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我的肯尼亞生活|參加一場傳統印度婚禮是什麼樣的體驗

我從未想過有一天會經歷一場豪門婚禮,而且是在異國他鄉肯尼亞參加印度人的婚禮。直到收到請柬的那一刻,我還沒有過一套像樣的禮服。縱然工作忙得焦頭爛額,我硬是擠出來了一個週末請了假踏上了這趟獵奇之旅。


起因是一家鋼筋生產廠跟我們公司有好幾年的合作關係,他們的總裁女兒結婚,也就是新娘,發了兩張請柬給我們公司。領導們太忙沒有時間去,於是把這個機會給了我。同行的還有領導的夫人,有個伴總不至於太緊張。


印度的婚禮的講究從一張請柬開始,蘊含著心思的獨有LOGO,請柬裡面一般夾著分請柬,因為婚禮期間有不同的活動,傳統的印度婚禮本身是三個獨立儀式的活動:The Sangeet and Mehendi, the ceremony(儀式), the reception celebration(招待會)。最重要的是婚禮儀式及招待會。我們被邀請出席的是Mehendi和the ceremony兩個活動,Mehendi英文也叫henna 或henna art,印度手繪,新娘從手臂到手背都繪有圖案,女性嘉賓也可以讓繪畫師來為自己“裝扮”。

記錄|我的肯尼亞生活|參加一場傳統印度婚禮是什麼樣的體驗

請柬

一、準備

1、衣服:請柬上明確說明了出席要穿紗麗。只有一週的時間,加上工作日要上班,週末商場裡的衣服定製店未必開門,所以準備一套合身得體的紗麗是來不及了。只能備一件得體的禮服。正好有同事休假過來,我便聯繫了他,在網上買了一件。

2、行李:蒙巴薩的7月天氣不熱,穿長褲也可以。我帶了一件禮服裙+一件沙灘裙,防曬霜、帽子、拖鞋,簡單的行李準備就緒,就等著出發了。

3、預算:0;因為費用全包。不過提前問了當地的朋友,以公司的名義提前準備了一個紅包,但是到婚禮現場的時候發現不收禮物,所以紅包也沒派上用場。


二、出發

到達機場的時間挺早,我有足夠多的時間等,在Java喝完了兩杯果汁的時候才等到可以換登機牌。換完登機牌去候機室,接著等,飛機晚點了兩個小時。好不容易等到上了飛機,可才起跑了幾十秒,一個急剎,廣播又通知我們飛機有故障,需要我們下機等待。又過了一個多小時,到5點鐘的時候,又開始登機。這一回終於出發了。

話說,小飛機真的很顛簸,顛得睡不著。和鄰座聊天,才發現這一飛機的人都是去參加這場婚禮的。被邀請出席的除了親朋好友,還有工作上有合作關係的其他公司的員工,另外就是新娘父親的公司裡的員工。一部分人包機去蒙巴薩,他們自己的員工包路費坐火車去。


三、婚禮

新人:新娘Paayal +新郎 Samir

婚禮話題:#pasha2019(在ins可以搜到)

地點:白沙酒店,蒙巴薩,肯尼亞(Sarova Whitesands Beach Resort&Spa)

記錄|我的肯尼亞生活|參加一場傳統印度婚禮是什麼樣的體驗

Sarova Whitesands Hotel

到達蒙巴薩的時候已經是晚上七點鐘,酒店的車在機場外面等了好一會兒了,接上我們去酒店辦理入住。這對新人兩年半的時間裡已經辦了Civil 婚禮,Hindu 婚禮,Ismaili 婚禮 和Tribal masai 婚禮,我們被邀請參加的這一場是印度傳統婚禮。

