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適合做什麼行業,風口在哪裡?

工廠邦


大破而大立,一批倒下與一批站起。想站起來唯一途徑:創造價值,在社會里生存,要創造價值,在公司裡生存要創造價值,在家庭裡有存在感要創造價值,流量思維變成留量思維,虛變成實,空談變成實地。疫情後:1 所有的公司求精不求大,不養閒人,2 社會對人的素質要求更高,3 機會大於風險,百花齊放,適者生存,4 合作共贏是大趨勢,5 大服務行業定性,6,對身體健康更重視。7 線上業務出現分化,小而精,有針對性更吃香,最後: 所有成的事,有個必然的前提,解決什麼人的需要,成就那一群人,大真與大偽,大成與大敗之間變換,適者生存,望認真,望珍惜,望把握,



尋道之三生萬物


1、電商

通過這次疫情也可以看出電商在當今社會的巨大發展潛力,特別是受疫情影響人們所有購物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網絡上面,而且目前電商衍生出來了很多的種類,比如跨境電商、社區電商、生鮮電商等等。電商這個大門類絕對適合大多數人。

也有人擔心網店不好開,其實現在有像店寶寶這種輔助開店的平臺,店寶寶是專業幫助新手電商快速成長的電商創業平臺。平臺擁有功能強大的各類電商運營工具,一鍵裝修、一鍵鋪貨、一件代發等功能更是讓很多小白用戶無壓力開網店。分佈全國的六大倉庫,從源頭解決貨源問題,商品品質相當不錯,完全可以放心上架,還支持一鍵代發,能節省好多成本。

最重要的是店寶寶上還有眾多的資深電商專家導師,他們對新人基本上是一對一幫助,這個在前期省去了很多的學習成本,可以花更多的時間來放在運營店鋪上。

2020年做什麼工作呢

2、互聯網相關的其他工作

現在是互聯網時代,所以做一份和互聯網相關的工作出了可以給你帶來更好的收入之外,也預示著你掌握的技術走在時代的前沿,不用擔心被時代甩在身後。

目前中國市場對IT人才的需求每年超過50萬人。而國內目前的IT教育主要是高等學校計算機、電子、電信、信息技術等相關專業的學歷教育,每年培養的大學畢業生約為5萬,遠遠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其次,真正地實用的IT技術人才短缺,使得IT公司只能以優厚的待遇來吸引人才。

未來30年是互聯網的時代,有時候選擇比努力更重要,選擇一個好的行業,選擇一個合適的職業,將讓我們贏在人生起跑線上。





酸味檸檬精


最近十年,有房地產、自媒體、各種遊戲、智能手機、移動互聯網等等風口,這些機會不需要全部抓住,但凡只要抓住一個,豬也能飛起,實現財富自由,走上人生巔峰。2021年的風口和熱點,我覺得在以下幾個方面。

1. 人工智能

時下人工智能是非常炙手可熱的一個行業,人工智能方向的程序員堪稱打工族中的土豪群體,年薪上百萬稀鬆平常。

2015-2018年,中國人工智能產業市場規模從112.4億元增長至415.5億元,複合平均增長率高達54.6%。

而中國在人工智能浪潮中,表現出了優秀的成就。根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統計數據,中國專利數量領先美國和日本,專利數量佔比為37%,成為全球人工智能專利申請數量最領先的國家。

那些錯過了互聯網,錯過了電商的人們,真的不要再錯過人工智能了。2019年多家國內頂尖大學紛紛開設了人工智能相關專業,準備為人工智能行業培養出更多的高精尖人才,此時正是學技術的黃金時段。

2. 5G相關領域

隨著5G的逐步應用和發展,未來5年我國5G相關的產業肯定會迎來快速發展的黃金時期。此外,5G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會迎來投資的高峰期,5G網絡覆蓋會越來越廣,其他5G相關的產業也會快速發展起來。

