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30年,如何避免成為窮人?

記得電影《我不是藥神》中有一句很火的臺詞:這世上只有一種病,窮病。貧窮並不是罪過,但貧窮確實是這個世上最大的惡。有人說,未來想要避免窮人,那就做努力工作賺錢唄,買房唄。但我想說的是,有時候,這些方法真不一定好使。知識可以改變命運,但勤勞不一定能致富

未來的競爭是人才的競爭,科技的競爭,資源的競爭,不像以前剛剛改革開放的時候,只要能吃苦,打工仔也能混成老闆。如今在一線城市混個3,5年,甚至10年都還在租房的人比比皆是,他們不勤勞嗎?不努力嗎?並不是,但在這個年代,勤勞不一定能致富。


未來30年,如何避免成為窮人?

那知識可以嗎?可以,但你必須不斷學習和提升。但這種學習的機會,窮人不一定“可以擁有”。為什麼我這麼說,在你罵我之前,先看一段小例子:每一個一線城市中都有城中村和郊區,賺的少的人只能租住在偏遠的地方,因此花大量時間在路上,所以學習提升的時間就變少了,沒有新的技能,就只能繼續找低薪的工作;而為了保住工作,或者應付不斷上漲的生活成本,他們又不得不加班加點,以致於完全沒有更多時間和精力去提升,最終陷入越勤勞越貧窮的死循環中。在這裡,你是不是隱約找到了自己的影子?沒錯,我想很多人都是這樣。但他們並沒有做錯,因為這樣對於他們來說是最優選擇,即用時間來換錢。


未來30年,如何避免成為窮人?

如何避免成為窮人?

如何避免窮人,那就改變窮人思維。但是,這種改變不可能是根本性的改變。為什麼窮人會為了雞毛蒜皮的利益而耗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因為他們資源匱乏。所以在資源太少而又無法獲得更多資源的情況下,他們的最優選擇就只能是爭奪眼下的一點點小資源。所謂窮人思維,有時候除了最優選擇外,也是無奈選擇。那這樣就要安於現狀嗎?當然不是,改變總比混吃等死要好。

1、加槓桿。如今技術、資本和資源所創造的財富越來越多,其中的關鍵就是信貸。經濟繁榮期時,商品和服務增多,就必須印更多的錢來消化,所以越早拿到的錢,其購買力就越強,即錢還沒貶值時,越早拿到錢就能購買到更多的商品。


未來30年,如何避免成為窮人?

2、自我提升。剛剛說到,很多人根本沒什麼時間和精力去提升,但有句話說的好,沒有機會,那就去創造機會,學校保安考研成功,環衛工自學英語的勵志故事還是很多的。當然最重要的還是自控力和執行力,不要晚上睡前千條路,早上起來走老路。3、投資理財。雖然普通人的本金不可能很多,但至少可以避免你只為了錢而工作。《窮爸爸,富爸爸》這本書裡有句話說的很好:不要為了錢而工作。當然現實中大家工作都是為了錢,或者最終目的也是為了錢,但如果一旦你失去了工作,還是否能夠保持相對從容的話,就考驗你的投資理財能力了。比如你的投資收益可以覆蓋你的生活開支,你的房租等等,那麼至少你不會僅僅為了錢而工作,生活。至於哪些理財渠道,指數基金、不動產等都是比較好的長期投資,短期的話就看個人風險偏好,因人而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