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白茶裡的牡丹王和白牡丹,該如何正確分辨,掌握這四點技巧


春白茶裡的牡丹王和白牡丹,該如何正確分辨,掌握這四點技巧

《1》

街道上的梧桐樹,發出了嫩綠的新葉。

慢慢的走在它的樹枝下,神清氣爽,有春風拂面的輕鬆感。

過去的古籍裡記載,梧桐為樹中之王。

相傳,梧桐是靈樹,能夠知時知令。

《詩經》中寫:“鳳凰鳴矣,於彼高崗。梧桐生矣,於彼朝陽。”

鳳與凰和鳴時,歌聲飄飛山崗。

春白茶裡的牡丹王和白牡丹,該如何正確分辨,掌握這四點技巧

於是,身披燦爛朝陽的梧桐樹,新葉瘋長。

鳳凰,屬於傳說裡的百鳥之王。

鳳凰擇木而棲,非梧桐不止。

故而,古代有“栽桐引鳳”之說。

樹木裡,梧桐為王。

而白茶的白牡丹裡,有牡丹王的存在。

究竟這有著霸氣稱謂的牡丹王,和普通的白牡丹有何分別呢?

春白茶裡的牡丹王和白牡丹,該如何正確分辨,掌握這四點技巧

《2》

第一,外形不同。

牡丹王,它是一個民間的稱謂。

簡單的理解,即是指白牡丹裡的王者。

它的標準官方稱謂,叫做特級白牡丹。

作為白牡丹界的佼佼者,牡丹王的生長時間與白毫銀針是相近的。

每年春茶季的時候,牡丹王的開採緊跟在白毫銀針後,或者與後期針交替採摘。

這樣的生長背景,決定了牡丹王和白毫銀針擁有不少相近處。

白毫銀針,作為白茶的茶王,標準長相是一旗一槍。

槍是5-7層白毫厚度的芽頭,旗是沒展開的小葉殼,似劍鞘那般,護著槍。

而牡丹王的長相,同樣是芽頭粗而壯,白毫豐富。

春白茶裡的牡丹王和白牡丹,該如何正確分辨,掌握這四點技巧

只不過,和銀針相比,它的“旗”長大了,長寬了,變成了真正意義上的葉片。

於是,大致的看上去,那一兩片極窄小的,葉背白毫密佈的獼猴桃綠葉子,託著中間的是飽滿芽頭,神采飛揚。

而普通的白牡丹,家族龐大。

白茶牡丹裡,除了牡丹王之外,分類眾多。

按國家標準分,有一級白牡丹、二級白牡丹、三級白牡丹。

從長相上,普通牡丹更符合白牡丹界的“大眾臉”,一芽一、二葉,連梗。

並且,依據等級遞進的區分,由高到低,茶梗愈長,愈明顯。

而牡丹王,與生俱來擁有貴氣,它是沒有梗的。

或者說因為梗極細極短極嫩,幾乎可忽略不計。

梗的有無、芽頭的粗壯程度等,是普通白牡丹和牡丹王,在外形上的主要區別。

春白茶裡的牡丹王和白牡丹,該如何正確分辨,掌握這四點技巧

《3》

第二,香氣不同。

白牡丹,是以花香顯著的茶。

喝過的白牡丹數量越多,其中的好茶領略越多,那麼整個人自然能深刻領會:

那類或濃或淡,或清或鬱的花香,究竟是有多迷人!

能夠將人燻得昏昏然,不知今夕是何年。

在沒有細作分辨時,不少茶友會覺得,白牡丹的香氣都差不多。

最最主要的香氣,是花香+草藥香。

嗯,常見的白牡丹花香,有雅緻的蘭花香、清甜的桂花香、甜蜜蜜的槐花香、淡雅的茉莉、端莊的晚香玉、以及馥郁至極的梔子花香。

總而之,花香多變,香氣層次豐富迷人。

春白茶裡的牡丹王和白牡丹,該如何正確分辨,掌握這四點技巧

而白牡丹裡的草藥香,常常是鴛鴦藤、艾草、淡竹葉、幹荷葉、箬竹葉等清芬寧神的香氣。

其實,一旦在喝茶時,仔細的聞過白茶的香氣變化後。

就能夠知道,不同等級的白牡丹,香氣差別極大。

牡丹王的香氣,主調是毫香。副調是花香。尾調是箬竹葉香。

上文介紹了,牡丹王的外觀,接近於白毫銀針。

芽頭肥壯,白毫豐富。

於是在牡丹王的香氣呈現上,毫香佔據了極大的比重。

甚至於,遠超過了花香的風頭。

從牡丹王的茶香特徵上可以知道,並非所有的白茶白牡丹,香氣王牌都是花香!

悠揚的,乾爽的,持久的毫香,才是牡丹王的茶香特色!

