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元素週期表 每課一練7 人教必修2

元素週期表及週期律

一、選擇題

1.下列關於元素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金屬元素與非金屬元素能形成共價化合物

B.只有在原子中,質子數才與核外電子數相等

C.目前使用的元素週期表中,最長的週期含有36種元素

D.非金屬元素形成的共價化合物中,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只能為2或8

2.下列關於元素週期表和元素週期律的說法錯誤的是 ( )

A.Li、Na、K元素的原子核外電子層數隨著核電荷數的增加而增多

B.第二週期元素從Li到F,非金屬性逐漸增強

C.因為Na比K容易失去電子,所以Na比K的還原性強

D.O與S為同主族元素,且O比S的非金屬性強

3.下列有關原子結構和元素週期律表述正確的是 ( )

①原子序數為15的元素的最高化合價為+3

②ⅦA族元素是同週期中非金屬性最強的元素

③第二週期ⅣA族元素的原子核電荷數和中子數一定為6

④原子序數為12的元素位於元素週期表的第三週期ⅡA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A、B、C、D四種非金屬元素(除H外),A、B在反應中各結合1個電子,形成穩定結構,放出的能量B>A;原子序數D>C,其穩定結構的核外電子數相等,則四種元素的非金屬性由強到弱的排列順序正確的是( )

A.A、B、C、D B.B、A、C、D C.A、B、D、C D.B、A、D、C

5.X可以從鹽溶液中置換出單質Y,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X一定是比Y活潑的金屬

B.X一定是排在金屬活動性順序表中氫前面的金屬

C.X是金屬時,Y可能是金屬也可能是非金屬

D.X是金屬時,Y一定是金屬;X是非金屬時,Y一定是非金屬

6.第四周期某主族元素的原子,它的最外電子層上有兩個電子,下列關於此元素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原子半徑比鉀的原子半徑大 B.氯化物難溶於水

C.原子半徑比鎂的原子半徑小 D.碳酸鹽難溶於水

7.下列關於元素週期表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元素週期表有7個主族,7個副族,1個0族,1個Ⅷ族,共16縱行

B.元素週期表中從ⅢB族到ⅡB族10個縱行的元素都是金屬元素

C.除短週期外,其它週期均為18種元素

D.週期表中所有元素都是從自然界中發現的

8.下列有關原子結構和元素週期律的表述正確的是( )

①原子序數為15的元素的最高化合價為+5

②ⅦA族元素是非金屬性最強的元素

③第三週期ⅦA族元素的原子核電荷數和中子數不一定都為17

④原子序數為14的元素位於元素週期表的第三週期ⅥA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最外層有2個電子的原子都是金屬原子

B.原子最外層電子數相同的不同元素,其單質的化學性質一定相似

C.非金屬元素呈現的最高化合價不超過該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

D.溴元素位於週期表的第7縱行

10.門捷列夫在描述元素週期表時,許多元素尚未發現,但他為第四周期的三種元素留下了

空位,並對它們的一些性質做了預測,X是其中的一種“類硅”元素,後來被德國化學家文克

勒發現,並證實門捷列夫當時的預測相當準確。根據元素週期律,下列有關X性質的描述

中錯誤的是: ( )

A.X單質不易與水反應 B.XO2可被碳或氫還原為X

C.XCl4的沸點比SiCl4的高 D.XH4的穩定性比SiH4的高

11.元素在周圍表中的位置,反映素的原子結構和性質,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同一元素不可能既表現金屬性,又表現非金屬性

B.第三週期元素的最高正化合價等於它所處的主族序數

C.短週期和的元素,最外層電子數,化學性質完全相同

D.同一主族的原子,最外層的化學原子相同

12.同一短週期的元素W、X、Y、Z的原子序數依次增加,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單質的化學活潑性:W

C.單質的氧化能力:W

1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SiH4比CH4穩定 B.O2-半徑比F-的小

C.Na和Cs屬於第ⅠA族元素,Cs失電子能力比Na的強

D.P和As屬於第ⅤA族元素,H3PO4酸性比H3AsO4的弱

14.已知鈹(Be)的原子序數為4。下列對鈹及其化合物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

A.鈹的原子半徑大於硼的原子半徑

B.氯化鈹分子中鈹的最外層電子數是8

C.氫氧化鈹鹼性比氫氧化鈣的弱

D.單質鈹跟冷水反應產生氫氣

15.甲、乙、丙為二、三週期的元素,原子序數依次增大,甲和乙同週期,甲和丙同主族,甲、乙原子序數之和與丙的原子序數相等,甲、丙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之和與乙原子的電子總數相等。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乙是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B.丙的氫化物比甲的氫化物熱穩定性強

C.乙與丙形成的化合物可製作光導纖維

D.甲、乙兩種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一定含有共價鍵

16.A、B、C三種元素具有相同的電子層數,它們相同物質的量的原子獲得相同物質的量

的電子時釋放出的能量是A>C>B,則它們的原子序數大小順序是 ( )

A.B>C>A B.B>A>C

C.A>B>C D.A>C>B

17.短週期元素X、Y、Z的原子序數依次遞增,其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之和為13。X與Y、

Z位於相鄰週期,Z原子最外層電子數是X原子內層電子數的3倍或者Y原子最外層電子

數的3倍。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X的氫化物溶於水顯酸性

B.Y的氧化物是離子化合物

C.Z的氫化物的水溶液在空氣中存放不易變質

D.X和Z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都是弱酸

18.釹(Nd)的化合物可用來製造超導材料,科學家在提取Nd的實驗中發現不同海域的海水中和的含量差異很明顯.下列有關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原子核內有60個質子,原子核外有143個電子圍繞原子核高速運動

B.比少1個質子

C.和的質量數與中子數均不相同

D.Nd位於元素週期表中第1 A族

19.X、Y、Z是3種短週期元素,其中X、Y位於同一主族,Y、Z處於同一週期。X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是其電子層數的3倍。Z原子的核外電子數比Y原子少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元素非金屬性由弱到強的順序為Z<Y<X