據《2019-2020全球5G產業發展與應用創新發展報告》數據預測,2020年中國5G直接經濟產出將達到4840億元,間接經濟產出將達到1.2萬億元。

  2020-2030年,中國5G直接貢獻就業機會預計將從50萬增長至八百萬個。2020-2030年,中國5G間接拉動GDP增長規模預計將從4190億元增長至3.6萬億元。

3. 物聯網

隨著5G的快速推廣和覆蓋,2020年物聯網的發展也會提速。現在的智慧城市的建設、智慧家庭的建設、智慧大學的建設等,都離不開物聯網的支持。智能家居、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能電網、工業物聯網、車聯網等常見物聯網落地場景將全面地改變人們的生活、工作、娛樂和旅行方式,其中也蘊藏著無限商機。

據GSMA數據,2019-2022年物聯網複合增長率為9%左右。前瞻產業研究院預測,2020年中國物聯網產業規模將達1.65萬億元,到2022年,產業規模或將超過2萬億元。

4. 在線教育

當下,在線教育有著龐大的用戶規模。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截至2018年底,中國在線教育用戶規模破2億,手機在線教育用戶規模為1.9億。其中,K12教育、語言教育一直保持較高增長,市場將迅速迎來爆發。

  2018年在線教育規模超2000億元;在線教育佔智慧教育的比重整體呈增長態勢。

5. 網絡直播

如果覺得人工智能、物聯網之類的太技術流、燒腦,想走文藝路線娛樂範的,那可以向網絡直播看齊了。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直播行業日漸興起,據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在線直播用戶規模預計將超5億人。隨著5G時代的到來,中國在線直播行業將保持穩健發展,行業後續將持續圍繞專業化及商業化展開激烈爭奪。

2018年加入淘寶直播的主播人數同比增長180%,直播平臺“帶貨”超千億元,同比增速近400%。越來越多內容化、娛樂化的交互方式,形成了更立體的消費場景、更新潮的消費行為。特別是直播帶貨,作為一個線上線下融合、商家和消費者深度互動的新消費時代正在到來。

6. 社交+

國人對社交媒體的依賴,催生了新型商業模式,也就是“社交+”。在這種模式下,教育、新聞和電商等不同行業均構建起自己的社區環境,以此吸引用戶的到來和留駐。例如抖音這樣的“社交+視頻平臺”、小紅書這樣的“社交+電商”。

在成功實現“社交+”的公司上,可以看到,數以百萬計的用戶,在很短的時間內就積累起來了。這種模式具有強大的用戶黏性,它蘊含的社交元素,吸引著用戶每天駐留不去,也讓這個行業近年來一直處在風口之上。2020年中國移動社交用戶規模將破8億人。未來隨著移動社交用戶的增加,社交+市場規模將繼續擴大。

7. 養老服務

養老服務指為滿足老年人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基本需求,向其提供必要的生活服務,涉及老年人衣、食、住、行等多個方面,包括日常保潔、康復護理、養老保險、文化活動等。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截至2018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老人已高達近2.5億人,佔全國總人口的17.9%。我國的老齡化速度還在不斷快。很多人在擔憂養老問題的同時,更應該看到的是老齡化人口逐漸催生出的巨大養老市場藍海。近幾年,中國養老產業規模逐年增長。根據普華永道數據,2018年,我國銀髮經濟相關產業規模超過3.7萬億元,預計未來老年產品及服務市場將快速增長,2021年總體市場規模將達到5.7萬億元。

8. 人造肉

讓資本為之狂歡的人造肉,憑藉創新技術已經走至全球食品行業的風口。2019年,是“純素之年”的開端,在豬肉價格上漲,很多大佬佈局養豬產業的同時,也有人將目光瞄準了人造肉領域。環顧這一行業,Beyond Meat和Impossible Foods兩家巨頭斬獲頻頻,擴張迅猛,而包括漢堡王、賽百味等著名快餐巨頭企業則紛紛表示很快將推出自己的人造肉產品。一場搶佔人造肉市場份額的“戰爭”已經打響。據前瞻產業研究院預測2020年肉類替代品市場規模將達52.8億美元。

