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租代購已成為P2P車貸平臺轉型方向

從2011年出現至今,P2P車貸業務已經走過8個年頭。目前車貸已經逐漸成為P2P行業的主流資產之一。

在P2P車貸行業日益火爆的同時,隨著互聯網金融監管的加強,很多網貸平臺在整改中也遇到困難。合規化、杜絕暴力催收等都成為P2P車貸平臺轉型的一道道坎,使一些沒有站穩腳跟的中小平臺逐漸“退場”,而各家平臺也紛紛向創新形式的汽車“以租代購”模式轉型,以尋求更好的發展。

車貸餘額出現首降

2018年以前,車貸餘額在一直呈現增長趨勢。2018年上半年年末,P2P車貸餘額為547億元,較之2017年年末下降了16.2%,由於車貸交易規模趨於收縮,預計2019年年內還將繼續下降。


以租代購已成為P2P車貸平臺轉型方向


P2P車貸已經成為一個低集中寡佔型市場。P2P車貸餘額出現首降與貸平臺數量的減少、車貸交易規模減少、消費貸、現金貸快速湧入P2P等因素有關。

而交易規模和平臺數量在2018年之前一直在增長。在車貸交易規模增長最快的2016年,年交易額達到2233億元,同比增長235.8%。2017年是轉折點,這一年交易額開始減緩,全年車貸交易規模增至2477億元,同比增長10.9%。與此同時,車貸投資利率呈現理性迴歸,2018年開始低於網貸行業均值。

雖然車貸交易額從2018年出現下降趨勢,但汽車消費貸款、融資租賃業務成新寵。這種變化從2017年就已出現,從2017年起,在抵押、質押、車商貸款、汽車墊資等五大車貸類型中,汽車消費和融資租賃業務在各類車貸成交規模中佔比同比分別提高了0.8和0.9個百分點。2018年上半年,汽車消費貸款和融資租賃業務佔比略有提升,其餘類型成交佔比皆有下降。

P2P車貸亂象叢生

從2011年P2P平臺線上發佈車貸項目開始,到2017年車貸規模增速放緩。P2P車貸行業經歷過了5年多的野蠻生長時期。這一時期留下了不少問題,一類問題涉及平臺公司業務違規操作,另一類涉及平臺公司風控技術不過關。


以租代購已成為P2P車貸平臺轉型方向


由於平臺公司風控技術較為滯後,數據無法共享,二押車、第三方支付盜刷問題頻出。

所謂的車輛二押,是指將已作為抵押物抵押的車輛,再次作為抵押物進行抵押,從而獲取貸款的行為。在車貸行業發展初期,由於車貸信息不透明化,致使此類欺詐現象頻發。借款人通過“二押”方式重複抵押,騙取貸款無力償還跑路,加劇了後期暴力拖車、多家搶車的衝突事件的發生。

另外,由於一些平臺信息安全技術不到位,致使犯罪嫌疑人通過非法獲取的用戶信息進行“撞庫”,以獲得第三方支付平臺的賬號、登錄密碼甚至支付密碼。然後通過進行虛假交易等方式盜取資金、進行套現。

而經歷了初期的野蠻生長之後,隨著互聯網金融監管加強、行業趨於正規化。尤其是進入被稱為互聯網金融“監管元年”的2017年,一大批小型P2P車貸平臺在整改中紛紛退出。

截至2018年6月底末,至少有484家正常運營的P2P網貸平臺以車貸為主要業務,佔正常運營平臺數量(1658家)的29.19%,這一數量較2017年年底(545家)減少了11.19%。

“以租代購”轉型之路

雖然網貸備案“大限”延期,但仍然意味著P2P車貸行業即將面臨“更高的行業門檻”,備案政策的出臺勢必將進行一輪行業的洗牌。

在此之際,業內人士建議P2P車貸平臺,抓住機會,努力做到“紮實苦練內功(合規經營、加強風控、重視規模效益、創新服務工具)努力開拓三四線城市市場”。


以租代購已成為P2P車貸平臺轉型方向


在夯實“內功”的同時, P2P車貸平臺也可以適時探索轉型。未來以租代購或將成為P2P車貸平臺轉型的方向。以租代購車輛平臺的功能定位來看,分為經營型以租代購和消費型以租代購。前者通過以租代購的方式獲得車輛的使用權,開展網約車等經營性業務,通過經營所得償還車貸平臺的租金。後者通過以租代購方式獲取車輛自用。

另外,汽車供應鏈金融也將成為轉型的一條出路。目前,已經有部分P2P車貸平臺開始基於前期的業務積累和客戶資源開始逐漸轉型汽車供應鏈金融。其中大平臺可以實行金融開放平臺戰略,通過與產業鏈多方合作,最終建立一個多元化的金融服務體系。小平臺可以依靠輕資產模式形成生態鏈條,讓用戶存在依賴性,降低人力成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