B.Y元素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化學式可表示為H3YO4

C.3種元素的氣態氫化物中,Z的氣態氫化物最穩定

D.原子半徑由大到小的順序為Z>Y>X

20.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IA族元素的金屬性比IIA族元素的金屬性強

B.VIA族元素的氫化物中,穩定性最好的其沸點也最高

C.同週期非金屬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的酸性從左到右依次增加

D.第三週期元素的離子半徑從左到右逐漸減小

21.有X、Y兩種元素,原子序數≤20,X的原子半徑小於Y,且X、Y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相同(選項中m、n均為正整數)。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若X(OH)n為強鹼,則Y(OH)n也一定為強鹼

B.若HnXOm為強酸,則X的氫化物溶於水一定顯酸性

C.若X元素形成的單質是X2,則Y元素形成的單質一定是Y2

D.若Y的最高正價為+m,則X的最高正價一定為+m

22.已知短週期元素的離子aA2+, bB+, cC3-, dD-都具有相同的電子層結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原子半徑A>B>D>C

B.原子序數d>c>b>a

C.離子半徑 C>D>B>A

D.單質的還原性A>B>D>C

23.下列排列順序正確的是 ( )

①熱穩定性:H2O>HF>H2S ②原子半徑:Na>Mg>O

③酸性:H3PO4>H2SO4>HClO4 ④結合質子能力:OH->CH3COO->Cl-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24.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

A.16 8O2和18 8O2互為同位素,性質相似

B.常溫下,pH=1的水溶液中Na+、NO3-、HCO3-、Fe2+可以大量共存

C.明礬和漂白粉常用於自來水的淨化和殺菌消毒,兩者的作用原理相同

D.C(石墨,s)=C(金剛石,s) △H>0,所以石墨比金剛石穩定

25.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

A.13C和14C屬於同一種元素,它們互為同位素

B.1H和2H是不同的核素,它們的質子數相等

C.14C和14N的質量數相等,它們的中子數不等

D.6Li和7Li的電子數相等,中子數也相等

26.鉍(Bi)在醫藥方面有重要應用。下列關於Bi和Bi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Bi和Bi都含有83箇中子

B.Bi和Bi互為同位素

C.Bi和Bi的核外電子數不同

D.Bi和Bi分別含有126和127個質子

27.32S與33S互為同位素,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32S與33S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均為2

B.32S與33S具有相同的中子數

C.32S與33S具有不同的電子數

D.32S與33S具有相同的質子數

28.2007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Gerhard Ertl對金屬Pt表面催化CO氧化反應的模型進行了深

入研究。下列關於Pt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Pt和Pt的質子數相同,互稱為同位素

B.Pt和Pt的中子數相同,互稱為同位素

C.Pt和Pt的核外電子數相同,是同一種核素

D.Pt和Pt的質量數不同,不能互稱為同位素

29.我國稀土資源豐富。下列有關稀土元素與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與互為同位素

B.與的質量數相同

C.與是同一種核素

D.與的核外電子數和中子數均為62

30.素X、Y、Z原子序數之和為36,X、Y在同一週期,X+與Z2-具有相同的核外電子層

結構。下列推測不正確的是 ( )

A.同週期元素中X的金屬性最強

B.原子半徑X>Y,離子半徑X+>Z2-

C.同族元素中Z的氫化物穩定性最高

D.同週期元素中Y的最高價含氧酸的酸性最強

31.元素X、Y和Z可結合形成化合物XYZ3;X、Y和Z的原子序數之和為26;Y和Z在

同一週期。下列有關推測正確的是 ( )

A.XYZ3是一種可溶於水的酸,且X與Y可形成共價化合物XY

B.XYZ3是一種微溶於水的鹽,且X與Z可形成離子化合物XZ

C.XYZ3是一種易溶於水的鹽,且Y與Z可形成離子化合物YZ

D.XYZ3是一種離子化合物,且Y與Z可形成離子化合物YZ3

32.x 、 y為兩種元素的原子,x的陰離子與y的陽離子具有相同的電子層結構,由此可知 ( )

A. x的原子半徑大於y的原子半徑。 B. x的電負性大於y的電負性。

C. x 的氧化性大於y的氧化性。 D. x的第一電離能大於y 的第一電離能。

33.某元素的電離能(電子伏特)如下:

I1

I2

I3

I4

I5

I6

I7

14.5

29.6

47.4

77.5

97.9

551.9

666.8

此元素位於元素週期表的族數是 ( )

A. IA B. ⅡA C. ⅢA D、ⅣA E、ⅥA F、ⅤA G、 ⅦA

34.應用元素週期律的有關知識,可以預測我們不知道的一些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質。下列

預測中不正確的是 ( )

①Be的氧化物的水化物可能具有兩性,②Tl能與鹽酸和NaOH溶液作用均產生氫氣,③At單質為有色固體,AgAt不溶於水也不溶於稀硝酸,④Li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產物是Li2O2,其溶液是一種強鹼,⑤SrSO4是難溶於水的白色固體,⑥H2Se是無色,有毒,比H2S穩定的氣體

A.①②③④ B.②④⑥ C.①③⑤ D.②④⑤

35.順式Pt(NH3)2Cl2(式量為300)是臨床廣泛使用的抗腫瘤藥物。下列有關該物質的

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由4種元素組成

B.含有NH3分子

C.Pt的化合價為+4

D.Pt元素的質量百分含量為65%

36.根據表1信息,判斷以下敘述正確的是 ( )

表1 部分短週期元素的原子半徑及主要化合價

元素代號

L

M

Q

R

T

原子半徑/nm

0.160

0.143

0.112

0.104

0.066

主要化合價

+2

+3

+2

+6、—2

—2

A.氫化物的沸點為H2T

B.單質與稀鹽酸反應的速率為L

C.M與T形成的化合物具有兩性

D.L2+與R2-的核外電子數相等

37.右表為元素週期表短週期的一部分.下列有關W、X、Y、Z四種元素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YO2能使紫色石蕊試液先變紅後褪色

B.將W的氧化物溶於水可得W的含氧酸

C.X的氫化物沸點比W的氫化物的沸點高

D.Y的陰離子電子層結構與Z原子的相同

38.右圖是元素週期表的一部分,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元素①位於第二週期第ⅣA族

B.氣態氫化物的穩定性:④>②

C.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酸性:⑤>④

D.元素的最高正化合價:③=⑤

39.元素週期表的第7週期稱為不完全週期,若將來發現的元素把第7週期全排滿,則下列推論錯誤的可能性最大的是( )

