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有床不睡,為啥睡門口”老人說出了原因,讓人瞬間淚崩

前不久在新聞上看到一則新聞,說實在的,內容把我嚇到了。

日本每週有將近4000人因為孤獨而死亡。

而新聞裡以一位91歲獨居老人伊藤智子作為案例,她生活在日本千葉縣一間大型公寓裡面,而這個公寓的171棟房間裡面,住著的幾乎都是伊藤智子這樣沒家人、沒朋友,只能默默地等待死亡的老人。

而伊藤女士樓下就發生過67歲的老婦獨自在家去世,要不是屍體腐臭,依然不會有人發現;而最可怕的是一位69歲的老先生,是死後三年才被察覺,而在這期間,他們的房租及水電費用仍舊自動從他們的銀行賬戶餘額裡面扣除,所以直到餘額變為0之後,相關單位才會主意到異狀。

我可以想象出,那些無孔不入的孤獨每一天都像手術刀一樣在剝削著老人們的生命,沒有家人、朋友的陪伴,也沒有精力再去結交,也讓他們感覺生命在流逝卻無能為力。

“爸,有床不睡,為啥睡門口”老人說出了原因,讓人瞬間淚崩

《射鵰英雄傳》裡洪七公說:“人這一輩子,只需要學一件事,那就是別離,跟你的家人別離,跟你的朋友別離,跟你的老師別離。”

然而別離不是目的,如何別離的無憾才是。

《慶餘年》裡的費介說:“我對他這麼好,只希望有人能在我死之後,在我墳前哭兩嗓子,那我死都無憾了。”既是如此

李大爺這輩子就只有一個女兒,而女兒也繼承了李大爺的善良和熱心腸,在鄰居朋友口中評價都非常高。

而大學畢業之後女兒交往了一個男朋友,李大爺對女兒的男朋友唯一的意見就是他並非本地人,所以李大爺不同意,可是最終也沒拗過女兒,同意了女兒遠嫁外地。

最開始兩年女兒回家還比較頻繁,每次回來基本都會陪在二老身邊,吃吃飯,聊聊見聞,可是隨著女兒有了自己的孩子以後回來的次數就越來越少,大多時間都是通過視頻來聊天。

而二老雖然想女兒和外孫子,可是並不想打擾女兒的生活,因此即使女兒提議讓二老去她婆家那邊生活,二老還是拒絕了,用李大爺的話說,在老家生活半輩子了,去其他地方會不習慣的,最後女兒也不得不妥協。

“爸,有床不睡,為啥睡門口”老人說出了原因,讓人瞬間淚崩

李大爺每天最喜歡的事情就是和老伴在門口聊聊天,說說鄰居,再說說女兒女婿,有心情的時候可以睡好幾個小時,而沒心情的時候就只是乾坐著不說話。

去年的一天,李大爺坐累了,可是看到老伴還依然在夕陽下坐著不動,所以就沒打擾老伴,回屋裡做了兩碗素面,還特意給老伴碗里加了一個蛋,做好之後拿到外面給老伴吃,突然發現老伴的身體已經涼了。

李大爺看了半天才反應過來,原來老伴剛才不知不覺間已經離開了人世,這碗麵她也沒能吃上。

而攜手生活一輩子的老伴就這麼走了,李大爺悲從中來,大聲的哭泣,希望換回老伴的生命,而鄰居們聽到李大爺的哭聲也聞訊趕來,都來安慰李大爺節哀順變,不要再難過了。

而女兒聞訊母親突然去世,也倍感傷心和難過,但是她在父親面前還要表現堅強,所以一邊料理母親走世,一邊還要安慰老父親。

等一切都安排妥當之後,女兒再次提出來讓李大爺去她婆家那邊生活,如果不願意一起住,那就給李大爺租個房子,可是李大爺還是不願意,女兒無奈,只得懇求鄰居們多照顧照顧父親,有任何事情都要給自己打電話。

而沒過幾天,鄰居就給女兒打電話說,李大爺晚上不上床睡覺,天天都睡在門口,鄰居們怕李大爺身體熬不住,所以才給女兒打電話。

而女兒著急上火地趕回來問父親,“有床您不睡,為什麼非要睡門口呢?”

“爸,有床不睡,為啥睡門口”老人說出了原因,讓人瞬間淚崩

李大爺說出了原因,瞬間讓女兒淚崩。

“我也知道床舒服,睡門口不舒服,可是你媽就悄無聲息地走了,我怕我要睡床上再不聲不響地走了,連個通知你的人都沒有,而睡在門口,如果突然走了,也有人能看到。”

女兒深深地抱緊李大爺,也決心這次無論如何都要帶走李大爺,把爸爸放在用心身邊照顧。

俗話說:“我養你長大,你陪我變老。”

生命有時候看起來那麼強硬,可有時候又那麼脆弱,永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個先來。

特別是老人們,現在子女們因為工作越來越忙,連陪伴子女的時間都抽不出來,更別說陪伴父母老人們,個把月看不到父母這都是正常事情。

而老人們大多也有老人們的驕傲,就是不希望因為自己給子女們增加煩惱,所以即使有事情大多也都藏著掖著。

就像我前兩年在瀋陽工作,母親檢查發現子宮癌早期,於是父親和母親為了不影響我工作,倆人就去做微創手術,前後一個多月的手術加調養,這中間我竟然絲毫不知。

而知道這件事也是一年以後,也就是那次我才最終決定從瀋陽回到老家工作生活。

“爸,有床不睡,為啥睡門口”老人說出了原因,讓人瞬間淚崩

“父母在,不遠行。”

確實,父母給予了我們大半輩子的愛和呵護,而長大的我們又怎麼可以自私,只為了自己而忽略父母呢。

朱自清在《背影》裡說:“我與父親有兩年未見了,我最不能忘記的就是父親的背影。”

雖然短短几個字,可是卻有一種特別的悲傷在裡面。

父母的背影,曾是那麼高大偉岸,像山一樣的存在,可是現在卻佝僂瘦弱透漏著疲憊,作為子女除了陪伴真的不需要付出更多了,而也是這些陪伴才能讓父母抵禦未來最大的敵人,孤獨。

所以對於父母曾經的付出,以陪伴作為回報,其實我們付出的真的不多,珍惜和父母在一起的每一天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