  不管是新興行業,還是傳統行業插上創新的翅膀騰飛,每一個時期都有不同的風口。只是總有一些人們感覺經濟環境逐年走下坡,一年比一年難,原因就在於新舊行業的更迭,讓人沒有及時調整適應過來。

  To be or not to be,that's a question.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問題。抓住風口、緊跟趨勢、擁抱變化的人永遠不會被時代遺棄,選擇權就在你自己手中。





金寶62337


1.智能製造工程技術人員

2.虛擬現實工程技術人員

3.連鎖經營管理師

4.供應鏈管理師

5.網約配送員

6.人工智能訓練師

7.電器電子產品環保檢測員

8.全媒體運營師

9.健康照護師

11.無人機裝調檢修工

12.出生缺陷防控諮詢師

13.康復輔助技術諮詢師

14.鐵路綜合維修工

15.裝配式建築施工員


豆豆友情感


先說2021年適合做什麼行業

一,已經在做的行業,2021年必須做行業升級才能適應變化而不被淘汰,因為商業環境變了,交易方式變了,購物習慣交了,客群分化了。

二,新創業或新轉行的公司,在選擇上有以下幾個趨勢:

1,新手聯網時代的產業,如直播產業及衍生產業。

2,中醫及養生養老產業。

3,教育培訓產業及相關聯的軟件平臺。

三,民生類產業,線上網購類。

四,與5G相關聯的產業。

再說一下風口在哪裡?

根據此次疫情對中國及世界的影響風口很可能是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生物醫療大數據板塊。

二是大健康養老行業板塊。

三是以5G為熱點的區塊鏈行業板塊。

總的來說,現在判斷明年如何並不是最好的時機,疫情過後才是最適合的時機。



萬悟三生


每個時代,都有屬於時代特定的財富風口2020年,30年前,改革開放紅利期,隨便做點生意就能賺大錢;20年前,房產開發紅利期,很多包工頭搖身一變成為開發商;10年前,房產投資紅利期,不少炒房者輕鬆賺取幾百上千萬;5年前,微商紅利期,通過微信賣貨年入上千萬;3年前,自媒體紅利期,寫寫文章年入百萬;2年前,直播經濟紅利期,不少90後博主輕鬆年入幾百萬……

1.互聯網+大健康產業

2020年大健康產業炙手可熱,在政策和健康的趨勢下,大佬們紛紛轉舵,馬雲搶先入局健康產業,更直言:“中國下一個首富,一定在大健康領域”。2020年已經到來,2017 年4 月馬雲創辦阿里健康,拿下近400 家醫院,之後更是聲勢浩大的賣保健品,凸顯了進軍健康產業的決心。2017 年8 月萬達佈局醫療,成立大健康集團。2017 年9 月華潤置地大規模佈局醫療、養老和大健康產業。2017 年9 月GIO 華興控股集團聯合多家機構簽署康養產業發展協議。2017 年10 月泰禾集團宣佈5 年投資500 億做健康醫療的戰略思路。到2018 年,中國老齡化人口將達到2.5 億,中國面臨未富先老的局面,老人對健康需求的關注越來越高,這也是健康產業會飛速發展的一個原因。另外,過去的家庭子女多,兄弟姐妹輪流照看老人,現在多為獨生子女,老人更需依賴健康醫療機構。隨著時間的變化越來越成熟的思路戰略已經來臨 .

