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印象深刻的六本書:有關大唐、水滸和馬伯庸

數了一下,今年在豆瓣標記“讀過”的書,一共124本,除少數翻過之後,覺得沒什麼意思,隨意打了兩星、三星外,大部分都比較仔細地讀了。

本著讀過印象較深、別人書單裡沒有、書本身有趣這幾個原則,我從2019年讀過的書裡,選出下面這六本,算是個人總結,也算做個年終推薦。


2019年印象深刻的六本書:有關大唐、水滸和馬伯庸

《薛仁貴》,黃約瑟,西北大學出版社,1995年

黃約瑟生前是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研究員,很有學術天分,可惜英年早逝。《薛仁貴》是他唯一的專著,不知為什麼,竟被設計了一個地攤小說式的封面。

作者以兩唐書本傳為基礎,利用相關材料和合理推測,細緻地考證了薛仁貴成失各半的一生。由此書,亦可大致瞭解從太宗末年至高宗時期,唐朝對外戰爭的情況。

2019年印象深刻的六本書:有關大唐、水滸和馬伯庸

《傳奇中的大唐》,劉勃,文化發展出版社,2018年

我後知後覺,直到今年才讀到劉勃的文章,像他這樣能把學術思考寫成生動文章的學者,當代中國真是不多。這本《傳奇中的大唐》詳細解讀了幾篇經典傳奇文本,及他們背後有關龍女、狐狸、遊俠等形象的流變。

劉勃特別注意到了傳奇中人物的姓氏和籍貫。在唐朝這個最後的門閥時代,一個人的郡望無疑是極其重要的。由此,作者推斷,唐傳奇中女鬼出現多於狐狸,是因為對那時的文人來說,娶一個大姓女子,遠比找一個富有、美貌的情人更重要(女鬼可以有家世,狐狸則只能野生)。


2019年印象深刻的六本書:有關大唐、水滸和馬伯庸

《香火新緣 : 明清至民國時期中國城市的寺廟與市民》,【法】呂敏、【法】陸康 主編,中信出版集團,2018年

這是一本會議論文集,作者主要是美、法兩國的漢學家。

書中所及,城隍廟、東嶽廟、衚衕裡的小廟,無論是修繕、立碑,還是”轉香火“,無不牽涉官府對宗教事務的介入。我們時常諷刺,寺廟住持都有正處、副局的級別,而忘記了僧官、道官等同樣有著品級。在我看來,這本書像是明清對北京佛教管理的簡史。


2019年印象深刻的六本書:有關大唐、水滸和馬伯庸

《五胡十六國:中國史上的民族大遷徙》,【日】三崎良章,商務印書館,2019年

我自小就對“五胡十六國”和“五代十國”很感興趣,可是國內一直找不到什麼系統介紹這兩個時期的書。因此,三崎良章這本書一出來,我就買來看了。

簡單說,這是一本短小精悍的科普書,先講了“五胡”和“十六國”兩個概念的由來、定型,又逐一介紹了各政權的興亡。要說本書還有什麼特點,那就是兩個字——靠譜。

2019年印象深刻的六本書:有關大唐、水滸和馬伯庸

《水滸群星閃耀時》,李黎,上海文藝出版社,2019年

有關水滸的書,我看過的少說也有七八十本,包括各種水滸續書、研究論著、漫畫札記等等,《水滸群星閃耀時》可能是其中最特別的一本。

這是一本小說集,故事在放大腦洞和切合原著間,找到了平衡點,給人帶來極好的閱讀體驗。缺點是手法有些單一,主體基本都是好漢懷念過去生活,上山等於死了;情節經常是好漢賣腐;文字上經常使用荒誕式排比,一本看下來就審美疲勞了。

2019年印象深刻的六本書:有關大唐、水滸和馬伯庸

《七侯筆錄》,馬伯庸,湖南文藝出版社,2019年

小說原名叫《筆冢隨錄》,是馬伯庸早期作品,後來爛尾,直到今年才補上了一個讓人吐槽無力的爛結局。

馬伯庸受《後西遊記》裡“文明天王”的啟發,想象古代大文豪死後,都會留下“筆靈”,凡人被“筆靈”附著後,就能具有與某個文豪相關的技能,然後大殺四方。

這本書腦洞大,漏洞也多,但讀起來真的很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