A.該週期有32種元素 B.該週期的元素,原子序數最大為118

C.該週期的ⅦA族元素是金屬元素 D.該週期的ⅢA族元素的氫氧化物具有兩性

40.下列事實能判斷金屬元素甲的金屬性一定比乙的金屬性強的有( )

①甲單質能與乙的鹽溶液反應 ②甲、乙兩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相同,且甲的原子半徑小於乙的原子半徑 ③甲、乙兩短週期元素原子的電子層數相同,且甲的原子序數小於乙的原子序數 ④兩單質分別與氯氣反應時生成的陽離子,甲失去的電子數比乙失去的電子數多

A.全部可以 B.僅②不可以 C.僅②④不可以 D.僅③可以

41.下表是元素週期表的一部分,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

I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2


c

d

3

a

b


e

f

A.e的氫化物比d的氫化物穩定

B.a、b、e三種元素的原子半徑:e>b>a

C.六種元素中,c元素單質的化學性質最活潑

D.c、e、f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的酸性依次增強

42.W、X、Y、Z為原子序數依次增大的同週期的短週期元素。已知W、Y、Z三種原子的最外層共有11個電子,且這三種元素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之間兩兩皆能反應,均生成鹽

和水。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W、Y、Z三種元素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可能有兩種是強鹼、一種是強酸

B.Z元素在第三週期第VIA族

C.W、Y、Z三種元素有兩種是金屬、一種是非金屬

D.W、X、Y三種元素的單質熔、沸點依次降低

43.在短週期同週期的X、Y、Z三種元素,已知它們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是HXO4、H2YO4、H3ZO4,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含氧酸的酸性:H3ZO4>H2YO4>HXO4

B.非金屬性:X>Y>Z

C.氣態氫化物的穩定性按X、Y、Z順序由弱到強

D.X、Y、Z三種元素分別是Cl、S、Si

44.甲、乙兩種非金屬,已知:①甲比乙容易與H2化合;②甲原子能與乙陰離子發生氧化還原反應;③甲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酸性比乙的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酸性強;④與某金屬反應時甲原子得電子數目比乙的多;⑤甲的單質熔、沸點比乙的低。能說明甲比乙的非金屬性的強的是(  )

A.只有④   B.只有⑤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⑤

45.A、B、C、D、E均為短週期元素。A、B、C位於同一週期相鄰位置,它們分別與D形成的分子中都有10個電子,且A和C的原子序數之比為3:4。E原子從內到外各電子層的電子數之比為1:4:1。則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由A和C形成的一種化合物能與E的單質在一定條件下發生置換反應

B.由A,C原子和B、D原子分別構成的分子電子數相等

C.B、D兩種單質相互化合的反應是不可逆反應

D.由A、B、C、D四種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不屬於無機鹽

46.X、Y是元素週期表ⅦA族中的兩種元素。下列敘述能說明X的非金屬性比Y強的是( )

A.X原子的電子層數比Y原子的電子層數多

B.Y的單質能將X從NaX的溶液中置換出來

C.X的單質比Y的單質更容易與氫氣反應

D.同濃度下X的氫化物水溶液比Y的氫化物水溶液的酸性強

47.短週期元素M與N的離子M2+與N3-具有相同的電子層結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M2+的離子半徑比N3-小 B.M的原子序數比N小

C.M與N原子的電子層數相同 D.M與N的最外層電子數相同

48.根據表1信息,判斷以下敘述正確的是( )

表1 部分短週期元素的原子半徑及主要化合價

元素代號

L

M

Q

R

T

原子半徑/nm

0.160

0.143

0.112

0.104

0.066

主要化合價

+2

+3

+2

+6、—2

—2

A.氫化物的沸點為H2T

C.M與T形成的化合物具有兩性 D.L2+與R2-的核外電子數相等

49.短週期的三種元素分別為X、Y和Z,已知X元素的原子最外層只有一個電子,Y元素原子的M電子層上的電子數是它的K層和L層電子總數的一半,Z元素原子的L電子層上的電子數比Y元素原子的L電子層上的電子數少2個。則這三種元素所組成的化合物的分子式不可能是( )

A.X2YZ4 B.XYZ3 C.X3YZ4 D.X4Y2Z7

50.現有下列短週期元素性質的數據:

元素編號

元素性質

原子半徑

0.74

1.60

1.52

1.10

0.99

1.86

0.75

0.82

最高化合價


+2

+1

+5

+7

+1

+5

+3

最低化合物

-2


-3

-1

-3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元素原子序數④大於⑦ B.②、③號元素處於同一週期

C.⑤號元素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最強 D.⑧號元素是金屬元素

51.X、Y、Z、W、R是5種短週期元素,其原子序數依次增大。X是週期表中原子半徑最

小的元素,Y原子最外層電子數是次外層電子數的3倍,Z、W、R處於同一週期,R與Y

處於同一族,Z、W原子的核外電子數之和與Y、R原子的核外電子數之和相等。下列說法

正確的是 ( )

A.元素Y、Z、W具有相同電子層結構的離子,其半徑依次增大

B.元素X不能與元素Y形成化合物X2Y2

C.元素Y、R分別與元素X形成的化合物的熱穩定性:XmY>XmR

D.元素W、R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都是強酸

二、填空題

52.根據元素週期表1—20號元素的性質和遞變規律,回答下列問題。

(1)屬於金屬元素的有________種,金屬性最強的元素與氧反應生成的化合物有___________(填兩種化合物的化學式)。

(2)屬於稀有氣體的是___________(填元素符號,下同);

(3)形成化合物種類最多的兩種元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三週期中,原子半徑最大的是(稀有氣體除外)______________;

(5)推測Si、N最簡單氫化物的穩定性_________大於_________(填化學式)。

53.W、X、Y、Z是原子序數依次增大的同一短同期元素,W、X是金屬元素,Y、Z是非金屬元素。

(1)W、X各自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可以反應生鹽和水,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

(2)W與Y 可形成化合物W2Y,該化合物的電子式為 。

(3)X的硝酸鹽水溶 液顯 性,用離子方程式解釋原因 。

(4)Y的低價氧化物通入Z單質的水溶液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5)比較Y、Z氣態氫化物的穩 定性: > (用分子式表示)。

