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拉齊一位縣長是畫家張大千好友,收藏富春山圖

薩拉齊一位縣長是畫家張大千好友,收藏富春山圖

舊時的衙門

據史料記載,民國元年(1912年)5月。薩拉齊撫民同知廳改為薩拉齊縣,改廳公署為縣公署,同知改為知事,1929年又將知事改稱為縣長。從民國元年到新中國成立的37年間,薩拉齊縣共經歷了22任知事和10任縣長。眾多縣長中不乏能書會畫者。

薩拉齊一位縣長是畫家張大千好友,收藏富春山圖

範振緒

範振緒(1872--1960),字禹勤,甘肅省靖遠縣人,1906年赴日本留學並加入同盟會,回國後,先後任河南省濟源縣、孟縣知事。1921年被綏遠都統馬福祥聘為記室,並出任薩拉齊縣知事。1929年馬福祥任青島市市長,範振緒任其秘書,並以馬福祥之名撰寫《觀瀾亭記》,碑石至今立於青島海濱。

1934年返回蘭州,被聘為甘肅省政府顧問。1941年,著名書畫家張大千邀其一同前往敦煌考察壁畫,並稱其為“道長”“師宗”,後張大千感慨其早年母子讀書的艱辛,作畫《青燈課子圖》,成為張大千先生一生少有的佳作。解放後當選甘肅省政協副主席。

1960年,範振緒逝世,臨終遺言道:“我一生無長物,我死之後,可將我珍藏的《宋徽宗山水畫卷》、《大痴富春山畫長卷》和我晚歲所畫的《祁連山色長卷》捐獻給國家珍藏,作為黨和國家關心我的報答。”

範振緒先生是我國著名書畫家,其生平事蹟編入《中國畫家大辭典》和《中國美術家名人辭典》。據《濟源縣誌》載,他在濟源任知事時,為百姓減賦役,案無積訟,不與地方紳縉往來,公事之暇,專事書畫,離任時兩袖清風,一挑詩書,別無長物,百姓遠道攀轅泣送,呼為“範青天”。

在他離任後,濟源民眾千里迢迢把一塊巨匾“遺愛民間”送到靖遠,可惜,這樣的廉吏只在薩拉齊縣任職三個月。

薩拉齊一位縣長是畫家張大千好友,收藏富春山圖

高雲山

高雲山(1913--1966),字寶如,山西省盂縣仙人鄉仙人村人,太原國民師範畢業,1931年考入北平燕京大學,1935年以第一名成績畢業,被聘為綏遠省主席傅作義先生的機要秘書。

抗日戰爭爆發後,先後參加了綏遠抗戰、平型關戰役、晉西北戰役和太原保衛戰。

抗戰勝利後,1946年任薩拉齊縣縣長,在任期間,發起成立薩拉齊縣銀行股份有限公司,1948年升任包頭市市長。

關於高雲山,當地民眾還流傳著這樣一則笑話,他在離薩赴包前,正好遇見當地一個善於編順口溜的人,就要求他為自己編一段,這人即興說道:“高縣長做官做的清,清如水,明如鏡,好比宋朝的包文正。”高雲山滿心歡喜離去,走出不遠,這人就又在後面說道:“說給誰,也不信,他摸撈的金銀財寶兩個人也弄不動。”

這雖然只是個傳說,但高雲山在包頭任上還是做了不少好事。在任包頭期間,他積極與中共綏東政府主席楊植霖、人民解放軍駐集寧部隊政委姚喆等人聯繫,學習毛澤東的書籍,為他後來和平解放包頭和參與“九•一九”起義奠定了思想基礎。解放後,被任命為綏遠省主席辦公廳主任。

1951年,隨董其武參加抗美援朝,任23兵團司令部秘書。1956年回到山西,任省民政廳副廳長。1966年被迫害致死,骨灰安放在太原雙塔寺烈士陵園,著有《董其武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