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中最受傷的一群人

國內的疫情開始好轉了,但是疫情對於經濟社會生活的影響將是長久的。

第一波受疫情影響的人群逐漸尋找到替代性的崗位,而隨著疫情產生的後續連鎖反應逐漸到來,股票、地產、行業,使新中產階層面臨巨大考驗。

對於“新中產”階層,始終難有確切的定義,通常朋友圈裡的這部分人群,喝巴黎礦泉水、吃有機蔬菜、做減脂增肌運動、到國外旅行、跟不同行業人無障礙交流。正常情況下,他們一睜眼就知道自己一天能賺多少錢,也清楚會花掉多少錢。

總結他們的基本特徵是,30歲到40歲之間,大多居於一二線城市,年收入以15-25萬元為參考,具有良好的教育水平、審美水平,對生活品質有一定要求,有房有車,也可能同時有貸款,上有老下有小,具有超前的消費意識和強勁的消費能力。職業普遍為企業高薪白領、金領或專業領域的自由從業者。

新中產是各大商家必爭的人群,甚至有“得新中產者得天下”的說法,在商家不斷給新中產灌輸消費觀念、貼標籤的過程中,新中產們也似乎很快認同了“只有高品質的生活才配得起自己的人生”。

目前我國正處消費結構升級轉型過程中,這也驅動著相關產業迅速發展。在這個過程中,增長最快的是教育、娛樂、文化、交通、通訊、醫療保健、住宅、旅遊等方面的消費。在2019年十一黃金週期間,全國零售和餐飲企業銷售額同比增長8.5%,國內旅遊收入同比增長8.47%,國慶檔電影票房創同檔期歷史新高……消費持續成為中國經濟發展最重要驅動力,這當中,處於消費高峰期的新中產階層作出了巨大貢獻。

但實現“車釐子自由

疫情中最受傷的一群人

”和實現“財富自由”並不能劃等號。

日前,身價1100多億美元的世界首富亞馬遜CEO貝索斯一夜之間財富大幅蒸發幾十億美元,若按照比例計算,他不過是暫時丟掉了100塊錢裡的幾塊錢。而對於中產階層來說,財富損失70萬可能就會對生活帶來巨大打擊。

新中產雖然貴為金領,但也是工薪階層。他們的房子、車子以及孩子教育、老人贍養等各項硬性消費流出都有賴於穩定的高收入,一旦收入出現波動,而支出並不會減少,那麼財務危機就會出現。

近日,網絡上流傳的一篇文章分析了哪個階層在這次疫情中可能受影響最大,其推斷結論是中產階層。他們有房有車有貸款,疫情全球蔓延、失業率增高等原因會加劇生存壓力,致使這部分人在理財上“被迫長大”,消費變得謹慎。未來一到三年,該年齡段的消費復甦會比較緩慢。

其實,受疫情影響,一些企業經營情況不穩定,或許會出現裁員、降薪的狀況。而新中產很多都是企業中高層管理者,企業不穩定時,他們很容易被波及。可以預見,本次疫情對他們的影響將出現長時間的遞延效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