(6)W、X、Y、Z四種元素簡單離子的離子半徑由大到小的順序是: > > > 。

(7)Z的最高價氧化物為無色液體,0.25 mol該物質與一定量水混合得到一種稀溶液,並放出QkJ的熱量。寫出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 。

54.通常狀況下,X、Y和Z是三種氣態單質。X的組成元素是第三週期原子半徑最小的元素(稀有氣體元素除外);Y和Z均由元素R組成,反應Y+2I-+2H+ I2+Z+H2O常作為Y的鑑定反應。

⑴Y與Z的關係是(選填字母) 。

a.同位素 b.同系物 c.同素異形體 d.同分異構體

⑵將Y和二氧化硫分別通入品紅溶液,都能使品紅褪色。簡述用褪色的溶液區別二者的實驗方法 。

⑶舉出實例說明X的氧化性比硫單質的氧化性強(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⑷氣體(CN)2與X化學性質相似,也能與H2反應生成HCN(其水溶液是一種酸)。

①HCN分子中含有4個共價鍵,其結構式是 。

②KCN溶液顯鹼性,原因是(用離子方程式表示) 。

⑸加熱條件下,足量的Z與某金屬M的鹽MCR3(C為碳元素)完全反應生成CR2和MmRn(m、n均為正整數)。若CR2質量為w1g,MmRn質量為w2g,M的相對原子質量為a,則MmRn中

m:n= (用含w1、w2和a的代數式表示)。

55.X、Y、Z、W、M五種元素中有四種短週期主族元素。

①四種短週期元素中有兩種元素在同一主族;

②X的核電荷數比Y少2個;

③五種元素中M的原子序數最小,且核外電子層數和其他元素核外電子層數都不同;

④五種元素中有兩種元素可以形成AB型、A2B3型、A3B4型等多種化合物;

⑤X和Y可以形成XY、XY2等化合物;

⑥Z和W可以形成WZ、WZ2等化合物;

請回答:

⑴ ④中AB型、A2B3型、A3B4型化合物的化學式分別是 、 、 。

⑵甲、乙、丙三種常見的可燃氣體是由這五種元素中的一種或多種元素組成的。甲、乙、丙燃燒時都發生藍色或淡藍色火焰。甲、乙、丙的化學式是 、 、 。

⑶很多反應都可以生成M單質,請寫出兩個生成M單質反應的化學方程式(要求:參加反應的物質由五種元素中的一種或多種元素組成,反應條件不同於實驗室製取M單質的反應條件): 、 。

⑷已知WZ2可以在高溫條件下和空氣中的氧氣反應,1mol WZ2充分反應,放出853kJ的熱量,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為 。

56.下表為元素週期表的一部分,請回答有關問題:

IA

IIA

IIIA

IVA

VA

VIA

VIIA

0

2


3

4


(1)⑤和⑧的元素符號是 和 ;

(2)表中最活潑的金屬是 ,非金屬最強的元素是 ;

(填寫元素符號)

(3)表中能形成兩性氫氧化物的元素是 ,分別寫出該元素的氫氧化物與⑥、⑨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

(4)請設計一個實驗方案,比較⑦、⑩單質氧化性的強弱:

57.根據元素週期表1~20號元素的性質和遞變規律,回答下列問題。

(1)屬於金屬元素的有________種,金屬性最強的元素與氧反應生成的化合物有___________(填兩種化合物的化學式)。

(2)屬於稀有氣體的是___________(填元素符號,下同)。

(3)形成化合物種類最多的兩種元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三週期中,原子半徑最大的是(稀有氣體除外)______________。

(5)推測Si、N最簡單氫化物的穩定性_________大於_________(填化學式)。

58.短週期元素Q、R、T、W在元素週期表中的位置如右圖所示,期中T所處的週期序數與主族序數相等,請回答下列問題:

(1)T的原子結構示意圖為 。

(2)元素的非金屬性為(原子的得電子能力):Q W(填“強於”或“弱於”)。

(3)W的單質與其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濃溶液共熱能發生反應,生成兩種物質,其中一種是氣體,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4)原子序數比R多1的元素是一種氫化物能分解為它的另一種氫化物,此分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

(5)R有多種氧化物,其中甲的相對分子質量最小。在一定條件下,2L的甲氣體與0.5L的氯氣相混合,若該混合氣體被足量的NaOH溶液完全吸收後沒有氣體殘留,所生成的R的含氧酸鹽的化學式是 。

(6)在298K下,Q、T的單質各1mol完全燃燒,分別放出熱量akJ和bkJ。又知一定條件下,T的單質能將Q從它的最高價氧化物中置換出來,若此置換反應生成3molQ的單質,則該反應在298K下的= (注:題中所設單質均為最穩定單質)。


59.下表為元素週期表的一部分,請參照元素①-⑧在表中的位置,用化學用語回答下列問題:

週期

IA

0

1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2



3


(1)④、⑤、⑥的原子半徑由大到小的順序為 。

(2)②、③、⑦的最高價含氧酸的酸性由強到弱的順序是 。

(3)①、④、⑤、⑧中的某些元素可形成既含離子鍵又含極性共價鍵的化合物,寫出其中一種化合物的電子式: 。

(4)由表中兩種元素的原子按1︰1組成的常見液態化合物的稀液易被催化分解,可使用的催化劑為(填序號) _。

a.MnO2 b.FeCl3 c.Na2SO3 d.KMnO4

(5)由表中元素形成的常見物質X、Y、Z、M、N可發生以下反應:

X溶液與Y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N→⑥的單質的化學方程式為 。

常溫下,為使0.1 mol/L M 溶液中由M電離的陰、陽離子濃度相等,應向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Y溶液至 。


參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A中只有活潑金屬和活潑非金屬元素之間形成離子鍵,形成化合物屬於離子化合物,但像鋁元素和氯元素等不活潑的金屬和不活潑的非金屬元素之間形成的則是共價鍵,正確;B中分子等呈現電中性的微粒中質子數和核外電子數也相等,錯誤;C中目前使用的元素週期表,最長的週期是第6週期,含有32種元素,錯誤;D中非金屬形成的化合物種類繁多,像一氧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硫等均不符合2或8電子結構,錯誤。

