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眼狼养成:“别人有的,你也要有”这不是爱他,而是在害他!


萌萌今年5岁,家的玩具已经一个房间也放不下了,滑滑梯、积木、拼图已经占了半个房间,另外半个房间放的有三滑板车、溜溜车、单车、摩托车、汽车……并且每种车都不低于三辆。

最近,萌萌爷爷又想给孙子买一辆同类型不同颜色的汽车回来。原因是,萌萌坐着汽车出去玩,看到别人有一辆和他一样的汽车,但颜色不一样,萌萌就吵着也要一辆同样的。

用他爷爷的原话就是,“别家孩子有的东西,我家也不能少,只要他想要,我就给他买,不能让别人看不起。”

可能很多人看到这里,就会认为萌萌家的经济条件一定很好。但其实不是,萌萌的爸爸妈妈没有正式的工作,偶尔会在外面做点事,但更多的时候会在家里啃老。

白眼狼养成:“别人有的,你也要有”这不是爱他,而是在害他!


而爷爷,已经是七十多岁的老人了,还在打着零工来赚钱养家。自己省吃俭用,为自己花一分钱都觉得是浪费,以前是为儿子倾其所有,现在为了孙子不留余力。

一、爱孩子,但不能溺爱孩子,不要培养白眼狼,要让孩子懂得感恩。

很多父母认为: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不顾自己家里的经济情况,倾尽所有,给孩子最贵的。

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

“一切都让给孩子,为了他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是父母送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了。”

很多父母,小时后自己吃过的苦,舍不得让孩子再吃,害怕亏待了孩子,怕自己的孩子自卑,怕孩子委屈。于是倾其所有,什么都不用孩子做,只要孩子认真读书就可以了。

于是,父母在外操劳,省吃俭用,子女却挥霍无度,用着最新款的电子产品,穿着最时髦的大牌;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拿着父母的血汗钱,在外面深情地唱着《父亲》;拿着父母卖菜的钱,给女朋友买最新鲜的的玫瑰。

白眼狼养成:“别人有的,你也要有”这不是爱他,而是在害他!


孩子们心安理得地享受着一切,根本不知道知足,不知道感恩,不知道体贴父母,不知道生活的不容易。相反,还滋生了很多虚荣、懒惰、不学无术的坏毛病。导致啃老族横行,“白眼狼”层出不穷。

山东一位70多岁的阿婆,每天顶着酷暑奔走于街头,只为帮儿子找工作。

不会上网、没有人脉的阿婆,只能用最笨的方式:在街上找人搭话。

她希望能碰到某个好心的路人,可以帮自己的儿子重新走上社会。

白眼狼养成:“别人有的,你也要有”这不是爱他,而是在害他!


一个有手有脚的成年男人,每天窝在家里当蛀虫,吃饭、睡觉、打游戏。 还要从70多岁老母亲微薄的退休金里,搜刮钱财来为自己所用。

这样的现象现象现在是太普遍了,我想如果萌萌的爷爷再这样溺宠下去,以后培养出来的萌萌也会是一个继续啃老的人。

中国老龄科研中心统计,在城市里,我国有65%以上的家庭存在“老养小”现象。

有30%左右的成年人依靠父母为其支出部分甚至全部生活费。

刘墉曾感叹说:

“今天有多少孩子,既要美国的自由,又要中国的宠爱,没有美国孩子的主动,又失去了中国的孝道。”

都说百善孝为先,养儿为防老。然而,有太多喜欢溺爱孩子的中国式家长,养出了遍地的中国式巨婴。他们没有独立能力,喜欢坐享其成,喜欢一味地索取,最后成为不折不扣的白眼狼。

汉朝的时候,汉高祖刘邦分封了一百多位功臣,其中萧何为刘邦稳定后方,对新朝的建立居功至伟,所以刘邦分给他很多肥沃的良田。但是在萧何坚决不接受,反而要了很多贫瘠的次田。

刘邦问他为什么,他说,贫瘠的土地可以督促子孙勤劳耕种,懂得节俭。而肥沃的封地,孩子就容易变得好吃懒做,这样家族慢慢就会没落。

果不其然,在一百年之后,这一百多位功臣的家族大多没落了,但是萧何家却依然兴旺。

曾国藩曾说过,如果孩子不经苦难,是不能成材的。孩子一定要给他坎坷,给他磨砺,而不是给他各种卓越的条件。

最好的教育,是让孩子亲身体验一下生活的不容易。

其实严厉才是爱,溺爱是伤害!要想真正为孩子好,就不要过分的宠爱孩子。

我们做父母的要谨记:如果你不想将孩子培养成“白眼狼”,那就千万不要孩子要干嘛,你就去满足他,不要助长孩子的受之无愧感,要去教导孩子懂得感恩。

二、爱孩子,不是替他包办一切,而是要教会孩子有自食其力的能力

前段时间,一个拍摄外卖小哥的短视频上了微博热搜,触动了无数人。

白眼狼养成:“别人有的,你也要有”这不是爱他,而是在害他!


