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專畢業生,專業能力也不強,也不知道做什麼,家裡人就讓我進廠,進廠的大專生多嗎?

不再等風888


進場的大學生有很多,大專生不少,本科也有,我就是大專畢業,我的很多同學也都進了工廠,但是進工廠也要選是什麼樣的工廠,如果是技術型的工廠可以學到一些先進的技術和理念。我認為還是可以選擇去工廠的。但是現在普遍的工廠像什麼化工廠、鋼鐵廠、幹熄焦廠等,裡面的人都是非常閒的,進去就兩種狀態。1、什麼活都不用幹,每天再上來了,晚上回家。2、天天干活、很埋汰,很累。但是一般都是非常輕鬆的。

還有如果選擇進工廠,建議選擇那種離市區可以進一定的地方。因為有些工廠是遠離市區的,如果你在那種地方幹個3年、5年。再出來你會發現,你可能和這個世界已經格格不入了。很多事情你都不知道了。因為,我之前也去工廠上過半年班,一天就是什麼活不用幹,很閒。雖然半年,但是我出來也有一種與世隔絕的感覺。

其實,去不去工廠也和你的個人態度有關。你去了工廠,你的生活可能會很安逸,每天上班,下班。然後,買個房子去個媳婦可能會很安逸。但是如果你心裡還有一些對世界的渴望,想要出去看看這個世界,看看這個社會,想經歷的更多,長更多的見識,那麼一定不要去工廠。

我個人建議不要去工廠,人這一輩子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去外面看看挺好,要不然你要青春幹嘛。這個是我個人建議,具體還要看你自己心的想法。


海龍的vlog


大學生進廠也是很多的,不乏有很多本科畢業生。如果在職場你感覺不是那種情商很高的人,建議去工廠學一門技術也好,不要去那種電子廠類的,去能學技術的地方。

在我上大專的時候,我們學校一位學生也是專科畢業,因為做的比較成功,被學校邀請回來做演講。他比我們早五年畢業,學的專業也不好,然後到上海打工以後,進入了一家汽車製造廠當工人,他很勤奮,因為總廠是美國的,有些說明說都是英語,然後就利用下班上夜校的時間把英語給學好了,在工作期間,他努力的工作,後來發現自己學歷特別低,就自考本科和在職研究生,每天基本上夜裡兩三點才睡,白天繼續上班,由於勤奮,工作上也有很大的突破,開始升職,從主管到經理到總經理,從月薪3-5千到年薪上百萬。

這是一個真實的勵志故事,他告訴了我們在成功的路上是很孤單的,就是看你怎麼努力和奮鬥了。

現在社會上招聘人才最低都是大專,有些招聘大專連門檻都進不去,公司是十分鍛鍊一個人情商的地方,如果你有能力,幾年內就能獲得高職位和高薪,但是公司也是爾虞我詐最多的地方,一個位置大家都看著。

如果你感覺自己不喜歡那種爾虞我詐的氛圍想老老實實的學個技術,以後回來開個小廠或店面,那你就先一些修理廠或者模具廠等等之類的,學個技術,這樣也算是有個一技之長的人,現在有技術的人工資都不說很低,比一般白領還要高點。

所以怎麼去選擇,還要結合你自己的性格來判斷,在哪裡只要肯勤奮努力,都會閃耀著光芒,反之給你給你弄到世界五百強的大公司,你不學習也終將被淘汰。





教育師量


首先很高興回答你這個問題,作為大專畢業生,我深深感受到社會的殘忍,我是今年畢業,畢業於武漢交通職業學院,實習時都是文員啊或者沒有技術的工作,我是後來學的軟件測試,現在呢在廣東東莞,一個月基本工資6000,前面3個月9折,週六加班一天280,這個待遇我應屆生知足了,所以兄弟,每個人都有迷茫的時候,這段時間很關鍵,我個人真實經歷和工資,可以找我求證,希望你可以找到自己方向,我旁邊的工廠我也有了解,一個月5000多塊錢,很累,加油!


微涼徒眸意淺摯半106793891


我覺得,這個問題可以從你的專業出發來考慮,就我自己來說,我也是專科畢業,我學的專業是電氣自動化技術,我之前實習的時候是在一家藥廠,開始是做文件管理員,後來覺得無聊就去空調運維,以為做技術回充實有意義一點,但事實是我錯了我做的空調運維其實很無聊,每天都是寫日誌,從上午寫到下午,剛開始我還認真的幹,可後來我就越做越覺得沒意思了,天天都是重複同樣的事,只是把數據寫在記錄上,感覺很浪費時間,而且人也變得頹廢了,我開始想要是一直這樣不是虛度時間嘛,我跟我廠裡的工程師也聊過,如果要真的有所作為,最好的還是在外面的私企學東西好,學的多,在廠裡面的話,你不是非常,非常有直覺性的話,很容易隨波逐流,因為環境對一個人的影響真的太大了,後來我離職了去了一傢俬企這家單位還可以,但只適合學東西,在私企的感受就每天都很有意義,都很充實,感覺沒有虛度,但是後來猶豫種種原因,我還是離職了,其實我還是很想留下來的因為真的可以學到技術,可以說我在哪裡待了四個月,比我在廠裡面待一年學的東西都要多的多。


無敵神鷹vlog


您問進廠的多嗎,我想說不進廠咱還能咋滴啊。我侄子去年大專畢業的,先是在南京的南車實習了一陣子覺得沒勁就跑到了無錫他同學實習的地方幹了質檢。

最近有很多同學都在問類似的問題,大意就是說大學畢業了進工廠會有前途嗎,會不會就此墮落了等等。怎麼說呢,老調常談的話,這還不是主要看自己的主管意願和行動力嗎?咱們從小被教育只要你肯努力,肯付出並持之以恆就一定會成功的。所以你看,從這個角度來說不管你去了哪裡都有前(錢)途的,都會成為你想成為的人的。