2.答案:C

解析:Li、Na、K元素處於同一主族,原子核外電子層數隨著核電荷數的增加而增多,金屬

性逐漸增強,故A選項正確、C選項錯誤;同於週期從左到右金屬性逐漸減弱,非金屬性

逐漸增強,因此第二週期元素從Li到F,非金屬性逐漸增強,正確;O與S為同主族元素,

且S的核電荷數大於O,因此O的非金屬性比S強,正確。

3.答案: C

解析: ① 原子序數為15的元素P位於VA族,最高化合價為+5;

② ⅦA族元素是同週期中非金屬性最強的元素,IA族元素是同週期中金屬性最強

的元素;

③ 第二週期ⅣA族元素為C,原子核電荷數和質子數一定為6,但中子數不一定

為6,不同中子數的原子稱為同位素。

④原子序數為12的元素是Mg,位於元素週期表的第三週期ⅡA族,正確

4.答案:D

解析:A、B在反應中各得1個電子形成穩定結構,說明它們是鹵素;放出的能量B>A,說明B的非金屬性強於A;C、D穩定結構的核外電子數相等,說明二者處於同一週期,原子序數D>C,則非金屬性D>C,再對照四個選項。應選D項。

5.答案:C

解析:由以下反應可以判斷A、B、D項均不正確:Cl2+2NaBr=2NaCl+Br2,Cu+2AgNO3=Cu(NO3)2+2Ag,Zn+2NaHSO4=ZnSO4+Na2SO4+H2↑,Zn+CuSO4=ZnSO4+Cu。故選C項。

6.答案:D

解析:處於第四周期的主族元素的原子,其最外電子層上有兩個電子,說明該元素是Ca,它的原子半徑比鉀的原子半徑小,但比鎂的原子半徑大;氯化鈣能溶於水,碳酸鈣難溶於水。

7.答案:B

解析:A.Ⅷ族共有3縱行,因此,元素週期表共18縱行。C.在第六、七週期出現了鑭系、錒系,因此,第六週期有32種元素,第七週期為不完全週期,可能再有新的元素被發現,據預測若填滿有32種元素。D.週期表中有些放射性元素是人造元素。

8.答案:B

解析:O元素的非金屬性比I強,也就是說ⅦA族元素的非金屬性不是都很強,故②不正確;原子序數為14的元素位於元素週期表的第三週期IA族,故④不正確。

9.答案:C

解析:He原子最外層有2個電子,是非金屬原子;He與Mg最外層電子數相同,但單質的化學性質截然不同;溴元素位於週期表的第17縱行。

10.答案:D

解析:根據元素週期律,同族元素隨著原子序數的遞增,非金屬性減弱,氣態氫化物的穩定性減弱。故D選項有明顯錯誤。其他選項可由硅的性質進行類推。

11.答案:B

解析:本題比較全面的考查了元素週期律的核心知識-“元素的結構”、“元素在週期表的位

置”、“元素的性質”三者之間的關係。週期表中位於金屬和非金屬分界線的元素既有金屬性

又有非金屬性,碳元素在遇到不同的物質反應時,既可表現為得到電子,也可能表現為失去

電子;第三週期的元素從Na到Cl從正一價到正七價符合這一說法;H元素、Li元素形成

離子後不能達到8電子穩定結構;同一主族的元素的原子,最外層電子數是相同的,但化學

性質只能是相似,如第VIIA族的所有元素最外層都為7個電子,在化學反應中常表現為得

電子,但的電子能力也是不一樣的。再比如第IA族的所有元素最外層都為1個電子,但是

H元素與Na元素性質差異很大。

12.答案:B

解析:本題中元素為同一週期,從左至右最外層電子數依次增加。而單質的活潑性分金屬與非金屬性,氧化能力隨著單質晶體形態及分子內的化學鍵不同有變化,最高化合價隨原子序數的遞增有特例(O、F無正價)。

13.答案:C

解析:選項A中C與Si屬於同主族元素,其氫化物的穩定性逐漸減弱,即CH4比SiH4穩定;選項B中O2-與F-的電子層結構相同,根據電子層相同,核電荷數小的,離子半徑大,所以O2-半徑大於F-半徑;選項C中Na與Cs同主族,隨著核電荷數的增大,原子失去電子的能力逐漸增強,即失去電子的能力:Cs>Na;選項D中根據同主族元素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的酸性逐漸減弱,鹼性逐漸增強,所以酸性:H3PO4>H3AsO4。

14.解答:A C

解析:鈹和硼在同一週期,鈹排在硼前面,半徑大,A正確;氯化鈹分子中鈹的最外層電子數應為2,B錯;鈹和鈣在同一族,鈹在上面,金屬性弱,對應氫氫化物鹼性弱,C正確;鈹和鎂在同一族,鈹在上面,金屬性弱,與冷水更難反應。

15.答案:B

解析:二、三週期中,同主族元素相差的電子數為8,且最外層電子數相等。根據題意,由“甲和乙同週期,甲和丙同主族,甲、乙原子序數之和與丙的原子序數相等”可知,乙為O;又“甲、丙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之和與乙原子的電子總數相等,且甲、乙、丙的原子序數依次增大”可知甲為C,丙為Si。

16.答案:D

解析:某元素的原子非金屬性越強,越易得到電子,得到電子後釋放的能量也多,由題中所給信息知,A、B、C是同週期元素,且非金屬性A>C>B,

17.答案:B

解析:難度,中等。此題是傳統的元素推斷題,由題意分析可知:X、Y、Z最外層電子數之和為13,13/3〉4,Z原子最外層電子數最多,又是3的整數倍。故Z最外層電子數為6,只能是S,Y與Z同週期,最外層電子數為2,故為Mg, X、Y、Z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之和為13,X內層電子數為2,由此可知X為N。

18.答案:C

解析: 的質子數、電子數為60,中子數為83,和的質子數、電子數為60,中子數為86;在週期表中位於第六週期第IIIB族。

19.答案:AD

解析:在解有關週期表的題目時,首先要確定元素在週期表中的位置,實在推不出具體的位置,推出相對位置也可以。因X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是其電子層數的3倍,所以在本題中的突破口就能推出X元素即為O,而在短週期中能與O同主族的就只有S元素,即為Y,而Z原子的核外電子數比Y原子少1,也就不難得出Z元素即為P元素,A選項中三元素非金屬性由弱到強的順序為P<S<O,S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分子式為H2YO4,三種元素的氣態氫化物中,最穩定的是H2O,而不是磷化氫;D選項中半徑大小比較是正確的,最後本題的答案為AD。