视频里,外卖小哥哥因患有脑瘫,所以面部表情有点不协调,每说一个字,都要费很大力气。即使这样,但他和对方说的每一句话,都是面带微笑。

无数网友被小哥纯真的笑容、努力生活的样子所触动。

而更让大家感动的是,后来有好心人想要捐款帮助他,却被他拒绝了。他说:“谢谢大家对我的关心,这个钱我不能要,我(可以)自己凭自己的努力挣钱。

白眼狼养成:“别人有的,你也要有”这不是爱他,而是在害他!


外卖小哥,虽然身有残疾,但用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凭着自己的勤奋和努力,让自己过上更好的生活,在自己能自食其力的情况下,拒绝”嗟来之食”。

我们看到了小哥自力更生的骨气以及自食其力的能力。而这一点,是孩子一定要拥有的品质和能力。

​天下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但是爱孩子,一定要讲究方式方法。

为人父母不能只看到眼前,更要为孩子的长远打算。必须培养孩子独自面对未来的能力。

以前,穷人会这样子教育孩子:我们家境不好,你要自强自立,多担责任。

现在,新一代父母的一些补偿心理:我不管你将来怎么样,至少小时候,别人有的你都有,不会让你输在起跑线上。

很多家境普通的家庭,容易陷入教育的误区:孩子只要学习好就行。他们的孩子,从来不洗衣做饭,不会和亲戚交流,反正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还记得17岁神童考上中科院被退学的魏永康吗?

小时候的他,除了学习,家里任何事情都不需要他插手,每天早晨他妈妈会帮忙把牙膏挤好,为他洗衣服、端饭、洗澡、洗脸,甚至为了让他在吃饭的时候不耽误看书,到他读高中的时候,母亲还亲自给他喂饭。

为了学习,母亲拒绝让他和其他接触,只需要他认真读书就好。

从小学到大学,魏永康的生活都是被母亲一手包办。

后来,他考进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成为硕博连读研究生。脱离了母亲的照顾后,他彻底“失控”了。

白眼狼养成:“别人有的,你也要有”这不是爱他,而是在害他!


他无法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天热不知道脱衣服,天冷不知道加衣服,穿着单衣、趿着拖鞋就往外跑;

房间不知道收拾,屋子里臭烘烘的,袜子脏衣服到处乱扔;

和同学最基本的人际关系也不会处理,经常一个人窝在寝室里看书;

却忘了还要参加考试和撰写毕业论文,为此还有一门功课记零分;

而没写毕业论文也最终让他失去了继续攻读博士的机会。

魏永康母亲的这种错误的教育方式,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魏永康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在他离开妈妈后,难以适应一个人的生活,最终在成长道路上摔了个大跟头,被嘲笑,被退学。

为此也怨恨他的母亲,并选择离家出走,结婚生子后与母亲的关系也不融洽。

我们不能指责他妈妈的教育方法有多不对,她只是用自己认为对的方式来教导她的孩子。生活中对他的干涉太多,包办太多,以至于他丧失了最基本的生活能力。

孩子除了学习,也还要有最基本的自理能力,孩子现在没吃过的苦,在未来的某一天会以另一种形式来到你身边。

没有谁能一生顺遂如意,父母也不能永远庇佑孩子,让孩子适当吃苦,培养孩子自食其力的能力,将来他才有力量抵挡生活的风雨。

白眼狼养成:“别人有的,你也要有”这不是爱他,而是在害他!


三、爱孩子,就适当的为他们“准备不全”适当的“远离孩子”

我们总是会给孩子准备齐全,所有他需要的东西,无论他的学习还是生活我们总让他没有后顾之忧。

可这样的后果就是,孩子会躺在齐全的准备中享受,完全不考虑其他。我们需要适当的让孩子,为了自己去奋斗。

比如,让他为自己创造一个整洁的生活环境,为自己整理出一张干净的书桌,给自己洗一件干净的衣服,等等。

孩子要养成为自己奋斗的习惯。而我们则是要从最初为他准备好一切,到慢慢放手,最后让他适应一个人的生活。

逐渐的减少“供应”,让他开始有意识的去面对父母没有供上的“缺陷”,这样即便将来遇到因为准备不足而带来的问题,他也会知道该如何应对。

白眼狼养成:“别人有的,你也要有”这不是爱他,而是在害他!


不溺爱孩子,只给孩子最需要的爱,让他有颗感恩的心;适当放手,不为孩子成长的道路扫清所有障碍,让他自己思考成长。这才父母真心爱孩子的表现。

我是愿愿,如果你喜欢我的文字和故事,欢迎关注 ,和你一起分享身边故事和感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