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噙霜式的悲劇

古德雲:治國平天下之權,女人家操之大半,蓋以母教為本也。一位賢惠的妻子,能夠營造一門好的家風,旺三代人。相對於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男人來說,一個女人的一生,處處都是作品。反之則是悲劇。

閒來得空看完了一部《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感觸最深的不是主角光環加持勵志善良大度隱忍果斷的盛家六姑娘,而是四姑娘墨蘭,終其一生,都活在母親失敗的家庭教育裡和錯誤的言傳身教裡,而她的母親,林噙霜,就是一個活生生的悲劇人物,死在了自己的貪婪無知和自私裡。

林噙霜是個非常聰明的女人,但是在中國古代,女人的地位極其低下,在盛家這樣的清流文人世家,對權勢功名看的極其重要,雖無攀附權貴,但是婚姻卻是建立在各種權衡利弊下利益鏈的體系中。而林噙霜是個沒有強大娘家和過人本領的妾室。

因為同命相連,因為原生家庭的相似,盛家主君把林噙霜當成了心尖上的人,甚至不顧及大娘子的臉面,給了她一世寵愛和護佑。這一切都歸功於林噙霜智商極高,圓滑,世俗,抓住了主君的心,雖然故事的結局這一切不過是為了控制盛家,把權利握在手裡。

林噙霜式的悲劇

一個女人的悲劇往往開始於自己的貪婪、自私、無知,以及聰明反被聰明誤的技倆,最重要的是這一切都原原本本成為了女兒的重蹈覆轍的藍本。

林噙霜的女兒四姑娘墨蘭,寫的一手好字,文筆出眾,縱使在才華橫溢的齊家小公爺面前,也能說上兩句自己的見解,天資聰慧。在盛家這樣的儒學氛圍裡,身為女子當是何等的幸運。

本是大好的前途,侯門也好,爵府也罷,都不在話下,縱然是庶出,也因盛家主君的愛護,自身的才華風光下半身。而這一切的萌芽都毀在了她母親,林噙霜的自作聰明之下。用一個妾室的小聰明讓自己的女兒通過陰謀坐在了伯爵府大娘子的位置上。命運給她的將是無盡的空房和丈夫的冷落。咎由自取。

林噙霜式的悲劇

女人,決定著一個家族的興衰,決定著三代人的幸福。曾經有人問李嘉誠,此生做的最正確的投資是什麼。他說是娶了一位好太太。古有孟母三遷。畢加索之所以成為畢加索,是因為他的母親說“你若參軍,必是將軍”

林噙霜是個悲劇的人物,最後死在了盛家主君,那個愛了她半生的男人手下,盛紘的痛苦在於他失去了愛情,一箇中年男人的心酸,悲涼,無奈,都在他無法言語的眼神裡。原本得一人心,白頭偕老,衣食無憂,怎耐人的本性又是那麼貪婪,而她又是如此無知,將自己的命運和女兒的命運同時葬送。可悲,可嘆。

而盛家老太太,則是一個女人一生的典範和榜樣。林噙霜卻是一手好牌打的稀爛。自作孽不可活。

關於愛情,林噙霜擁有的比大娘子多,大娘子吳家把女兒嫁給了盛家,看中的也是官宦清流之家,作為盛紘,他為了自己的仕途,也為了在汴京能夠更加穩固,對這樁婚事。多年以後依然感恩戴德。但是對於林噙霜,就是愛情,他把心給了這個和他有同樣遭遇的看起來柔弱的女子身上。但是林噙霜卻利用了這份愛情。辜負了盛紘的對她的心。

命運最常垂憐擁有感恩之心的人。所有親情以外你所擁有的感情都是上天給你的恩賜,無一例外。愛情同樣如此。並不只是勢均力敵,相互成就。在古代,得一人心,得一世情。

林噙霜的一生,是悲劇的一生,是悲涼的一生,人最怕自己輕視自己,庶出的身份和妾室的地位都不足以讓一個人慘落至此。而是越想抓住的越抓不住。財富,權利,名聲,階層,想要通過婚姻翻身,反而卻用一把枷鎖套牢了自己。

古代的女子,給他們的路只有一條,那就是婚姻。世界上並沒有幾個盛明蘭,有的是華蘭,如蘭,甚至墨蘭,在從歷史中抽離的小說電視劇裡,也看到了婚姻的演變,女人的改變,時代的接納,自身的蛻變。那句讀書無用,將是女人無知的開始,而盛明蘭式的女子,最先開始明白,不過是糊弄女人的話。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林噙霜的悲劇就在於她的三觀裡,沒有正道,自己的愛情也好,兒女的教育也好,都是反面教材。

一個擁有賢良淑德,大智慧,大格局的女人,可以造福三代人,旺一門家風。而一個愚昧,無知,自私,機關算盡的女人,命運判給她的,只有被遺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