其實我想,您之所以問進工廠的多嗎,我猜一定是覺得是進工廠去工作不夠面子吧。其實不管是本科還是大專最主要的工作地點都是在工廠裡,分佈在工廠的各個不同的部門。很多學校都有不同的特色分工,有研究學術型的學校畢業生,還有很多注重實際應用和操作的學校畢業生,我們不要太過於在乎什麼所謂的面子,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在社會上站穩腳跟,能夠充分的養活自己才是最首要的。

希望大家都能正視現狀,努力打拼早日實現理想。


彎彎的綠野仙蹤


廠子可以進,但是也要分清是什麼廠子。如果就是普通的廠子薪資也不會太高,而且工作可能會比較辛苦。但是如果是一些國企性質的廠子還是不錯的,比如我有一些親戚就在某四線小城市,朝九晚五,小日子過得很舒服,而且工作內容也比較簡單,不用三班倒,除非緊急情況,一年沒幾次。而且本身廠子屬於特殊工種,都提前五年退休。

和我們老家的化工廠就不行了,我們老家有一個化工廠。規模是挺大,也是國企背景,但是因為是化工企業,工作內容無非就是在流水線上,或者鍋爐房,發電廠,需要三班倒,很是辛苦。


留在北京


其實,大專生進廠是可以的。我有一個姐姐,她就是大專畢業的,她學的是數控專業,畢業之後進了工廠,也是從一線工人幹起的,經過了七八年的努力,坐上了主管的位置,而且她的手下還有的是本科生。

進了廠裡之後,還是要靠自己努力的。


毓鎖貞麟囊


之前上大學的時候,我帶過很多同學,學弟學妹,到廠裡做暑假工,因為我跟主管搞得關係比較好,所以可以在車間隨便走動,跟他們一些員工聊天,那時候大學生進廠的還真不多,當然了,那是十年之前的事情,估計現在進廠的大學生應該挺多的,畢竟現在的年輕勞動力都是上過大學的,在此我給你一些建議:

首先:不要輕易進廠,因為現在好多大學生在學校學的專業都不是特別強,好多也是選擇到寫字樓上班,從基層做起,慢慢起來的。

其次:不管是到廠裡上班也好到寫字樓上班也好,一定記得後期自我教育,自我能力的提升。

最後:跟家裡人好好溝通一下,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到哪裡去上班,畢竟這個關乎自己的後半生。

希望我的分享,對您有所啟發。


歡迎關注《萌萌職場分享中心》以後多多交流。


商業勾魂文案策劃師


多謝您的提問,我就是大專生,出來工作也有幾年了,換了幾家工廠,就我所接觸的來說,大學生在產線這是很普通的事情,別說大專生了,本科的也有好些進廠工作。這個沒有什麼的,出來工作是為了掙錢,沒有說大學出來就必須去創業活著做一些白領才有前途,再高端的人才也是從底層做起的,大學出來就起點稍微比高中畢業高那麼一點點,事實上也沒有什麼多大差距,只是接觸面大概會廣一些,其他都是一樣的。

出來社會工作那麼些年,我的建議是從學校出來首先的是要先就業。據網絡數據顯示,2019年大學畢業生將有八百多萬人,加上之前畢業沒有就業的差不多有一千萬,還有一些中專、職業學校畢業生,不說進廠,就業都需要努力加油。我大專的專業是汽車修理的,在學校也沒有太多努力,出來也不想去修車,所以我一個人跑到深圳,在兜裡沒錢的情況下去一家餐廳做了一段時間,只是因為餐廳工作可以包吃住,後面朋友介紹去了工廠做倉庫,一直到現在,換了幾家公司基本沒有離開過工廠,做的事情也跟倉庫有關的,大學學的專業早忘了一乾二淨,這個現在看來也沒什麼的,只要能掙到錢,能養活自己家庭就行,去工廠也不是什麼丟臉的事,就業崗位就那麼多,不可能人人都出來工作就能找到合適的崗位,人不能等工作,因為要生活,要先工作了再去謀求崗位;再說等待久了,不做事情,人容易自信心崩潰。

進工廠也不是你是大學生就有什麼不一樣,不努力工作,不認真學習知識一樣會被初中畢業的人壓在腳下。我們去找下現在成功的企業家的簡歷,可以發現,大部分人都是有底層打工的經歷,他們之所以成功,很大程度上不是因為他們起點比別人高很多,是因為他們的努力奮鬥。所以,去廠裡工作也沒什麼大不了的,騎驢找馬,邊走邊找唄,有著廠裡一份工作收入保障,其他的都會變好得。

 


觸覺志


接觸了大量的大專生,數量可以以萬計算。

結合社會趨勢和專業來說,比如機電一體化,電子計算機,電子信息,汽車相關,模具,CAD設計,電氣自動化等這樣的專業在現代製造業企業裡,還是很受重視的,從職業發展來說,屬於工匠和工程師序列,在工程師紅利逐漸顯現的今天,應該說是非常不錯的職業。

從個人發展和學歷的縱向來看,社會有鄙視鏈存在,這是事實,而作為大專生本身學校和專業不如意的前提下,僅憑一紙大專畢業證書,想改變局面如果不能提前思考和行動,淪為勞務工是大概率的事。這個就涉及到個人的職業生涯規劃問題了,要把這個作為人生重要的事情來看待,做真、做實自己的職業規劃和階段目標,非常重要。看一個案例,更容易理解,打開這個鏈接看一個成功大專生的故事。

https://m.toutiaocdn.com/item/6754152699630977547/?app=news_article×tamp=1572877706&req_id=20191104222825010008043106004FA937&group_id=675415269963097754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