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中的女生宿舍


照片中的女生宿舍

1958年,北京,紡織女工宿舍。

你別想歪了,本文是關於女生宿舍的影像照片。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空間,在不同的人生階段所處居所空間是不相同的,而最讓你難忘的可能不是你現在所居住的豪華公寓而是學生時代的宿舍,打工時的工人宿舍。

以前在家的中心是你自己,在宿舍可不一樣了,宿舍不完全屬於你自己屬於大家的,自己的個體要融入集體之中,要學會如何和他人共處一室。

宿舍狹小地帶是我們人生的縮影,在這裡留下了我們的喜怒哀樂。

對於男生而言女生宿舍是神秘地帶,是禁地,自己不可踏入。它們可能比我們的更乾淨,姐妹比兄弟之間可能更好相處更融洽。

果真如此嗎?

我們一起看看不同時代不一樣的女性人群,她們在自己宿舍裡的喜怒哀樂和別樣天地。


照片中的女生宿舍

1965年,北大宿舍裡織毛衣的學生。馬克•呂布/攝。

第一次看見這張照片我有點吃驚,大學生有會織毛線的嗎?

吃驚的原因是我以現在的女大學生看照片中的她。此種情景換成現在女大學生應該是拿著手機打遊戲。


照片中的女生宿舍

1980年,陝西華縣,打工妹。葛新德/攝。

這是從農村來到縣城打工的姐妹兩,從她們的穿著看工作應該比較體面。


照片中的女生宿舍

1980年代,北大女生宿舍。

這張照片傳播很廣,究竟是誰拍攝的?作者不詳。

它讓我們看見了北京大學這座高等學府內部,女學生們的真實生活狀態與生活樣貌。


照片中的女生宿舍

1985年,廣東深圳,外來女工宿舍。

左前方這個女孩在打毛線。這些打工妹都是50年代末60年代初出生的人,如今她們都是做奶奶的人了。


照片中的女生宿舍

1991年,深圳,8個人擠在20平米的女工宿舍裡。張新民/攝。

雖然空間很狹小但被她們收拾的井井有條,感覺很清爽,很溫馨。和現在的女大學生宿舍相比天壤之別。


照片中的女生宿舍

2001年,陝西省耀縣,流浪藝人的流動宿舍。趙利文/攝。

睡在帳篷裡的左邊是一對夫妻,右邊是一位正在梳妝的女演員。

流浪藝人們是從來不會住招待所的,他們就住在帳篷裡、卡車上,這樣將就著住在一起。


照片中的女生宿舍

2009年,湖南省長沙市廣益實驗中學,女生宿舍。

單純稚嫩的臉上笑的像花一樣甜,看見她們讓我想起了自己的學生時代。

照片中的女生宿舍

2010年,福建晉江,一家制造企業的女工宿舍,一室住8個人。蔣鐸/攝。

這幾個打工妹應該是80年代末出生的人,現在他們應該30多歲了。

照片中的女生宿舍

2010年6月2日,廣西省都安縣第二高中高三女生宿舍,看書備戰高考。黃孝邦/攝。

連日暴雨造成縣第二高中被淹, 學生用桶裝拖鞋,防止拖鞋漂走。在被淹的宿舍洪水中照樣學習。


照片中的女生宿舍

2012年,深圳、一字馬。圖片來源:深圳商報。

這應該是舞蹈學校的宿舍吧?不然一字馬哪能做的這麼專業。


照片中的女生宿舍

2013年,廣西大學女研究生宿舍,背影。黃燕/攝。


照片中的女生宿舍

2013年,廣西大學女研究生宿舍,你學習我吃飯。黃燕/攝。

廣西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女研究生黃燕歷史兩個月拍攝本校女生宿舍,記錄她們宿舍生活的真實狀態。

該組照片獲得2013年中國第15屆國際攝影藝術展"女性"主題類銅獎。


照片中的女生宿舍

2016年8月8日,深圳,14個女工一個房間。圖片來源:深圳新聞網。

每張床上都有簾子罩著,簾子後面是屬於她們的獨立空間。

照片中的女生宿舍

2017年6月,建築工地一對夫妻的宿舍。圖片來源:東方頭條。

嚴格來說建築工地上是沒有單獨為女工而建的宿舍,原因很簡單工地上都是和尚。有女工在也是男工的媳婦,夫妻兩一起在工地幹活。


影像具有時代的穿透力,萬千文字不及一張照片說的清楚明白。

本文雖然照片不多但照片的信息量很大,這些深入女生宿舍裡的影像記錄照片是極其少見的。

女性柔弱的身影肩負生活的重擔,背井離鄉求學、打工居無定所,宿舍只是人生的驛站,她們的苦與甜和男生是一樣一樣的,女人真的能頂半邊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