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國液化石油氣發展現狀:工業佔比逐步提升,進口量持續擴大

液化石油氣是在煉油廠內,由天然氣或者石油進行加壓降溫液化所得到的一種無色揮發性液體。它極易自燃,當其在空氣中的含量達到了一定的濃度範圍後,它遇到明火就能爆炸。


液化石油氣主要應用領域集中在民用領域以及化工、工業領域,包括亞臨界生物技術低溫萃取的溶劑,汽車燃料等等。

液化石油氣應用領域

2019中國液化石油氣發展現狀:工業佔比逐步提升,進口量持續擴大

液化石油氣行業上游主要為原油以及煉油設備等,上游行業為液化石油氣提供汲取、煉化原材料以及相關設備。液化石油氣行業下游主要集中在民用領域和工業領域。

液化石油氣行業產業鏈結構示意圖

2019中國液化石油氣發展現狀:工業佔比逐步提升,進口量持續擴大

2017年至今,我國液化石油氣產量增速明顯放緩,2018年我國液化石油氣產量3800.5萬噸,同比增長3.35%,增速相比2017年下降1.6個百分點。截至2019年10月,全國液化石油氣產量3417.7萬噸。

2012-2019年10月中國液化石油氣產量統計

2019中國液化石油氣發展現狀:工業佔比逐步提升,進口量持續擴大

近些年我國液化石油氣供氣總量略有下降,2018年全國液化石油氣供氣總量1015.33萬噸,全年供氣總量規模相比2013年以前下降了約100萬噸。


2012-2018年中國液化石油氣供氣總量統計

2019中國液化石油氣發展現狀:工業佔比逐步提升,進口量持續擴大

我國是液化石油氣進口大國,2018年中國液化石油氣進口量1899.29萬噸,同比增長2.95%。

2012-2018年中國液化石油氣進口量及進口金額統計

2019中國液化石油氣發展現狀:工業佔比逐步提升,進口量持續擴大

2018年全國液化石油氣出口量113.37萬噸,相比2017年的132.14萬噸,下降14.2%。

2012-2018年中國液化石油氣出口量及出口金額統計

2019中國液化石油氣發展現狀:工業佔比逐步提升,進口量持續擴大

2017年我國液化石油氣表觀消費量突破5000萬噸,截至2018年國內液化石油氣表觀消費量5586.4萬噸,同比增長3.64%。

2012-2018年我國液化石油氣供需平衡

2019中國液化石油氣發展現狀:工業佔比逐步提升,進口量持續擴大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中國海關、智研諮詢整理

2017年我國生活用液化石油氣消費量突破3000萬噸,達到3225萬噸,同比增長9.14%,佔全部液化石油氣消費量比重的59%左右,2018年國內石油液化氣消費格局依舊是以民用領域為主。

2018年中國液化石油氣消費格局

2019中國液化石油氣發展現狀:工業佔比逐步提升,進口量持續擴大

我國液化石油氣國內市場價格與進出口價格走勢基本一致,石油液化氣價格變動主要受原油價格波動影響,2018年全球WTI原油價格處於上漲週期,促使液化石油氣原材料採購成本上升,導致液化石油氣價格上漲。2018年開始,中美貿易摩擦不斷升級,對液化石油氣的海外貿易同樣造成了一定影響。


2014-2019年12月全國液化石油氣市場價格走勢圖

2019中國液化石油氣發展現狀:工業佔比逐步提升,進口量持續擴大

對著國內工業升級、環保趨嚴等多重因素影響,我國液化石油氣行業未來發展趨勢也發生明顯變化。

(1)我國LPG進口量增加

當前我國化工行業正處於迅猛發展時期,同時液化石油氣在汽車領域內也獲得大量使用,這就導致我國液化石油氣使用量獲得極大提升,導致我國需要依賴進口獲得液化石油氣。2018年我國的液化石油氣進口量為1899.29萬噸,相比之下,2012年只有333.32萬噸,2012-2018年中國液化石油氣進口量複合增長率33.65%。         


(2)農村地區LPG需求量增加          

當前我國處於快速發展階段,人口流動極其頻繁,這導致一些農村人口從城市回到農村後,不適應農村的舊有能源利用模式,所以當前我國農村地區的液化石油氣需求量提升明顯。但是在當前的發展中,農村地區的液化石油氣使用量很低,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供需矛盾,導致農村地區發展越來越緩慢。​2019年消費量保持在3115萬噸左右。其中農村用氣966萬噸,佔民用氣的比重從2000年的12%升至31%左右。         


(3)工業LPG使用量增加

我國工業系統正處於快速發展時期,對各種化工原料以及燃料的需求將越來越高,同時液化石油氣既能夠充當化工原料,同時還是一種高效燃料,所以在當前的化工行業發展中,液化石油氣在化工系統中的使用量獲得了極大提升。通過數據來看,連續多年化工行業液化石油氣的使用量都提高明顯,從2.7%迅速提升至19.5%。

未來包括工業燃料和化工用途在內的工業用途將是拉動LPG需求增長的主要動力,同時將超過民用氣成為主導需求,重點是丙烷脫氫(PDH)項目和烷基化項目的集中大批上馬。預計到2020年,國內丙烷脫氫項目能力合計1058萬噸/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