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這是國內第一個“擁有身份證明的魚”!還是因為在國宴上..

據說,這是國內第一個“擁有身份證明的魚”!還是因為在國宴上..

我,出生在海邊,一個美麗的沿海城市。

總是能聽人說起一句話: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在海邊,不僅物產豐富、環境天然,還擁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

但,後來慢慢長大,我也去了其他城市。因為工作性質的原因,天南海北到處都跑,大大小小的宴場也參加過不少。每當見到宴席上有海鮮類的菜品,對外地人來說,可能很是新鮮,但對我這個水生水長在海邊的人來講,卻很難再吊起胃口。除了小時候印象裡的那個——“特別的味道”。

據說,這是國內第一個“擁有身份證明的魚”!還是因為在國宴上..

在我小的時候,那時爺爺還健在。每個星期的週末,爺爺都會拉著那條不知服務了我們家多少年的小漁船,拖著漁網,在哼哼吃吃的呼吸間,帶著我一起出海去捕魚。

這也是在童年印象裡,我最開心的時候。

要不人都說,海洋才是這世界上最令人著迷的地方呢,每次出海總是能給人以驚喜。

灑下的漁網,等再撈上來的時候,總是滿滿一大筐:有小魚小蝦,有鰣魚,也有螃蟹,甚至有時候還能捕到海參呢。最後帶著捕來的寶貝滿載而歸,別提有多高興了。

那時候,住在海邊附近有幾個小夥伴,不過都比我小几歲,家裡的人怕孩子小出海不安全,每次他們都是眼巴巴看著我“乘風破浪,凱旋而歸”。等我回來後,幾個人就圍著我,聽我講這趟出海又有什麼好玩的事。看著他們一個個吃驚的表情,打小心裡就充滿了滿足感。

但後來,我就沒在隨著爺爺一塊出海了,因為聽說管理的越來越嚴,很多人都選擇了從事其他行業。失去了以往出海的那種樂趣,生活中似乎少了點什麼,現在的小夥伴們只能和我在附近的淺海地方玩耍下,捉捉小螃蟹,用鹽捉蟶(cheng)子,也捉泥螺,每日無聊的打發著時間。

據說,這是國內第一個“擁有身份證明的魚”!還是因為在國宴上..

後來有一天,等退潮後,我們在一塊大石頭的側面發現了兩快東西:幾乎全黑的外殼帶著點海藻,要不是帶著點其他顏色還很難發現這東西。其中有一個膽大的小夥伴上去就給掰了下來,沒想到那東西吸在石頭上,吸的還很緊,取下來一看,原來吸在石頭上的都是它厚實的肉啊,看著很是美味。

也不知道這是什麼東西,就帶了回去。回家後一問才知道,原來這東西就是鮑魚!以前只聽過卻從沒親眼見過的鮑魚,你別看它個頭不大,聽人說營養價值豐富著吶,也就兩個,家裡人就隨便做了下:入口軟滑,肉質也十分鮮美,吃起來非常的爽口。這便是那時候我最難忘的,可能這輩子也忘不了第一次吃鮑魚時的味道。

據說,這是國內第一個“擁有身份證明的魚”!還是因為在國宴上..

在中國,鮑魚往往會與權力和財富聯繫在一起。

因為鮑魚在中國一直是一種非常昂貴的食品原料,野生鮑魚很少。鮑魚對國人而言,既是一種特權的象徵,又是一種健康、積極生活方式的象徵。

但有一種鮑魚,和其他鮑魚不一樣,因為它曾是2017年廈門金磚會晤的國宴用鮑魚!

可以說是一個“有身份的鮑魚”了!

據說,這是國內第一個“擁有身份證明的魚”!還是因為在國宴上..

吃過鮑魚的人都知道,普通酒店裡如果有鮑魚的話,那個頭都不會太大,而且每頭的克重都控制在一定的範圍內,一般都在50—80g之內。

這是什麼概念?

打個比方吧,這個克重之間的鮑魚,可能味道你剛品出來,在想吃的時候,就已經沒有肉了。

但皇金鮑不一樣,這是經過和廈門大學合作後新培育出來的品種,而且突破了國內鮑魚無法養到大的技術瓶頸!單個帶殼的皇金鮑克重是普通鮑魚的2~3倍之多!

據說,這是國內第一個“擁有身份證明的魚”!還是因為在國宴上..

皇金鮑腹面金黃,這也是它名字的來歷。

2017年,它正式成為了“一條有身份的魚”——

廈門金磚會晤 國宴用鮑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