到酒店的時候,出示請帖就可以進入。

記錄|我的肯尼亞生活|參加一場傳統印度婚禮是什麼樣的體驗

圖片來源見水印


記錄|我的肯尼亞生活|參加一場傳統印度婚禮是什麼樣的體驗

圖片來源見水印


一進宴會廳的第一感受:媽呀好多人,好多印度人。客人裡混著零星的幾張中國人面孔。有幾個認識的,大家坐一起聊天。突然意識到這麼多的人,幾乎全都穿的是印度傳統服裝紗麗,鋼筋公司的幾個中國人也穿了,據說是他們公司專門給員工訂做了。只有我們幾個中國人沒有穿。女同胞還比較在乎形象,至少是禮服裙,男同胞就一言難盡了,拖鞋、褲衩、T恤。總覺得自己的穿著很不體面,於是悄咪咪地溜到室外坐著,打算吃完自助餐就溜回去了。不巧旁邊的一桌很快來了一群印度小夥子,自我介紹說是伴郎。簡單的幾句聊天后,他們問了我為什麼不穿紗麗。我頓時臉紅了,趕緊解釋了收到請柬的時間太晚,來不及訂做衣服了,而且我個子太矮,當地買不到我能穿的小碼。他們說沒關係啊,enjoy。跟小時候做錯了事一樣地緊張和窘迫。

記錄|我的肯尼亞生活|參加一場傳統印度婚禮是什麼樣的體驗

圖片來源見水印

自助餐很豐盛,各種烤肉,大眾口味。歌舞團跳了一支又一支舞,宴會還沒有散的跡象。

記錄|我的肯尼亞生活|參加一場傳統印度婚禮是什麼樣的體驗

來自俄羅斯的Mayuri舞團-圖片來源見水印


記錄|我的肯尼亞生活|參加一場傳統印度婚禮是什麼樣的體驗

來自俄羅斯的Mayuri舞團-圖片來源見水印

(PS:舞蹈團隊是來自俄羅斯的Mayuri,一個專注於研究印度舞蹈的團隊,成立於25年前。)

我打算回房間休息,門口的小姐姐問了要不要禮物,可以帶給家人做紀念品。伴手禮的種類很多,想拿什麼自己拿,我拿了一個手工布袋。

記錄|我的肯尼亞生活|參加一場傳統印度婚禮是什麼樣的體驗

伴手禮

第二天起得很早,一起來就去海邊拍照。直到十點鐘的時候,才去婚禮現場。

記錄|我的肯尼亞生活|參加一場傳統印度婚禮是什麼樣的體驗


記錄|我的肯尼亞生活|參加一場傳統印度婚禮是什麼樣的體驗

宴會廳入口-圖片來源見水印


記錄|我的肯尼亞生活|參加一場傳統印度婚禮是什麼樣的體驗

接待處的服務人員給每一位來賓會拿到一本流程手冊,裡面解釋了印度婚禮的步驟。PASHA婚禮的流程手冊是一把小扇子。

記錄|我的肯尼亞生活|參加一場傳統印度婚禮是什麼樣的體驗

小姐姐手裡的扇子就是流程手冊

海灘邊的自助餐已經支好了,甜點巨多,椰子、冰激凌、麵包、果汁。這個期間,大家都是吃飽拍照,曬太陽,打望美女。

記錄|我的肯尼亞生活|參加一場傳統印度婚禮是什麼樣的體驗


記錄|我的肯尼亞生活|參加一場傳統印度婚禮是什麼樣的體驗

和Mayuri舞蹈團的俄羅斯小姐姐聊天,她英語很好,說話好溫柔。聊完合了照,在她們立體的五官下,襯得我更像一個平底鍋了,自慚形穢。

記錄|我的肯尼亞生活|參加一場傳統印度婚禮是什麼樣的體驗

跟俄羅斯小姐姐的合照,雖然我截掉了自己

一直到客人們吃飽喝足的時候,婚禮才拉開序幕。

婚禮在mandap舉行。mandap是印度婚禮臨時搭建的一個小廳子,由四根支柱加一個廳蓋組成。一般裝飾著鮮花和鈴鐺,Mandap是客人和家人見證情侶結婚的舞臺。四個支柱代表養育子女的雙方父母。

