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不痛苦的把英語混入門?


如何不痛苦的把英語混入門?


我絲毫沒有奉勸諸位“人生路上要儘量多吃苦頭”的意思,假如不吃苦頭就能矇混過關,當然是不吃更好。——村上春樹

對於大部分普通人來說,掌握英語是性價比最高的能力,沒有之一。上可用信息差賺錢,中可得到好工作,下可教別人英語。

令人無語的是,世界公認最簡單的語言,成了中國家長投入產出比最低的教育。十幾年時間,重金投入,方法無數,學不會,還特痛苦。

你差的不是方法,是一個如何入門的心態,後面的路,自己走就好,不花錢,不上課。

通過3個方法,幫你矇混入門,讓英語和洗臉一樣自然。


戲精附體記單詞

中國的狗聽得懂“過來”,美國的狗聽得懂“let's go”。

其實一開始,它們都不懂,聽了很多次,看到主人的動作,神情,它慢慢就懂了,這就是可理解輸入。

我們小時候,家長無數次指著爸爸說,這是爸爸,ba,ba,甚至誇張著口型,在床上,在廚房,在餐桌。


換到英語上,我們卻很急躁,每天學20個單詞,還有學霸去學習200個。

結果就是,單詞認識你,你不認識單詞,欲速則不達。


把一個單詞,和多個場景結合,最好是動態的。

如果你的年紀小,時間充足,還可以和實物聯繫起來。

當你學到冰箱時,聽發音,自己口述,同時看著冰箱,摸一摸它,下次見到它,說一下fridge。所有的單詞,你都可以使用場景學習,來加深記憶。

這樣做的好處是什麼?聽覺、視覺、觸覺、嗅覺,參與的感官越多,記憶越牢靠。

如果你的年紀大了,有學業,有工作,不方便找那麼多的實物。去看別人剪輯好的美劇片段,或者刷國外版的抖音,遇到生活場景,表演起來,戲精附體是學習英語的不二法門。

隨著你理解的單詞和短語輸入,逐漸增多,就入門了,200個小時就夠了。


不翻譯中文

讀大二的表弟,說英語新聞總是聽不懂,小說也是,美劇不帶字幕也聽不懂,想要放棄聽力了。

“你單詞都認識麼,發音都會麼?”

他說都認識,都是四級以內的詞彙,沒什麼專業名詞。

“你是不是在腦海裡翻譯了中文是什麼意思?”

表弟說:“對啊,語速太快,我沒翻譯完就過去了”。

我明白了他的困惑:“你知道單詞的意思和發音,只要重複聽幾遍,刻意不翻譯中文,就能聽懂了。”

表弟照做了,大三時,六級分數很高,聽力佔比大。


認知科學家發現,人的記憶分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

拿一臺8+256的手機舉例,8G是處理任務的短時記憶,那些記東西快的聰明人,就是內存條大,可能是12G旗艦版。

那些旁徵博引的牛人,就是256G硬盤裡存的東西多。


學習英語,依賴的是長時記憶。

長時記憶又分,外顯記憶(有意識)和內隱記憶(無意識)。

而語言的習得,依賴內隱記憶,在無意識的狀態下,大腦調動已有的資料對輸入的東西,理解,編碼,儲存。

如果你不知道單詞發音,連讀技巧,泛聽再多的音頻,都是沒用的。

當你,理解單詞的含義和發音,大腦會在無意識狀態下,幫助你分析,這說的是什麼意思?

哦,是這些單詞,然後存儲進硬盤,下次再聽,調取的是整個句子。

沒等聽完,就知道大概意思,猜到接下來想說的話。

回想一下,我們是不是有時,聽別人講話,理解的比他說的還要快。


自己創造的句子才聽話

我見到很多學習英語的朋友,包括曾經的自己,都陷入過說不出口語的困擾。

把常用英語800句,背的滾瓜爛熟,口語練習軟件打分100分,可遇到老外,只能尷尬的聊幾句。

what's your name ? how are you ?could you help me?

老外會痛苦的發現,這個討厭的中國人,根本不想和我做朋友,只是為了練英語。


讓你徹底能說英語,就一個辦法,也是唯一的辦法。自己造句,說自己的話。

比如,你新學了一個短語叫 how come,意思是“為什麼”,多用在口語中的詢問。

你可以試著造句, how come my book isn't here?

how come Steve went home ?

how come we have to work on Saturday?

所以呢,以後遇到說,學英語,不用學語法的人,你就當他連門都沒入就好了。

不懂語法,靠大量的輸入,積累出可憐的口語,不是不行,痛苦又耗時。


總結一下,矇混入門的三個方法。

第一,戲精附體,動用多個感官,認識每個單詞在不同語境的不同含義。

第二,多聽幾遍,杜絕翻譯中文,熟悉聽力中的每個句式而非每個單詞。

第三,語法造句,積累獨屬語感,像搭積木一樣用多句話表達同一意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