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訊丨天厚來遺——隋牟小品展


展訊丨天厚來遺——隋牟小品展

主辦單位:臨沂綠城·春江明月項目、臨沂沂河灣置業有限公司、予覺學社

協辦單位:見經堂、寄曲堂、硯鄰居、大方水墨、私享藝術、藝美視界、三味藝術、唐漢坊、東嶽美術館、大煒畫廊、逸寧齋藝術空間、秋美術館、一逸文化、般若茶書院、和樂茗茶

展覽地點:山東省臨沂市經濟開發區香港路77號

展覽時間:2019年12月28日至2020年01月04日

開幕時間:2019年12月28日上午10:30

支持媒體:網易新聞、騰訊新聞、搜狐新聞、鳳凰新聞、今日頭條一點資訊、百度、天天快報、人民美術網、中國美術家、Flipboard 中國、雅昌藝術網、藝術頭條、中國書畫家、中國文化新聞、中國藝術品理財網、中國書畫家網、中國藝術資訊網、華夏經典藝術網、印象中國網、中國拍賣網、國際時報網、中國有限電視新聞網、大眾收藏網、中國時代藝術網、中國藝海網、中國藝術資訊網、今日中國藝術網、中國時尚新聞網、中華時訊網、海峽書畫藝術網

展訊丨天厚來遺——隋牟小品展


下午休息,品書賞畫,閒啜香茗,自是優哉悠哉的好時光。期間,觀友人所藏的數幅一舨先生的精品力作,如飲醇醪,不自覺的便陶醉其中,欲罷不能。

去歲,曾在友人處欣賞過一舨先生的幾幅山水近作,興情所至,不揣淺陋的打油一首:‘’燥潤相生寫青山,忘形得意已通禪。茅廬素壁甫張掛,便沐清涼到林泉‘’。燥與潤本是相剋之理,而先生卻使二者相互生髮,彼此補益,殊為難得。近讀石缶兄畫論:蒼蒼潤潤不在墨,全然筆底絢爛。十年得潤,廿年得蒼,卅年蒼生潤,卌年潤生蒼。頗受啟迪,一舨先生一路走來,筆底絢爛靜謐之極,當屬潤生蒼的高階。

師古、師心、師造化乃繪藝進階之路徑。泥古不化者,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師古不泥者,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雖一字之差,卻有天地之遠,其間境界,恐窮其一生也未必能夢見。一舨先生之筆墨,似化自紫陽山民,書、畫行筆用線多頓中見力,時見稜角,方多而圓少,幹筆偏鋒,老辣奇拙。所不同的是,一舨先生將前賢用於花鳥之線條,化為己有,用於人物,山水等諸體創作而沒有違和感,如同俠客世界裡打通了任督二脈的絕世高手。如此善學能化,師古不泥者,非丹青妙手莫能為之!

曾見一舨先生創作的一幅山水,可窺先生奇巧天成的筆墨逸趣。本是厚重之山巒,卻僅一線寫出,極簡而不失其意;山前之樹,卻濃淡乾溼並用,將樹葉之繁疏明暗表現的淋漓盡致。右角兩塊頑石,亦黑白對比。整體用簡約的二元形成了強烈的對比關係,祥和空明中又有暗流湧動。最為稱道的是看似隨意的柴門,引發了觀者無盡的遐思,山陰高士松萌論道,還是焚香品茗,緣溪策杖,還是攜琴訪友……,既拓深了畫面,又寓動於靜,堪稱妙筆。初觀此作,曾信口打油一首:“松山空明中,柴扉遺仙蹤。夢入山陰裡,緣溪策杖行。”先生不嫌我淺薄,鼓勵我說‘入境’。

莫言世間少名花,園中眾卉不堪誇。

請君移步驛外路,梅如老僧兀自發。

——江風讀畫

一舨先生潛心繪藝,篤定修為,不事權貴,不慕繁華,如驛外老梅,兀自散發著藝術的芬芳。

塗罷拙文,推窗望外,但見瑞雪飄飄灑灑,翩翩起舞。讀一舨先生畫作,競頓生踏雪尋梅之思。


展訊丨天厚來遺——隋牟小品展

一舨,又名隋牟,隋寶森。

生於山東膠南,現居北京,書法家、畫家、收藏家。


展訊丨天厚來遺——隋牟小品展

隋牟作品

展訊丨天厚來遺——隋牟小品展

隋牟作品

展訊丨天厚來遺——隋牟小品展

隋牟作品

展訊丨天厚來遺——隋牟小品展

隋牟作品

展訊丨天厚來遺——隋牟小品展

隋牟作品

展訊丨天厚來遺——隋牟小品展

隋牟作品

展訊丨天厚來遺——隋牟小品展

隋牟作品

展訊丨天厚來遺——隋牟小品展

山東省臨沂市經濟開發區香港路77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