20.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元素週期律,元素性質的遞變,同一週期IA族元素的金屬性比IIA族元素的金屬性強,但不同週期不能確定;氫化物的沸點還要考慮氫鍵;同週期非金屬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的酸性從左到右依次增加;第三週期元素的陰、陽離子半徑從左到右逐漸減小,但陽離子半徑大於陰離子半徑,故選B。

21.答案:A

解析:由題目推知,X位於Y的上方,是屬於同主族元素,所以當X(OH)n為強鹼,則Y(OH)n也一定為強鹼,A正確。若X為N,則NH3顯鹼性,B不正確。若X為H,則C錯誤。若Y為Cl,則X為F,而F是通常是沒有正價。

22.答案:C

解析:短週期元素原子形成的離子都具有稀有氣體原子的結構,其中陽離子與上一週期稀有氣體原子的結構相同,陰離子與同一週期稀有氣體原子的結構相同,再根據離子所帶電荷數,可確定原子序數為a > b >d>c,B項錯誤;根據原子半徑的遞變規律知它們的原子半徑為B > A > C > D,A項錯誤;電子層結構相同的離子半徑隨核電荷數的增加而減小,C正確;A、B是金屬,A排在B的後面,B的還原性強,D錯誤。

23.答案:B

解析:①中O和F屬於同週期元素,氫化物的穩定性:HF>H2O;②中Na和Mg為第三週期元素,原子半徑:Na>Mg,而Mg比O多一個電子層,所以Mg>O;③P、S、Cl屬於同週期元素,其酸性:HClO4>H2SO4>H3PO4。

24.答案:D

解析:A選項中同位素是指中子數不同、質子數相同的不同核素(原子)的互稱,選項中給出的是分子,錯誤;B中PH=1的溶液為強酸性環境,解答時應在離子組Na+、NO3-、HCO3-、Fe2+ 中增加H+,分析可知碳酸氫根離子和氫離子不共存,在氫離子存在時硝酸根離子和亞鐵離子不能共存,錯誤;C中明礬的淨水原理是其溶於水電離產生的鋁離子水解生成氫氧化鋁能吸附水中懸浮物,而漂白粉是由其成分中的次氯酸鈣和水、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的次氯酸能殺

菌消毒,作用原理不同,錯誤;D中此反應的△H>0,說明此反應是吸熱反應,也就是金剛石的具有能量大於石墨,物質具有的能量越大,該物質越不穩定,正確。

25.答案:D

解析:同位素是指質子數相同而中子數(或質量數)不同的統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之間的稱謂,故A選項是正確的;1H和2H是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它們的質子數均為1,因此B選項正確;14C的中子數為14-6=8,而14N的中子數為14-7=7,故C選項正確;6Li和7Li互為同位素,它們的中子數不同分別為3和4,因此D選項錯誤。

26.答案:B

解析:難度,易,Bi和Bi互為同位素,質子數相同,電子數同,中子數不同。

27.答案:D

解析:32S與33S原子為同一種元素(S元素)的不同核素,因此他們的最外層電子數、核外

電子數和質子數均分別相等,分別為6、16和16;而他們的中子數和質量數不同。故正確

答案為D。

28.答案:A

解析:同位素定義:質子數相同,中子數不同的核素稱為同位素。

29.答案:A

解析:質子數相同,中子數不同的核素稱為同位素,具有一定數目質子數和中子數的原子成為核素。與質量數不同,B錯;與是不同核素,C錯;與的中子數不同,D錯。

30.答案:B

解析:由題目信息可推斷出,X為Na ,Y為Cl,Z為O。同週期(第三週期中)X(Na)的金屬性最強,A正確;同週期元素從左向右原子半徑減小,原子半徑X(Na)>Y(Cl),電子層結構相同的離子,離子半徑隨核電荷數的增加而減小,離子半徑X(Na+)

31.答案:B

解析:由題目可知,XYZ3可能的物質有:HClO3,NaNO3,MgCO3,AlBO3。若XYZ3為一種可溶於水的酸HClO3,XY(HO)不能形成共價化合物A錯;若XYZ3為MgCO3微溶於水,可XZ形成離子化合物MgO,B正確;若XYZ3為NaNO3易溶於水的鹽,YZ(NO)不是離子化合物,C錯;若XYZ3離子化合物,YZ2為NO2,CO2均不是離子化合物,D錯。

32.答案:B。

解析:x的陰離子與y的陽離子具有相同的電子層結構,則y原子比x原子多一個電子層,y原子半徑大,A項錯誤;x是非金屬,y是金屬,非金屬的電負性大於金屬,B項正確;y單質無氧化性,C錯誤;x是非金屬,y是金屬,非金屬的第一電離能大於金屬,D錯誤。

33.答案:E。

解析:由I5→I6電離能發生突躍,可知該元素的原子外層有5個電子。

34.答案:C

解析:由對角線規律可知Be的化合物性質與Al的化合物性質相似,①對;Tl與Al同一族,金屬性比鋁強很多,能與鹽酸產生氫氣,但不能和NaOH溶液作用,②錯;鹵化銀顏色由上往下加深,溶解度減小,③對;Li在氧氣中燃燒,產物是Li2O,④錯;篩選可知

35.答案:AD

解析:題目以臨床醫學廣泛使用的搞腫瘤藥物為背景考查學生對物質類別及組成的認識。Pt(NH3)2Cl2藥物組成不可能有NH3分子,否則會逸出且NH3有毒,故B錯。因NH3為0價,故Pt為+2價,C錯。

