟大家都很清楚,咱們就不在此冗述了。

(五)

“自幼能籌畫,多謀善用兵。凝眸知地理,仰面識天文。”

這首詩誇讚是魏國大將鄧艾。

趙雲也愚過!盤點情商與能力成反比的三國名人:武將篇

鄧艾字士載

三國前期謀士如雨猛將如雲,到了後期死傷殆盡,湧現出了魏延、姜維、鄧艾、陸抗等人。

鄧艾則是其中的佼佼者。鄧艾字士載,河南新野人,就是劉備曾經駐軍的地方。

這個孩子從小有點口吃,長大了還喜歡研究山川地貌和兵法。有時候看到險要的關口還會結結巴巴地說:這...這個地方駐...一支兵,敵人...敵人就打不進來。

趙雲也愚過!盤點情商與能力成反比的三國名人:武將篇

司馬懿與曹操

時人聽到了都嘲笑他,話都說不利索還想當將軍。結果鄧艾還真逆襲了,當時還是洛陽太尉的司馬懿發現了這個天才,提拔他做尚書郎。

後來鄧艾被派到西線,對手就是諸葛亮的接班人——蜀國大將姜維。

263年,魏軍發三路軍大舉伐蜀,鄧艾被任命為徵西將軍統領3萬兵馬。當他打到陰平時,發現這裡山高壁陡極為兇險,大軍通行非常困難,蜀漢沒有在此設防。

趙雲也愚過!盤點情商與能力成反比的三國名人:武將篇

姜維

結果鄧艾身先士卒,親自攀登小路,甚至裹著毛氈滾下山坡開道,宛如神兵天降地到達江油。最終迫使劉禪開城投降。

這一戰足以證明鄧艾的才能,但他軍事上是天才,政治上卻情商低得可憐。

逼降蜀漢後,他竟然以天子的名義管理成都,為蜀國舊臣分領職務,儼然一副統治者的模樣。

不僅如此他還居功自大,經常在眾人面前誇獎自己。

趙雲也愚過!盤點情商與能力成反比的三國名人:武將篇

鍾會字士季

作為手握重兵的大將,身在外地領兵就夠讓君主擔心了,鄧艾的這番操作顯然是在死亡的邊緣徘徊。

果不其然,鄧艾為自己引來了殺身之禍。同為伐蜀大將的鐘會嫉妒其戰功,藉機上書稱鄧艾要謀反。司馬昭也疑心這些伐蜀大將們,於是親率大軍進駐長安,隨時準備出兵。

當時的益州眾人各懷鬼胎,鄧艾自大、鍾會謀反、姜維則想趁機恢復蜀漢,結果消息敗露鍾會姜維被亂軍殺死,鄧艾也被冤殺。

趙雲也愚過!盤點情商與能力成反比的三國名人:武將篇

劉備、張飛等人辛苦打下的蜀漢就這樣被葬送

鄧艾死得比較冤,他只是想替魏國先行管理下新降的蜀漢,但這觸動了司馬昭的底線,所以才被鍾會抓住把柄誣陷,最終死在混亂的局勢中。

可憐鄧艾文武雙全一世英雄,為自己的低情商付出了代價。

(六)

2229年前,一位年輕人站在大澤鄉900多名戍卒面前,振臂高呼:“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的磅礴話語。

趙雲也愚過!盤點情商與能力成反比的三國名人:武將篇

大澤鄉起義

此人是秦末義軍領袖陳勝,他在秦二世元年(前209年)率眾起義時喊出此話。這句極富鬥爭性的標語一直激勵著後人通過不懈奮鬥改變自己人生。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或許不完美本身就是一種美。

東漢末年的風流人物,也用自身獨特的魅力書寫著歷史。

趙雲也愚過!盤點情商與能力成反比的三國名人:武將篇

《赤壁》劇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