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發展九大優勢

雲南,古稱“彩雲之南”,地處西南邊陲,歷史上的蠻荒之地,偏僻之所,實屬偏僻之地,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邊疆穩定是第一要務,發展緩慢是正常的,這裡除了獨特的高原風光和民族風情值得稱道之外,經濟一直不慍不火。忽然這兩年雲南的經濟增長速度跑到了全國的前列,讓人大跌眼鏡。

風景這邊獨好,是曇花一現還是就此起飛?我可以明確地告訴大家,雲南要起飛了,乘風破浪,就在今日!因為雲南有十大優勢,今日正是厚積薄發時。

一、區位優勢。

雲南發展九大優勢

古人說過“江南千條水,雲貴萬重山。五百年後看,雲貴勝江南。”在國內來看,雲南地處邊疆,但放眼全球,雲南卻有著“面向三亞,肩挑兩洋,通江達海”的獨特區位優勢。雲南省與東南亞、南亞次大陸的17個國家接壤或毗鄰,是中國通往印度洋最近的通道。雲南地處中國經濟圈、東南亞經濟圈和南亞經濟圈的結合部,是“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和孟中印緬經濟走廊重要節點,是中國東盟“10+1”和泛珠三角“9+2”區域的連接點。把雲南建設成為我國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這一重大戰略構想適時推出,標誌著雲南進入一個劃時代的發展階段。

二、聯通優勢。


雲南發展九大優勢


隨著現代交通技術的飛速發展,“關山難越”已不再是制約雲南發展的瓶頸,“天塹變通途”、“邊疆變前沿”正成為現實。近年來,雲南舉全省之力重點推進“路網、航空網、能源保障網、水網、互聯網”建設,特別是打造“八出省五出境”鐵路通道、“七出省五出境”公路通道、“兩出省三出境”水運通道、航空網絡全覆蓋,綜合交通優勢日漸凸顯。

三、資源優勢。

礦產資源豐富。雲南被譽為有色金屬王國,地質現象種類繁多,礦產資源極為豐富,是得天獨厚的礦產資源寶地。雲南有61個礦種的保有儲量居全國前10位,其中,鉛、鋅、錫、磷、銅、銀等25種礦產含量分別居全國前3位。

能源資源極具優勢。雲南用電成本全國最低。截至2018年底,雲南省電力裝機容量達到9367萬千瓦,居全國第六位,清潔能源裝機佔比83.8%,居全國第一位;全省清潔能源發電量佔比90.5%,居全國第一位。“綠色能源”成雲南高質量發展新引擎。雲南電網建成“三橫兩縱一中心”的500千伏主網架,220千伏電網覆蓋全省16個州市,與南方4省區通過8回直流異步聯網運行,與越南、緬甸、老撾通過220千伏、110千伏線路聯網送受電,成為世界一流電網。中緬油氣管道全面建成並投入使用,雲南成為我國繼海洋、東北、西北之後的第4條油氣通道。

四、環境優勢。雲南是全球10大著名的低緯高原地區之一,全省兼具低緯氣候、季風氣候、山原氣候的特點,涵蓋北熱帶、南亞熱帶、中亞熱帶、北亞熱帶、南溫帶、中溫帶、北溫帶7種氣候類型,氣候多樣性和生物多樣性的優勢絕無僅有。雲南全省平均氣溫,最熱月(七月)均溫在19°C~22°C之間,最冷月(一月)均溫在6°C~8°C以上,年溫差基本保持在10°C~12°C左右,氣溫常年保持在23℃左右,四季如春,冬暖夏涼。雲南素有“動物王國”、“植物王國”的美譽。這些獨特的環境氣候優勢,造就了雲南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

五、人文優勢。


雲南發展九大優勢


雲南省面積廣闊,居住著4800萬人口,其中有26個少數民族,是中國少數民族最多的省份,少數民族人口占全省的1/3。在數千年的民族遷徙、民族分化、民族融合發展過程中,孕育了絢麗多彩的民族風情和民族文化,造就了雲南獨特的人文景觀。國際上,雲南與南亞、東南亞國家山水相鄰、地緣相近、人緣相親、商緣相通,具有人文交流的獨特優勢。

六、平臺優勢。

雲南省目前已經形成了多層次的會展、論壇、開發區、自貿區、試驗區、跨境經濟合作區等開放平臺,在推動中國與南亞、東南亞的合作方面日益發揮著重要橋樑窗口和交流平臺作用。據云南省政府公佈的數據,目前雲南已經先後與38個國家、75個省份和地區締結了友好關係。

七、口岸優勢。

雲南擁有25個國際口岸,貿易伙伴覆蓋全球。近年,開展大力開展重點口岸信息互換、監管互認、執法互助和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綜合改革試點工作,全面提高通關便利化水平。雲南還是中國兩個沿邊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之一。據云南省政府公佈的數據,跨境人民幣業務已覆蓋75個國家和地區,過去3年跨境人民幣結算已近3000億元人民幣。渣打、匯豐、東亞等外資金融機構入駐雲南,中國建設銀行泛亞跨境金融中心落地昆明,中國銀行雲南省分行可兌換幣種達24種。

八、政策優勢。

近年來,隨著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推進,雲南作為重要節點,國家重點支持雲南一是發揮面向西南開放重要門戶作用,做好與南亞、東南亞周邊國家互聯互通,促進道路連通、貿易暢通、貨幣流通、民心溝通;二是發揮沿邊開放高地作用,構建連接南亞、東南亞國家的多條經濟走廊,打造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和大湄公河次區域合作升級版;三是發揮先行先試作用,依託現有的滇中產業新區、沿邊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瑞麗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等開放型園區,以及中國—南亞博覽會、昆明進出口商品交易會等平臺,開拓新的戰略通道和市場空間,努力成為泛珠各省區走向南亞、東南亞的重要戰略支點。

九、後發優勢。

隨著基礎設施日漸完善,產業體系日漸齊全,國際開放的力度不斷加大,雲南邊疆變前沿,後發優勢將日漸凸顯。由於後發,在發展定位、產業佈局上可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高起點、高標準、高水平、高質量發展。近年,雲南重點打造世界一流的“綠色能源”“綠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張牌,著力生物醫藥和大健康產業、旅遊文化產業、信息產業、物流產業、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產業、新材料產業、先進裝備製造業、食品與消費品加工製造業八大產業,已經初步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時也勢也!目前雲南的發展,已到了蓄勢待發的之時,只要順勢而為,保持政策穩定,充分發揮以上優勢,吸引各地人才、技術和資金,可以堅信,騰飛在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