36.答案: C

解析: 由表可推知,L為Mg,M為Al,Q為Be,R為S,T為O。

A. 氫化物的沸點在同一主族中隨最外層電子層數增多而升高,但水分子間具有氫鍵,較為特殊,因此H2O的沸點高於H2S;

B. 金屬性越強,單質與稀鹽酸反應就越快,同一週期內金屬性從上往下增強,因此Mg>Be;

C. M、T形成的化合物為Al2O3,能與酸和鹼反應生成對應的鹽,是兩性化合物;

D. L2+與R2-的最外層電子數相等,均為8個;但核外電子數不相等,Mg2+為10個,S2-為18個。

37.答案:D

解析:由圖中週期表的結構可知,X是C,Y是S,Z是Ar,W是Si

38.答案:C

解析:由圖中週期表結構可知,①是N,②是O,③是F,④是S,⑤是Cl

39.答案:D

解析:利用週期表的結構特點、同主族元素性質的相似性和遞變性來解答即可。由同主族元素,從上到下,金屬性逐漸增強可知,第7週期第ⅢA族元素的金屬性要比金屬鋁的金屬性強得多,不可能具有兩性。

40.答案:D

解析:①中,2Fe3++Cu= 2Fe2++Cu2+,但金屬性Fe >Cu;②甲、乙兩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相同,且甲的原子半徑小於乙的原子半徑,則甲的原子吸引電子能力大,難失電子;④元素金屬性的強弱與失電子的難易程度有關,而與失電子的數目多少無關,如金屬性Na>Mg>Al,而參加反應時分別變為Na+、Mg2+、Al3+,失電子數目從少到多。

41.答案:D

解析:根據同週期和同主族性質的遞變規律可以判斷各選項的正誤。A選項e、d元素同主族,且d在第二週期,而e在第三週期,因此d的氫化物比e的氫化物穩定。B選項中a、b、e三種元素同週期,所以其原子半徑為a>b>e。這六中元素的單質中c的單質碳石化學性質最不活潑的。

42.答案:C

解析:由“W、Y、Z三種元素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之間兩兩皆能反應,均生成鹽和水”可知,W、Y、Z三種元素中肯定有Al;又“W、X、Y、Z為同週期的短週期元素,原子序

數依次增大,且W、Y、Z三種原子的最外層共有11個電子”,故W、X、Y、Z只能依次為Na、Mg、Al、Cl。

43.答案:B

解析:從它們是短週期元素,且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是HXO4、H2YO4、H3ZO4,可以判斷它們的最高價分別是+7、+6、+5,那麼X、Y、Z三種元素分別是Cl、S、P,據同一週期從左到右,原子半徑逐漸減少,非金屬性增強,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酸性逐漸增強,即HXO4>H2YO4> H3ZO4,氣態氫化物的穩定性增強即HCl>H2S>PH3。

44.答案:C

解析:可依據前面介紹規律方法:金屬性與非金屬強弱判斷的方法來解答。

45.答案:A

解析:A、B、C、D、E分別是C、N、O、H、Mg。A選項是CO2與Mg的反應。

46.答案:C

解析:電子層越多,非金屬性越弱;B選項說明Y單質的氧化性強過X單質,Y的非金屬性強;非金屬性越強,越易與氫氣化合,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強。

47.答案:A

解析:因為M2+與N3-具有相同的電子層結構,故離子半徑M2+N。原子序數M>N,顯然電子層數M原子比N原子多1,最外層電子M為2個,N為5個,故不相同。

48.答案:B

解析:從圖表推出L、M、Q、R、T分別是Mg、Al、S、Be、O。

49.答案:A

解析:由題意可知X為H、Li、Na三種元素中的一種,Y為P,Z為O,則P在含氧酸及其鹽中可呈+3、+5兩種價態,A中Y為+6價,故A不可能。

50.答案:AC

解析:根據元素④與⑦的化合價,可知它們屬於同一主族,半徑越大,原子序數越大,故A正確;同一週期中,元素從左到右的半徑逐漸減少,由於②的半徑比③的大,故它們不可能屬於同一週期。⑤的半徑比⑦大,故⑤只能是Cl元素,高氯酸是含氧酸中酸性最強的。

51.答案:C

解析:從題目所給的條件可以看出X是H元素,Y是O元素,Z是Na元素,W是Mg元素,R是S元素。所以,A項,Y、Z、W具有相同電子層結構的離子(O2-、Na+、Mg2+),其半徑依次減小(判斷依據:核外電子排布相同的微粒,半徑隨著核電荷數的增加而減小);B項,X和Y元素能形成2種化合物,X2Y(H2O)和X2Y2(H2O2);C項,元素Y、R分別與元素

X形成的化合物是氫化物,因為Y(O元素)和R(S元素)的非金屬性強弱:Y>R,所以對應的氫化物的穩定性:XmY>XmR;W元素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是Mg(OH)2,是中強鹼,而R元素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是H2SO4,是強酸。

52.答案:(1)7;K2O、K2O2(KO2也可以) (2)He、Ne、Ar。

(3)C、H (4)Na (5)NH3 ;SiH4。

解析:短週期元素金屬性最強的是金屬鈉,前20種元素金屬性最強的為金屬鉀,從鈉形成的氧化物,可以遷移得到鉀的氧化物。

53.答案:(1)Al(OH)3+OH-=AlO2-+2H2O (2)。

(3)酸,Al3++3H2OAl(OH)3+3H+ (4)SO2+Cl2+2H2O=H2SO4+2HCl (5)HCl>H2S

(6)S2->Cl >Na+>Al3+ (7)Cl2O7(l)+H2O(l)=2HClO4(aq);△H=-4QkJ/mol。解析:(1)W、X為金屬,其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為鹼,且兩種鹼可以反應生成鹽和水,則為NaOH和Al(OH)3,二者反應的離子方程式:Al(OH)3+OH-=AlO2-+2H2O。

(2)W為Na,W可以和Y形成W2Y,則Y為-2價,為ⅥA元素,且和鈉同週期,所以為S。W2Y為Na2S,電子式為:。

(3)Y的硝酸鹽為Al(NO3)3,由於Al3+的水解:Al3++3H2OAl(OH)3+3H+,其溶液呈酸性。

(4)Y的低價氧化物為SO2;並且Z和Y同週期,原子序數比Y大,所以Y為Cl。Y的低價氧化物和Z的單質反應的方程式:SO2+Cl2+2H2O=H2SO4+2HCl。

(5)非金屬性越強,氣態氫化物的穩定性越強;由於非金屬性:Cl>S,所以氣態氫化物的穩定性:HCl>H2S。

(6)對結構相同的微粒,核電荷數越大,則原子半徑越小,所以Na+>Al3+,S2->Cl-。但由於S2-、Cl-離子有3層電子,Na+、Al3+離子有2層電子,所以S2->Cl >Na+>Al3+。