互聯網是人類有史以來第一個世界性的圖書館和第一個全球性的論壇,任何人,無論來自世界的任何地方,在任何時候,他都可以參加,互聯網永遠不會關閉,而且,無論你是誰,你永遠是受歡迎的,你不會由於不同的膚色,不同的穿戴,不同的宗教信仰而被排擠在外,在當今的世界裡,唯一沒有國界,沒有歧視,沒有政治的生活圈屬於互聯網,通過網絡信息的傳播,全世界任何人,不同國際,種族,性別,年齡,貧富,互相傳送經驗和知識 ,沒有你學不到的只有你想不到的[微笑]

2.零售互聯網大佬的“新零售”概念馬雲在2016年的雲棲大會上講到,“未來,沒有純粹的店商,也沒有純粹的電商,唯有新零售”。同年,小米科技董事長雷軍和京東創始人劉強東,都開始感受到流量增長壓力,而現在2020年我們更能看到電商的實力 提(到了線上線下融合的“新零售概念”。)

何為新零售?

企業以互聯網為依託,通過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手段,對商品的生產、流通與銷售過程進行升級改造,進而重塑業態結構與生態圈,並對線上服務、線下體驗以及現代物流進行深度融合的零售新模式。 “新零售”,利用互聯網數據驅動,充分整合線上、線下信息流、資金流、物流,打破了傳統的交易結構,使得交易的效率得到最大化提升賺取幾百比如,新零售標杆“盒馬鮮生”,是超市,是餐飲店, 也是菜市場。 消費者可以在店內“邊逛邊吃”,也可以在盒馬 APP下單,門店3公里範圍內還能30分鐘送貨上門。真的是不用出門[震驚]

互聯網的來臨有多少大牌 小牌子 行行業業都關掉了,可見衝擊力有多大[震驚]

眾多實體門店開始意識到移動互聯網的重要性。傳統實體門店,倒下一批,又誕生一批,接著又進入新一輪的競爭!舉步維艱的傳統實體,正在面臨著四大危機:經濟進入新常態,人口紅利已消失,互聯網持續衝擊消,費者心智升級… 所以 我們要把握好每個風口[思考]

純屬個人觀點[祈禱][祈禱][祈禱]


三悅佳餚


大家好,我是青竹。

我們提前300多天,來探討一下。我相信反正到了2021年,也就是明年的這個時候,大部分人肯定要換生意或者項目轉型。


你看哈,2019年搞小黃車視頻帶貨的那幫人,在朋友圈曬了半年的佣金,賺了半年的錢,吃了半年的紅利。

現在抖音政策收緊了,有很大一部分人用之前的方法搞不下去了,開始換方法,轉型。

2019年年底,從其他行業轉型到抖音快手西瓜搞直播的。

因為沒有耐心,或者搞不定供應商,搞不定廠家供應鏈。

又有一幫人退出轉型換方法,

如果說,你這個整天短平快又是自媒體的,完全沒有積累,能做好事嗎?

對不對?是嗎?各位!

你們仔細觀察一下,那些整天喊生意難做,生意不好做的那些人,基本都是1年或者2年就換項目了,聽風就是雨,容易受他人的影響,聽說什麼賺錢就想去做什麼!

反倒是啊,把生意把事情把一開始就做的事情,當事業的人旺旺會越做越順越做越好。

當然也有例外的了。我們在這裡不探討極端的情況。


所以我今天啊,這個視頻啊,就想跟大家探討一下。做一個長久的事業,有那麼難嗎?

有的人可能會說,沒錢沒經驗沒時間,我認為可能都是在為自己找藉口而已,馬雲馬化騰這些不都是白手創業白手起家嗎?

可能你會說人家是被時代選中了,運氣好。但是,你沒有經驗,沒有能力,沒有基礎,你能被時代選中嗎?你運氣能好嗎?

2020年啊,我們主動變蠢一點,踏踏實實做一件事,不要太聰明。整天追風找紅利,反覆無常的。

可能說到這裡,很多人會說。我就是有病喜歡瞎折騰,有找不到機會。你有辦法嗎?

別說,我還真有辦法。就是踏踏實實做一件事情。做什麼事情呢?

