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失前蹄”戰法,把握見底反轉信號,簡單實用

  這個戰法形態的出現是股價見底反轉的信號,核心就是要找到個股超跌反彈之後的時機。大家都知道個股沒有隻跌不漲的行情,而我們要找到個股最後一跌,而往往是最後一跌,卻是恐懼,其機構就是利用這種破位下跌的恐懼而收集便宜籌碼。

  一、馬失前蹄戰法特徵

  當股價經過一波下跌之後,這時候突然跳空低開,給人一種破位下行,繼續下跌的感覺,其實這並不是壞的信號,而是股價見底的標誌,是股價拉昇前的最後一跌。我們把這根跳空低開的陰線或陽線稱之為馬失前蹄。

  二、馬失前蹄戰法形成機理

  股價經過一段時間下跌之後,其中的獲利盤已被驅逐乾淨,這時候套牢盤已被死死鎖住,莊家為了製造恐慌氣氛,在拉昇之前,刻意將股價低開低走,給人一種加速下跌的假象,誘使場內籌碼恐慌出局,而自己再乘機撿一些廉價籌碼,一般情況下,股價第二天就會止跌企穩,出現反轉行情,轉為上漲行情。

  三、案例解讀

  下面我們用四個具體的案例為大家來展示這個戰法的操作細節:

  案例一:

“馬失前蹄”戰法,把握見底反轉信號,簡單實用

  在上文中我們重點和大家用文字來闡述了馬失前蹄戰法的形成原理以及形態特點,很多朋友並沒有直觀映像,現在我們就用這隻個股作為第一個具體案例為大家來展示這個案例特點。從圖中我們可以明顯看到指數前期都是處於下跌行情中,並且已經走成明顯的破位下跌,一般朋友看到這種走勢必然不會去考慮介入。但是我們都知道無論是大盤還是個股都沒有隻跌不漲,因此跌到一定程度必然就會存在反彈行情,而莊家就是藉機乘火打劫,用破位下跌方式來打垮前期的進場者,將這些浮籌洗出之後,主力就可以在下方接到低價籌碼,而籌碼收集足夠後,自然就會出現拉昇行情。

  案例二:

“馬失前蹄”戰法,把握見底反轉信號,簡單實用

  很多朋友通過案例一的演示對於馬失前蹄戰法有一個直觀的認識,同時就會產生一個疑問,在案例一中這個反轉點是一個陽線,是否表明這個戰法中就是以陽線為反轉點,陰線就不行嗎?

  其實如果是細心的朋友就可以發現雖然在案例一中A點呈現的是一根紅色小陽線K線,但是實際上與前一天收盤價相比,它其實是一根假陽真陰線。

  那我們來看看是否一根真陰線就不符合戰法的要求嗎?在這裡我們解決這個問題就要用到這個案例,從圖中我們可以很直觀的看到這裡的A點就是一根貨真價實的陰線,在跳空低開低走後,第二天指數就開始的一輪反彈行情,這就說明馬失前蹄戰法中這根跳空低開的K線和陰陽無關。

  案例三:

“馬失前蹄”戰法,把握見底反轉信號,簡單實用

  在上面兩個案例中我們重點提示了戰法形態特徵中的K線陰陽問題,現在我們就來看看量能方面有哪些需要注意呢?

  從圖中我們看到同樣是下跌行情,同樣也是跳空低開,為什麼案例一和案例二中個股行情後期走勢就是出現不錯的上漲,而在這個案例中個股後期反而是出現繼續下跌行情呢?

  原因就在於下方的量能問題,我們看到上面兩個案例中下跌行情中,下方的量能都已經明顯縮量行情,而案例三中個股股價雖然是出現回落,但是下方的量能明顯沒有出現縮量,這並不是見底信號。

  我們常說置之死地而後生,但是這支個股並沒有出現無人問津的走勢,這時候莊家就不會去拉昇,反而會繼續洗盤,等到下方成交量萎縮,把浮籌都洗淨後才會拉昇,畢竟主力也不想為其他人去抬轎子。

  案例四:

“馬失前蹄”戰法,把握見底反轉信號,簡單實用

  上面三個案例都是講的馬失前蹄戰法的注意事項,那麼最後一個案例我們就重點講解這個戰法實戰操作要點。

  我們看到指數在下跌中下方的量能是出現明顯萎縮行情,這是符合我們戰法要求,這時候就要重點關注這個最後一跌到底會在哪些出現,我們看到當個股運行到A點時候已經創出了近期的最低點,但是我們並不知道這個最低點是否真的構成個股見底的最低點。我們看到第二天B點開盤價是在A點的最低點上方,並且出現不斷上漲行情,這時候就表示個股開始值得我們關注,當指數站穩到A點最高點上方,並且下方量能出現放量,這時候就是我們可以建倉時機,第三天如果指數站穩在B點收盤價上方,那麼可以再加倉一成。但如果第三天開盤是在B點下方,那麼我們關注的就是B點的最低點能否站穩,站穩可以繼續加倉一成,如果有效跌穿就表明操作失敗,就及時離場。

  四、要點總結

  1、股價必須是經過一段時間的下跌行情,同時下方的量能是呈現明顯縮量行情。

  2、這個跳空低開的K線既可以是陽線,也可以是陰線,並沒有太大的區別。

  3、戰法實操過程中重點關注這個跳空低開的K線的最低點以及最高點位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