記錄|我的肯尼亞生活|參加一場傳統印度婚禮是什麼樣的體驗

Mandap-圖片來源見水印


記錄|我的肯尼亞生活|參加一場傳統印度婚禮是什麼樣的體驗

Mandap-圖片來源見水印


記錄|我的肯尼亞生活|參加一場傳統印度婚禮是什麼樣的體驗

Mandap-圖片來源見水印

婚禮終於開始了。


1、Baraat – Groom Gets On Horse –新郎遊行


Baraat是北印度,西印度和巴基斯坦的新郎婚禮遊行。在北印度,新郎通常會在其家人的陪同下乘著母馬前往婚禮場地。巴拉特可以是大型遊行隊伍,也可以是自己組建的小團隊。新郎和他的馬披上了盛裝,在伴郎們熱烈的舞蹈下前往婚禮現場。


我可能錯過這個儀式,等注意到的時候已經是新郎沿著花廊走來了。

記錄|我的肯尼亞生活|參加一場傳統印度婚禮是什麼樣的體驗

新郎遊行-圖片來源見水印


2、Let the wedding commerce-婚禮開始新郎進入Mandap,新娘的父母用蜂蜜和牛奶清洗新郎的腳,預示這他即將進入新的生活。這時候伴娘會偷走新郎的鞋子,玩找鞋子的小遊戲。


3、Bridal entrance-新娘入場


新娘由她的叔叔們帶領入場。然後由新娘的父親將新娘的手放到新郎的手中,代表他把女兒交給了對方。

記錄|我的肯尼亞生活|參加一場傳統印度婚禮是什麼樣的體驗

新娘入場-圖片來源見水印

4、正式儀式

4.1 交換花環-象徵著他們是永遠的朋友。

記錄|我的肯尼亞生活|參加一場傳統印度婚禮是什麼樣的體驗

交換花環-圖片來源見水印

4.2 新娘的父母把新娘的右手放在新郎的右手裡,從此把她的幸福託付給他。


4.3 承諾-新郎和新郎圍著火走四圈,每一輪都象徵著四個基本的人類目標之一:DHarma是法(公義,道德價值),Artha是利(繁榮,經濟價值),KAMA是欲(愉悅,愛情,心理價值),Moksha是解脫(解放,精神價值)。在第四圈的時候誰先坐下,意味著誰是這個家的一把手。

記錄|我的肯尼亞生活|參加一場傳統印度婚禮是什麼樣的體驗

圖片來源見水印

4.4 七步儀式和新郎的承諾

七步儀式開始的時候,新娘和新郎的衣服打成結,沿著火堆走的七步,象徵著他們成為永恆的伴侶,並在人生旅途中相互扶持。在第七圈結束時,新娘移到新郎的左側,表明新娘現在已成為他生活的一部分。七步的每一步都表明了夫妻彼此之間做出的特定承諾,具體是:


第一步:彼此尊重;

第二步:分享彼此的快樂與憂愁;

第三步:信任並忠於對方;

第四步:幫助彼此增長學識和加深對教義的理解;

第五步:誓言忠貞並愛彼此的家庭;

第六步:遵從Dharma(印度教的一種教義)的教義行事;

