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圖戰爭:夷陵之戰,劉備一生中最大的慘敗

公元220年1月,關羽在襄樊之戰中由於東吳的偷襲,丟失了荊州,關羽本人也在從麥城逃亡上庸的路上中了吳軍的埋伏被俘身亡。本來,劉備在219年的漢中之戰中戰勝曹操後,其勢力達到了巔峰狀態,當時的劉備擁有益州、漢中以及一半的荊州,總兵力大約在17萬人左右。

丟失了荊州,對於劉備集團來說是一個極其重大的打擊,不僅僅是荊州這塊戰略要地,失去了荊州就意味著以後劉備要北伐曹魏,就只能從漢中對曹魏發動進攻。而從漢中進攻曹魏,其行動非常不便,多為崎嶇道路,後勤供應困難,不利於大軍行進。從荊州進攻曹魏,則可以水陸並進,後勤容易得到保障。其次,劉備損失的荊州軍團,其兵力大約在3-4萬人左右,對於劉備來說,這也是不可承受之重。當然,失去了關羽這員頭號戰將,也使得劉備失去了左膀右臂。

動圖戰爭:夷陵之戰,劉備一生中最大的慘敗

失去了關羽,劉備痛徹心扉

可以說,襄樊戰役的失敗,是導致夷陵之戰的直接原因。

戰前不詳的種種跡象

夷陵之戰發生於公元221年,在關羽兵敗身亡後,劉備便開始著手準備發動這場戰爭了。而在戰爭開始之前,劉備集團就出現了種種不詳的跡象。

首先是群臣的反對,以諸葛亮為首的群臣激烈反對劉備進攻東吳的作戰計劃,他們認為當時的劉備應該著力進攻曹魏,繼續與東吳保持友好關係,即東聯孫權,北拒曹魏。當然,這些話劉備是聽不進的,他也是鐵心了要進攻東吳。原因,一般認為是為關羽報仇,這應該是一個很大的因素,當然也有戰略上的考慮,即奪回荊州這個戰略要地,對於劉備的蜀漢集團來說也是意義重大。如果只是益州和漢中之地,雖然道路險峻易於防守,但也不利於進攻和向外發展,如果能佔據荊州,無論是向北進攻曹魏還是向東進攻東吳,都非常地便捷。

動圖戰爭:夷陵之戰,劉備一生中最大的慘敗

夷陵之戰的形勢

其次是劉備出征的時候身邊沒有大將。我們熟知的五虎將當中,關羽已經身亡,趙雲因為激烈反對進攻東吳,這次沒有隨劉備出征,只是在後方負責後勤工作。黃忠已在夷陵之戰前一年,公元220年去世。而馬超則一直重病在身,也在夷陵之戰的第二年,公元222年病逝。五虎將當中沒有一人參與夷陵之戰。當然,本來要隨劉備出征的張飛也死於意外,被部下殺害。還沒有開戰,劉備就折損了一員大將,這對於劉備來說是一個莫大的打擊。最後值得一提的是魏延,當時的魏延負責鎮守漢中,沒有參加夷陵之戰。對於一場決定命運的大戰,沒有大將隨軍出征,其實是非常不利的。

動圖戰爭:夷陵之戰,劉備一生中最大的慘敗

出場人物一覽

戰役初期

公元221年7月,劉備親起大軍發動了針對東吳的戰爭。當時蜀漢與東吳之間的國界在巫山附近,劉備派馮習、張南、吳班等率領前軍三萬人馬奪取峽口,攻入東吳境內,在巫地擊破吳軍,並順勢攻佔了秭歸。關於雙方的兵力,劉備集團大約為5萬人,與之相對的東吳也在5萬人左右。

動圖戰爭:夷陵之戰,劉備一生中最大的慘敗

戰爭初期,馮習、張南、吳班等人攻佔峽口

之後,劉備為防曹魏偷襲,派黃權鎮守江北,派馬良到武陵活動,爭取了當地蠻族首領沙摩柯的支持。到了公元222年正月,劉備親率大軍來到了猇亭。

動圖戰爭:夷陵之戰,劉備一生中最大的慘敗

劉備的第二步作戰,攻佔秭歸,聯絡蠻夷,黃權守江北

對於劉備大軍的來勢洶洶,孫權也做了充分的應對。首先孫權要避免的是兩線作戰,對此在外交上,孫權向曹魏稱臣,而曹魏也樂於見到孫劉兩家的死磕,曹魏的當權者曹丕想看到的最好結果就是孫劉兩家死磕後兩敗俱傷,他也好坐收漁翁之利,如果這個時候介入戰爭顯然是不合時宜的。所以曹丕也就接受了孫權的稱臣行為,由此東吳與曹魏達成了暫時的同盟。