前幾天跟幾個朋友聊天,我有分享過,針對個人成長啊,要拒絕行業或者專業。針對生意,要做品牌不要做渠道!


特別是在渠道越來越碎片話的今天啊。商家不要去建設銷售渠道或者內容渠道平臺,沒有必要。專注產品研發和優化或者策略上的思維就可以了。還是不談個例,個例沒有意義。


很多人會說,你這個好像是在雞湯啊,沒有實際行動啊!

第一,這個視頻你多看幾遍多聽幾遍,你品,你細品。

第二,如果說實在覺得只是雞湯,沒有意義。只能說明我們不同頻,你就當我沒說。

我有錄幾個視頻詳細的做了一個分析,也用自己的思維解說了。可以去看看。謝謝。


參謀官青竹


一是醫療健康。如生物製藥,診斷試劑,衛生防護,醫療保健等發展空間會進一步打開。

二是智能製造。疫情讓部分勞動密集型傳統企業受到很大影響,智能製造將會被再次提上日程,尤其是一二線城市,預計將會有一批無人工廠、無人車間出現,無人零售、無人機配送、無人機巡檢等高科技行業會出現較快發展,尤其是目前5G技術的成熟,將會推動相關產業的發展。

三是線上服務。通過此次疫情影響,將會催生一批線上平臺的發展,例如在線教育、線上辦公等會實現大面積的推廣。


candy糖糖在路上


2021年最致富的生意:

人為什麼窮,因為沒有富人的智慧和膽識;人為什麼猶豫不決,因為沒有魄力和決策力。

十年來,騰訊改變了我們的溝通方式;淘寶改變了我們的購物方式;餘額寶改變了我們的存錢方式;支付寶改變了我們的花錢方式;滴滴改變了我們的出行方式!時代一直在變,劣勢必將被優勢幹掉,優勢終將被趨勢幹掉!如果今天我們不懂得接受新生事物,不主動去尋求改變,早晚也會被時代所淘汰。

朝九晚五的全職工作不再是你唯一的收入來源,這種工作狀態已經過時了!如今互聯網已是趨勢,如果你錯過了騰訊,淘寶,餘額寶,支付寶,滴滴這些商機,那就不要再錯過互聯網了,雷軍曾說過“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也是可以看出,抓住“風口”有多麼的重要。李嘉誠分析了互聯網新技術的未來,隨著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互聯網+分享經濟是下一個風口

互聯網+分享經濟是大勢所趨,中國共享經濟市場的體量已經十分巨大.分享經濟在中國已經步入了黃金期。進入分享經濟領域是最好時機!如今是互聯網+ 分享經濟已經多次的被寫進了政府的工作報告當中,在未來的十年互聯網+分享經濟,將成為帶動中國的新的引體,抓住分享經濟的趨勢的人將抓住財富。


大姚老永


1.正常固定的崗位,不上班也能領工資的依然是熱門

2.教師.醫護.線上教育.配送包括各自圈內群內互賣物品需更多的人

3.綠色安全食品是會提高到最熱門的,如茶葉麵食魚肉等一切原始的食物,大家都會自我去感覺判別

4.農業產品,生態種植業是必做也是人人也能做的產業,說到“業”字會很多人以為全是大型才能做,並不是,個人幾人或小團體都可,有可能多人或有實力搞大型更可以!這種很看好!

5.另說一下實力大的,公司級的。做醫療器械,醫藥,物流快遞,大數據,IT,新媒體會很熱門

6.疫情期後,去上班會發現很多公司要解散了,實力無法達到一定應付一二個月無業務還在付出的公司,所以不成熟就開公司的會少點,那些遇到不能去公司現場上班而能在家也能做上班手頭的工作的行業,會有更多的人加入(是哪些行業年輕人比我更熟悉的多)

最後願大家都找合適自己的崗位,做合適自己的行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