而普通級別的白牡丹,大部分以花香著稱。

並且,馥郁的花香表現強勁,像大觀園的蘅蕪苑,種滿了不知名的香花異草。

清香雅麗的花香們合在一處,形成了迷人的香氛。

隨著白牡丹的等級越往下,尾調上的草藥香更明顯。

特別是位於白牡丹和春壽眉交界處的那一批茶,由於芽頭瘦了,葉片展了,茶梗長了。

整體的外觀看起來,與春壽眉十分相近。(如何區分真正的白牡丹和春壽眉,另有文章細述。)

於是,這部分採摘時間靠後的白牡丹,茶香上的草藥香比重更多。

清麗淡雅的草木、草藥清芬香氣,大有與馥郁花香比肩的之勢!

春白茶裡的牡丹王和白牡丹,該如何正確分辨,掌握這四點技巧

《4》

第三:滋味不同。

牡丹王和普通白牡丹,它們的外形有差異,採摘時間分先後。

於是,它們經過沖泡後,茶湯滋味喝起來明顯的不同。

牡丹王的外觀,接近白毫銀針。

而它的滋味,同樣和銀針相似。

芽頭肥壯,葉片窄小的牡丹王,通體的白毫數量豐富。

在新茶時期,由於白毫數量多的影響,湯感是略淳和的,柔軟的。

細嘗入口,滋味感細膩。

嘴巴里像是下了一場如酥的小雨,潤潤的,香香的,很舒服。

而普通級別的白牡丹,它的香氣以花香為主,毫香在次,草藥香在尾調上。

於是,嚐起來滋味感和牡丹王大不同。

論茶湯的淳和、淳厚感,普通牡丹要略遜色於牡丹王,畢竟白毫數量級不同。

而在清冽、鮮爽、花香落水層次上,大部分的白牡丹喝起來另有風情。

這一點,主要得在平時喝茶時,切身處地的感受,才能有深刻的對比感。

要另外展開來看,又是一篇文章了。

春白茶裡的牡丹王和白牡丹,該如何正確分辨,掌握這四點技巧

《5》

第四,轉化空間不同。

白茶,是能夠長期儲存,不斷陳化的。

於是乎,白茶裡的牡丹王和普通牡丹,在後期會走向不同的轉化之路。

經過歲月的洗禮,跨過漫漫時光後,能走向不同的道理。

牡丹王,是白牡丹裡的王者。

它的外形接近於銀針,較普通牡丹而言,芽頭大,白毫多。

這些外觀特徵會決定,牡丹王在新茶期生出濃郁的毫香。

不過經過妥當的陳化後,在乾燥密封的倉儲條件下,牡丹王的老茶會擁有濃郁的稻穀香,以及幹蘆葦的香氣。

春白茶裡的牡丹王和白牡丹,該如何正確分辨,掌握這四點技巧

這是因為,伴隨著白茶的後期轉化,毫香同樣在變。

新茶期的毫香,聞起來香氣清揚。

而存成老白茶後,香氣就會變得更沉,更接近乾燥渾厚的稻穀、穀物的香氣。

而牡丹王級別的老白茶,陳化出來的茶湯質感,很有特點。

經過陳化後,湯感會變得更淳、更稠、更有溫泉湯的淳厚感。

牡丹王的老茶,滋味接近於白毫銀針的老茶。

只不過,因為內質的不同,茶湯的漿感沒有老銀針明顯,而花香的留存要更多一些。

而到了大部分的普通牡丹這,它們在存成老白茶後,醇厚感沒有牡丹王好。

不過,在歲月的陳化下,以花香顯著的白牡丹會香得更加有特色。

桂花、蘭花、梔子、晚香玉、夜來花等各種清揚的花香,慢慢變得沉。

像一束乾花,珍藏多年後,隱約的花香相伴著老植物、老葉片的氣息,一同釋放。

這種感覺,同樣很奇妙!

春白茶裡的牡丹王和白牡丹,該如何正確分辨,掌握這四點技巧

《6》

白茶的世界裡,等級區分鮮明。

白牡丹,可分為四個級別。

從特級白牡丹(牡丹王),到一級、二級、三級白牡丹,依次排列。

春茶季裡,伴隨著茶樹的自然生長。

按等級從高到低區分,白牡丹的芽頭呈現逐漸變瘦的趨勢,白毫數量漸漸遞減,而葉片卻慢慢的變大,變寬。

外形構造的不同,決定了牡丹王和白牡丹之間,註定是不同的精彩。

牡丹王,毫香濃郁,湯感更醇。

普通牡丹,花香更顯,湯水更清新。

要說到兩者之間,哪個更好喝,全憑個人喜好。

環肥燕瘦,各有風情!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cunguchen2018)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