第七步:培養雙方永恆的愛與友誼。


記錄|我的肯尼亞生活|參加一場傳統印度婚禮是什麼樣的體驗

衣服打結,七步儀式-圖片來源見水印

七步儀式結束後,新郎將Sindoor(一種橘紅色的粉末),塗在新娘的頭髮上,象徵著儀式結束後,她擁有已婚婦女的新身份。


4.5 Good luck blessing-好運和祝福-來自新娘方的已婚夫婦們要新婚夫婦耳邊說悄悄話送祝福:“祝新婚夫婦健康、富裕、幸福、寧靜,願他們白頭偕老。“


5、Declare-牧師宣佈他和她結為夫妻,並祝福他們幸福美滿地生活在一起。

記錄|我的肯尼亞生活|參加一場傳統印度婚禮是什麼樣的體驗

宣佈成為夫妻-圖片來源見水印

6、Enjoy food -享受美食

記錄|我的肯尼亞生活|參加一場傳統印度婚禮是什麼樣的體驗

圖片來源見水印


7、Vidaal-farewell-新娘告別家人和朋友:帶著大家的祝福,開始新的生活。


婚禮儀式結束後,新娘的家庭組織一次招待會,招待客人並讓他們祝福這對夫婦。

記錄|我的肯尼亞生活|參加一場傳統印度婚禮是什麼樣的體驗

招待宴會現場佈置圖-圖片來源見水印


記錄|我的肯尼亞生活|參加一場傳統印度婚禮是什麼樣的體驗

招待宴會現場佈置圖-圖片來源見水印


記錄|我的肯尼亞生活|參加一場傳統印度婚禮是什麼樣的體驗

招待宴會現場圖-圖片來源見水印


記錄|我的肯尼亞生活|參加一場傳統印度婚禮是什麼樣的體驗

招待宴會現場圖-圖片來源見水印


記錄|我的肯尼亞生活|參加一場傳統印度婚禮是什麼樣的體驗

招待會現場圖-圖片來源見水印


作為世界上宗教和種族最多樣化的國家之一,印度擁有獨特,文化豐富的婚禮,從優雅到精緻,再到精美錯綜複雜。從5000年前吠陀時代起,婚禮便是一場神聖的具有宗教性質的儀式。它象徵兩個個體走到一起開始共同生活,並在精神與世俗生活上享受和諧。婚禮的傳統、程序具有深刻的象徵意義及重要性,向世人告知這一對新人準備按照宇宙的道德法則開啟一段新的旅程。在儀式中,火、空氣、土地、天空等元素被喚起與神一道祝福這對新人的結合。


至此,這一場別開生面的經歷劃上句號。


四、傳統印度婚禮科普

1、穿著

通常穿傳統的印度服裝,女性穿紗麗或者長裙,男性穿長袖上衣和褲子。如女性的紗麗或長裙,男性的長袖上衣和褲子。儀式上,男人和女人都需要帶些東西遮住頭。強烈建議使用大膽,鮮豔的顏色,但請務必遠離白色(與葬禮有關),黑色(被認為不走運)和紅色(因為這是新娘穿著的顏色)。在印度文化中,紅色象徵著冉冉升起的太陽,繁榮和生育。

2、印度婚禮持續時間

印度婚禮的活動至少持續三天,每天都會有不同的活動。

第一天的ganesh pooja儀式通常是一場私密活動,只有親密的家人出席。

第二天的sangeet,也就是婚前派對,家人和朋友聚在一起唱歌和跳舞,Mehndi(Henna)儀式,傳統上只有新娘的親密女性朋友和家人才能參加此活動。

第三天的儀式和招待會,也是客人最多的時候。


3、禮物

禮物通常不帶到儀式上。如果要送禮物送給新人,應該送到他們的家中。唯一的例外是,如果贈送金錢,應該放在漂亮的信封或者繡花袋裡面。


五、關於婚姻

在我成長的過程中,一直覺得自己又笨又窮又難看,一無是處,但也因為自卑,一度覺得生活無路可退,只有更加努力前行,一切才有變好的可能。閱讀是最好的放鬆方式,只有在文字的世界裡,可以通過別人看到除了自己的小角落之外的廣闊天地。長大之後,我反而感謝起自己擁有這樣的經歷,這樣的掙扎讓我自己更明白自己想有什麼樣的未來。


25歲的時候,耳旁有了更多的話語,關於結婚,我的母親用盡了她能想到的詞彙來刺激我,彷彿只有把我形容得又老又醜又窮,才能讓我意識到自己的生活在外人看來有多糟糕。所以當那個去肯尼亞工作的計劃擺到我面前的時候,我一丁點都沒有猶豫就辦了護照,收拾完行李,踏上了離家的路。


