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狸遭遇车祸,他却用刀剖开狐狸肚子,救了四条小生命

生命的奇迹最离不开的就是爱!

有的朋友会好奇,大叔为什么这样说?那是因为来自英国的一位小哥就用爱拯救了四只小生命,还是四只几乎被判定死亡的小生命。

狐狸妈妈遭遇车祸,腹中胎儿奇迹被救

狐狸遭遇车祸,他却用刀剖开狐狸肚子,救了四条小生命


来自英国西萨塞克斯郡的Chris Rolfe(科里斯·罗尔夫)是一位农民,在驱车前往农场的路上,科里斯发现路中间有一个血糊糊的身影,这一情况引起了他的注意。

科里斯把车停靠在一边,上前查看具体情况,结果发现这个血糊糊的身影是一只狐狸。因为不忍,科里斯打算把小狐狸埋葬在路边的草地里。

可是科里斯发现小狐狸的肚子竟然有动静,仔细思考了一会儿,他从车里拿出一把水果刀和毛巾,然后把小狐狸的肚子给剖开了。

只见狐狸肚子里正有四只努力挣扎的幼崽,而这也证实了科里斯的判断,小狐狸怀孕了,虽因车祸身亡,可腹中的幼崽短时间内并未死去。

科里斯赶忙用毛巾抱起四只狐狸幼崽,然后快速赶往农场,毕竟剖腹出来的狐狸幼崽不及时救护的话,随时会死亡。

因为科里斯经营着一个农场,对于饲养幼崽也比较有经验,所以他还算得心应手。但想到是狐狸幼崽,科里斯最终选择寻求妈妈的帮助。

科里斯妈妈是一名野生动物保护志愿者,之前救助过很多动物幼崽,而狐狸幼崽也在其中。

狐狸遭遇车祸,他却用刀剖开狐狸肚子,救了四条小生命


有了妈妈的帮助后,科里斯才算成功的把四只狐狸幼崽给拯救了过来。

不过根据科里斯描述:他们母子为了照顾这四只狐狸幼崽,他们每天只睡了3、4个小时,不仅需要随时关注其健康状况,还要经常喂奶,毕竟这些狐狸幼崽太脆弱了,一不留神就会夭折。

狐狸遭遇车祸,他却用刀剖开狐狸肚子,救了四条小生命


狐狸遭遇车祸,他却用刀剖开狐狸肚子,救了四条小生命


幸运的是,在一个星期的精心照顾中,这四只狐狸幼崽顺利渡过了危险期,后来更是可以奶萌奶萌的走路了。

狐狸遭遇车祸,他却用刀剖开狐狸肚子,救了四条小生命


狐狸遭遇车祸,他却用刀剖开狐狸肚子,救了四条小生命


比如在农场里轻嗅花儿的芬芳,比如在各种围栏中灵巧的穿行,总之生命的奇迹就这样简单且顺理成章的发生了。

随着四只小狐狸的健康成长,科里斯决定将小狐狸们送到妈妈所在的救助机构,毕竟小狐狸属于野生动物,当它们达到六个月大后就可以放生野外了。

狐狸遭遇车祸,他却用刀剖开狐狸肚子,救了四条小生命


因为科里斯救助狐狸幼崽的事情被广大网友知道,大家纷纷表示可以将小狐狸养做宠物。

但克里斯和妈妈却表示:即使狐狸是一种非常聪明且可爱的动物,但它们属于野生动物、属于大自然,放生它们才是真正的表达喜欢。

狐狸虽然可爱,养后就会后悔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可爱且迷人的小动物,而狐狸就是其中之一。于是越来越多的人想要饲养狐狸当做宠物,但结果往往是后悔。

首先,狐狸确实可以养做宠物,大叔并不否认。但不同于小猫小狗这样的宠物,狐狸有很多人们难以接受的缺点。

狐狸遭遇车祸,他却用刀剖开狐狸肚子,救了四条小生命


狐狸不易亲近,警惕性强:

大家都知道,狐狸是非常聪明的一种动物,它们的思想比小猫小狗更加敏锐,这也就造成了狐狸难以养熟的结果。而且狐狸本就是野生动物,和宠物猫狗不一样,狐狸的野性更强,因此难以服从和认主。

狐臭狐臭,不爱干净还特别臭:

一说到狐狸,大家在想到聪明、漂亮的同时,还能想到另外一个形容词,那就是“狐臭”!

狐狸是一种拥有臭腺的动物,位于尾巴根部,也就是排泄处。这种臭味非常难闻,虽然有的朋友说可以给狐狸做臭腺切除手术,但事实是,虽然有用可臭味依旧。

除了臭外,狐狸还非常不爱干净。

狐狸不会用猫砂,喜欢随地大小便,且排泄物骚臭无比。更重要的是,狐狸还非常喜欢在排泄物上面打滚玩耍,这让爱干净的人难以接受。

另外,狐狸属于直肠子,是那种吃多少拉多少的动物。因此,在考虑饲养狐狸的时候,大家一定要做好随时清理粪便的打算。

狐狸遭遇车祸,他却用刀剖开狐狸肚子,救了四条小生命


狐狸属犬科动物,性格野、会感染狂犬病:

狐狸是哺乳纲,食肉目犬科动物,又因为属于野生动物,所以狐狸野性难驯。大家在饲养狐狸的时候,被抓咬是在所难免的事情。

尤其是家里有小朋友的情况,大家都知道小孩子的好奇心非常大,他们喜欢用手去抓一切新鲜的事物,如果因此抓疼了狐狸,伤害孩子的可能性非常大。

而且狐狸即属于野生动物又是犬科,那狐狸也有感染狂犬病毒的风险,所以饲养狐狸一定要做好疫苗防范工作。

总结

狐狸遭遇车祸,他却用刀剖开狐狸肚子,救了四条小生命


狐狸虽然看上去漂亮可爱,但饲养狐狸当宠物是一个需要慎之又慎的问题。

举个例子,英国的狐狸可以说是世界之最,城市里的流浪猫狗数量都不见得有狐狸多。而且英国因为喜欢狐狸而养做宠物的人非常多,但真正坚持下去的没几个,最后都是将其丢弃了。

所以,狐狸真的不适合养成宠物!

(注:本文转载自网络,仅供读者参考,著作权属归原创者所有。我们分享此文出于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如有侵权,请在后台留言联系我们进行删除,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