(7)Z的最高價氧化物為Cl2O7是酸性氧化物,與水反應生成對應的酸:Cl2O7+H2O=2HClO4,0.25mol Cl2O7放出QkJ的熱量,故△H<0,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為:Cl2O7(l)+H2O(l)=2HClO4(aq);△H=-4QkJ/mol。

54.答案:⑴c ⑵加熱褪色後的溶液,若溶液恢復紅色,則原通入氣體為SO2;若溶液不變紅,則原通入氣體是O3 ⑶ Cl2 + H2S ==S↓+ H2O 或2Fe+3Cl22FeCl3 ,Fe+SFeS

⑷①H-C≡N ②CN-+H2OHCN+OH― ⑸16w1:(44w2-nw1)

解析:通常條件下的氣體單質只有5種,即:H2、O2、N2、F2、Cl2。根據題意,由“X的組成元素是第三週期原子半徑最小的元素”可知X為Cl2;由“Y和Z均由相同元素R組成,反應Y+2I-+H+ =I2+Z+H2O”可知R為O,Z為O2,Y為O3。

55.答案:⑴FeO Fe2O3 Fe3O4 ⑵H2 CO CH4(無順序)

解析:由③可假設M為H;由④可知AB、A2B3、A3B4應為FeO Fe2O3 Fe3O4,該五種元素中有Fe和O;由②⑤可知X為C,Y為O,則W、Z必有一種為Fe;再由①⑥可知化合物WZ、WZ2為FeS、FeS2,故W為Fe,Z為S。

56.答案:(1)Si Ar(2)K F

(3)鋁(或Al)2Al(OH)3 + 3H2SO4=Al2(SO4)3 + 6H2O

Al(OH)3 + KOH=KAlO2 +2H2O

(4)在NaBr溶液中通入氯氣(或加入氯水),溶液變紅棕色(或橙色)

解析:(1)根據元素週期表,可確定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元素分別為:N、F、Mg、Al、Si、S、Cl、Ar、K、Br。(2)又知金屬性:同週期從左到右越來越小,同主族從上到下越來越大;而非金屬性:同週期從左到右越來越大,同主族從上到下越來越小。(3)氫氧化鋁為兩性化合物,既能與酸反應,又能與鹼反應。(4)利用“在氧化還原反應中,氧化劑氧化性大於氧化產物”原理,設計反應Cl2 + 2NaBr=2NaCl+Br2。

57.答案:(1)7 在K2O、K2O2、KO2、KO3中任選2個 (2)He、Ne、Ar

(3)C、H (4)Na (5)NH3 SiH4

解析:本題考查了元素週期表和元素週期律的知識,側重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1)1—20號的金屬元素有:Li、Be、Na、Mg、Al、K、Ca。(3)有機物的種類在化合物中佔的比例最大,且C、H還能組成無機物。(5)由同一週期從左到右非金屬性逐漸增強可知非金屬性:N>C,由同一主族從上到下非金屬性逐漸減弱可知非金屬性:C>Si,所以非金屬性:N>Si。又由非金屬性越強其氫化物的穩定性也越強可知穩定性:NH3>SiH4。

58.答案:(1) (2)弱於

(3)S+2H2SO4(濃)3SO2↑+2H2O

(4)2H2O22H2O+O2↑(或其他合理答案:)

(5)NaNO2

(6)(3a – 4b)kJ/mol

解析:本題考查無機物的性質,涉及化學用語、方程式書寫、氧化還原反應以及熱化學的知識。從給出的表,結合T在週期表的位置與族數相等這一條件 ,不難得出T為Al,Q為C,R為N,W為S。(1)T為Al,13號元素。(2)S、C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酸為硫酸強於碳酸,則可得非金屬性S強於C。(3)S與H2SO4發生歸中反應,從元素守恆看,肯定有水生成,另外為一氣體,從化合價看,只能是SO2。(4)比R質子數多1的元素為O,存在H2O2轉化為H2O的反應。(5)N中相對分子質量最小的氧化物為NO,2NO+O2=2NO2,顯然NO過量1L,同時生成1L的NO2,再用NaOH吸收,從氧化還原角度看,+2價N的NO與+4價N的NO2,應歸中生成+3N的化合物NaNO2。(6)C +O2CO2D△H=-a kJ/mol①,4Al+3O2=2Al2O3D△H= -4bkJ/mol②。Al與CO2的置換反應,寫出反應方程式為:4Al+3CO23C+2Al2O3,此反應的△H為可由②-①×3得,△H=-4b-(-3a)=(3a-4b)kJ/mol。

59.答案:(1)Na>Al>O (2)HNO3>H2CO3>H2SiO3 (3)或 (4)a b

(5)Al3++3NH3·H2O=Al(OH)3↓+3NH4+ 2Al2O3(熔融)4Al+3O2↑ 溶液的pH等於7

解析:本題以週期表為題材,考查原子半徑比較,酸性強弱,電子式,離子方程式以及鹽類水解等知識。(1)⑤⑥位於同一週期,且⑤排在⑥的前面,原子半徑大,而④在上一週期,比⑤、⑥少一個電子層,故半徑最小。(2)②⑦位於同一主族,上面的非金屬性強,最高價含氧酸酸性強,②③位於同一週期,且③在後,非金屬性強,對應的酸性強。(3)四種元素分別為氫、氧、鈉和氯,離子鍵顯然必須是鈉鹽,極性共價鍵則應有兩種非金屬組成。(4)液態H2O2可以在MnO2、FeCl3等催化劑作用下發生分解反應。(5)⑥為Al,可推斷Z為Al(OH)3,受熱分解可產物Al2O3,再電解即可得單質鋁。M僅含非金屬的鹽,顯然銨鹽,所以X與Y應為AlCl3與NH3·H2O的反應,生成NH4Cl。由於NH4+ 水解,故要使其濃度與Cl-相等,則要補充NH3·H2O。由電荷守恆知:c(NH4+ )+ c(H+)c(Cl-)+c(OH-),若c(NH4+ )c(Cl-),則c(H+)= c(OH-),即pH=7。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