新的城市裡,會有新的生活的。


我住在市區的一個公寓,從陽臺上就可以看到我們正在修建的工地,我看著它從一個基坑到成為一個地標建築。公寓的面積很大,傢俱很少,我搬進來後除了加了一些廚具外,沒有再加新的傢俱,所以總顯得空蕩蕩,但對我來說,這裡不光是一個可以睡覺吃飯的居所,更是一個避風港。每當從忙碌了一天之後,我可以回到屬於自己的角落,重獲平靜和安靜。這樣的時光,一度讓我覺得自己站在世界之巔。


這樣的生活,即便過一輩子,我也不會膩。


很早之前看過韓寒的一篇文章,裡面有一句話:中國的特殊情況是,很多家長不允許學生談戀愛,甚至在大學都有很多家長反對戀愛,但等到大學一畢業,所有家長都希望馬上從天上掉下來一個各方面都很優秀而且最好有一套房子的人和自己的兒女戀愛,而且要結婚。想得很美啊。我的父母也是這樣。


在父母的眼裡,婚姻為我提供了一個合法的身份。結婚後,我就能從被嫌棄的剩女變成一個成熟的妻子。作為單身女性,羞恥感幾乎以一種我意識不到的方式存在,在我們的精神世界裡肆無忌憚地肆虐著。比如我跟他們聊起今年的休假計劃,打算去老家看望下爺爺奶奶和外公的時候,他們的第一反應是他們該怎麼像親戚們解釋我還沒嫁人的問題。


即便工作是順利,生活是充滿希望的,也仍然拯救不了我。只要我沒有結婚,我就是一個可以被攻擊的靶子,承受著四面八方的惡意。


但在肯尼亞,生活輕鬆太多,朋友之間保持這適當的距離,沒有人會在隱私的問題上刨根究底。工作上有交集的一個肯尼亞人,30+的年紀,每次出來聚餐都是一個人,我們開玩笑說怎麼不帶女朋友或者老婆一起。他說:They are too busy。大家哈哈大笑,哦,用的是複數,說明有很多女朋友。但即便這樣,跟其他的朋友聚餐,說起他的時候,沒有一個人發表過對他的定義。另一個肯尼亞的朋友,在過去的三年裡,我見過他的妻子、兩個女朋友,跟他的其他同事客氣地打招呼,沒有一個人在背後議論這樣的生活是否合理。即便是不一樣的生活,肯尼亞人更樂觀更包容,也有可能是習以為常。(大概是因為肯尼亞的文化裡,是可以娶四個老婆的)


我羨慕的並不是他們可以為所欲為,我只是羨慕是他們不用揹負來自周圍人的攻擊和熱議。其實並不想寫太過沉重的心情,理想中的自己應該是既專業又貪玩地樣子,專業是能地應對來自工作上的挑戰,貪玩是對生活保持熱愛和好奇。這種相對鬆弛的狀態在來了肯尼亞後慢慢才有。以前的我,太過沉重和緊繃了。


在一篇文章裡看過一段話,說:


身邊已婚的朋友曾經深情款款地說,結婚是想找個生活夥伴,一起對抗這個碩大無邊的世界。另一位單身的朋友回覆她:你以為可以兩個人一起躲避風雨,沒想到後來最大的風雨就是來自於婚姻。


關於結婚的理由,我更喜歡美劇《生活大爆炸》裡,謝耳朵參加好基友霍華德的婚禮的致辭。他說:

“人窮盡一生追尋另一個人類共度一生的事,我一直無法理解,或許我自己太有意思,無須他人陪伴,所以我祝你們在對方身上得到的快樂,與我給自己的一樣多。”


當然也有一天,我會選擇婚姻,在我覺得我需要換一種方式來生活的時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