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如何“兜底保障”困難群眾?最新措施來了

猛獁新聞·東方今報首席記者 夏萍/文圖

疫情期間“宅家”是全民行動,但部分群眾面臨的突發性、緊迫性、臨時性生活困難又該如何保障呢?3月13日,記者從當天下午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河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專題第二十九場新聞發佈會上獲悉,省疫情防控指揮部下發了《關於進一步做好疫情防控期間困難群眾兜底保障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各地各單位切實解決好特殊困難人員基本照料服務需求,做好兜底保障工作。

疫情防控如何“兜底保障”困難群眾?最新措施來了

通知明確要求,一要堅持應保盡保。及時足額髮放低保金、特困供養金、孤兒基本生活費,以及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切實保障好睏難群眾生活。加強溝通協調,全面掌握社會救助對象確診情況等資料,將符合條件的因疫情導致生活困難的家庭或個人納入兜底保障範圍,重點關注轄區內感染人員生活困難,實現應保盡保。

二要提高工作效率。對新申請的社會救助對象,按規定及時公佈經辦結果,接受社會監督。優化簡化審核審批程序,加快辦理和資金髮放速度,確保困難群眾求助有門、受助及時。疫情防控期間,全省暫停開展低保對象退出工作。

三要加大臨時救助力度。對基本生活出現嚴重困難的,進行臨時救助、直接救助和先行救助。疫情防控期間,適當提高臨時救助額度,對因患新冠肺炎造成重大生活困難的,採取一事一議方式救助。適當放寬戶籍地申請限制,對因探親、旅遊、務工等原因在非戶籍地患新冠肺炎導致基本生活出現嚴重困難的流動人口,由急難發生地鄉鎮(街道)或縣級民政部門直接實施臨時救助。

四要保障基本生活。市縣要大力盤活財政存量資金,加大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資金投入,加快資金撥付進度,切實保障疫情防控期間困難群眾基本生活。

五要強化責任落實。各地要嚴肅工作紀律,落實屬地責任,保障好特殊困難人員基本照料服務需求,紮實抓好重點單位、重點場所、重點人群的疫情防控和困難群眾兜底保障工作。省有關部門要適時開展調研監督檢查,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嚴肅查處各類違法亂紀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