在軍事上,孫權任命陸遜為大都督,統領全軍對抗劉備。陸遜來到戰場後,對吳軍的軍事部署做了重新部署,在戰術上儘量以防守為主,拖延蜀軍的戰線。在部署上,陸遜本部大軍在猇亭地區與劉備的主力對峙,長江南岸由孫桓防守,北岸由潘璋防守。

動圖戰爭:夷陵之戰,劉備一生中最大的慘敗

東吳對劉備進攻的應對

戰役中後期

此時劉備大軍已深入東吳二三百公里,戰線被拉長,到了猇亭一帶受到了陸遜強有力的阻擊,攻勢停頓了下來。在從巫地到猇亭的二三百公里的戰線上,蜀軍建立了大大小小几十座營寨。為了逼迫陸遜出兵決戰,劉備派張南領兵進攻駐守夷道的孫桓,而孫桓在軍中威望甚高,當他遇到襲擊的時候,吳軍眾將請求陸遜發兵救援,對此陸遜拒絕了,他知道駐守夷道的孫桓兵精糧足,能夠抵擋住劉備大軍的進攻。劉備此舉只是要引誘吳軍主力出戰而已。

就這樣,陸遜採取了龜縮的策略,無論劉備如何挑戰就是堅守不出,與劉備大軍從正月一直對峙到了六月份。劉備接連挑戰陸遜都沒有誘出陸遜的部隊,便派人前去吳軍營寨叫罵,陸遜也不為所動。

正所謂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到了六月份的時候夷陵戰區已是酷暑難耐,劉備大軍眾將士苦不堪言,而軍隊的士氣也逐漸鬆懈了下來。劉備對此無可奈何,只能將水軍移到陸地上,將部隊安排在了深山密林,依山傍水搭建營寨,打算過了酷暑時分再與吳軍決戰。

由於戰線太長,而補給線多是崎嶇的山路,給後勤帶來了巨大的壓力,此時劉備大軍綿延數百里,兵力過於分散,給了吳軍可乘之機。

動圖戰爭:夷陵之戰,劉備一生中最大的慘敗

見劉備大軍鬥志鬆懈,兵力分散,陸遜認為機會到了。他先是派出小股部隊發動了一次試探性的進攻,雖然沒能奏效,但也發現了擊破蜀軍的辦法,就是發動火攻。當時江南地區正值炎熱的夏季,氣溫非常高,而劉備的營寨多是樹林、茅草,一旦起火就會到處燒成一片。

動圖戰爭:夷陵之戰,劉備一生中最大的慘敗

猇亭之戰決戰階段

當決戰開始的時候,陸遜命令東吳士兵人手持一把茅草,在夜間對蜀軍發動了突襲,並在蜀軍營寨四周放火。劉備大軍的各處營寨很快就到處起火,吳軍乘亂對蜀軍發動了全面的進攻,蜀軍頓時大亂。陸遜命朱然帶領一支部隊猛插到了蜀軍的後部,與韓當將蜀軍圍住,切斷了蜀軍的退路。潘璋猛攻馮習,馮習抵擋不住,連連潰敗。而陸遜所率領的主力則向猇亭地區的蜀軍主力發起了進攻,防守在南岸夷道的孫桓也加入了進攻,蜀軍將領馮習、張南等人先後陣亡,杜路、劉寧等人投降,劉備大軍全線崩潰。

此時劉備也已經無心戀戰,乘亂突圍往西川逃去,被吳軍追趕,差點被擒獲。後來蜀軍焚燒了山道,才最終得以脫身。

戰役的影響

此戰對於劉備集團來說是一個極為沉重的打擊,在失去了關羽、荊州和荊州軍團後,劉備的主力在夷陵之戰中損失殆盡,對於實力本不是很強的劉備集團來說可謂是釜底抽薪。

此戰失利後,江北的黃權被東吳切斷了退路,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投降了曹魏。劉備在夷陵之戰中損失的將領有馮習、張南、黃權、傅肜、馬良等重要將領。部隊的損失大約在5萬人左右,且大多是跟隨劉備征戰多年的老兵。

一路潰敗的劉備在趙雲等人的拼死保護下才最終得以逃到了白帝城,自此之後劉備便一病不起,於第二年病死在了白帝城。

動圖戰爭:夷陵之戰,劉備一生中最大的慘敗

最終劉備將蜀漢託付給了諸葛亮

臨死之前,萬念俱灰的劉備將整個蜀國都託付給了丞相諸葛亮,或許到了那個時候,也只有諸葛亮才能保住岌岌可危的蜀漢政權了吧。

動圖戰爭,用動圖為您詳解戰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