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江區“三個轉變” 切實築牢境外疫情輸入的社區防線

錦江區國際資源和先進生產要素富集,有駐蓉領事機構10個、外資企業371家。隨著境外疫情加劇、抵蓉人員逐漸增多,錦江區堅持屬地管理、一視同仁、中外一致原則,加強疫情形勢分析研判,創新轉變防控思維,突出入境抵蓉人員疫情防控由靜止狀態向流動狀態轉變、由管理狀態向治理狀態轉變、由應急狀態向日常狀態轉變,精準施策、沉著應對,大力築牢“外防輸入、內防擴散”的社區防線。


由靜止狀態向流動狀態轉變

提前謀劃下好“先手棋”


錦江區“三個轉變” 切實築牢境外疫情輸入的社區防線


“Hello,I’m a community staff . Another 3 information I have to know from you.”得知有兩位加拿大籍人從韓國旅遊歸來居住在牛市口街道轄區,街道立即電話溝通,詢問了兩位外籍人士的基本信息、身體健康狀況、護照號等,詳細瞭解了他們從韓國首爾至成都的具體航班號,及在韓國逗留的天數,為他們送上了英文版的居家隔離告知書。溝通中,兩位外籍人士非常配合的採取了居家隔離措施。同時,牛市口街道擬定了《外籍人士關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預防及就診的倡議》,告知外籍居民相關注意事項、求助辦法以及發熱門診地址,向愛思瑟國際學校全體外籍師生髮布倡議書和宣傳海報;將倡議書、宣傳海報發至給外籍居民,並張貼至有外籍人士居住的社區和物業小區。


牛市口街道的各項工作舉措正是我區提前謀劃嚴防境外疫情“倒灌”的縮影。據悉,目前我區已成立了由區委、區政府分管領導為組長,區委社治委、區委外事辦、區衛健局等8個區級部門、11個街道為成員單位的工作專班,聚焦韓國、日本、意大利、伊朗等疫情較重國家(地區)入境抵蓉人員,制定入境抵蓉人員集中接收、進入小區、居家隔離及後續服務的全鏈條、無縫化服務管理工作流程,堅決築牢社區防線。依託“區級—街道—社區—網格”四級防控體系,我區建立信息互通、部門聯動、上下協調、物資保障等機制,進一步加強與區域內領館、涉外學校、外籍人士集中企業聯繫,確保信息同步更新、人員精準摸排、物資保障到位。


錦江區“三個轉變” 切實築牢境外疫情輸入的社區防線


結合前期排查到的未見面戶情況,我區加強了對通過其他渠道抵蓉且有疫情較重國家、地區旅居史人員的摸排。通過小區物業、外籍管家、業主群等渠道,提前與預計返蓉外籍人士溝通聯繫,開展防疫指導、溝通服務等工作,明確告知我市疫情防控要求,“點對點”聯繫將返蓉外籍人士,掌握搭乘交通工具、旅居國密接、身體狀況、返蓉日程和後續計劃,確保精準做好抵蓉前接收準備工作。


由管理狀態向治理狀態轉變

全程服務打好“組合拳”


錦江區“三個轉變” 切實築牢境外疫情輸入的社區防線


沙河街道雙桂路社區轄區居住有眾多外籍人士,社區對外籍人士進行了全面摸排。由於文化和語言的不同,外籍人士起初有些牴觸情緒,經過社區志願者反覆的溝通,保證不會因為國籍的不同而區別對待,最終獲得了他們的理解與配合。為了保證外籍人士居家觀察期間正常生活,所需物資和生活垃圾均由社區志願者配合物業進行遞送和清運,每天由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醫生上門測量體溫。經過社區和物業無微不至的關懷和照顧,居家觀察的外籍人員都放下心防,積極配合,紛紛對遞送人員表示感謝。


據瞭解,對於經成都入境並集中隔離檢疫的人員,在專車接返時完成測溫、登記等,在小區門口不登記、不停留,避免造成群眾圍觀、居民聚集。由其它城市入境轉機的疫情較重國家抵蓉人員,由區衛健部門組織醫學檢測,納入居家隔離醫學觀察。目前,全區從市上統一接回入境人員和由日韓零散入境轉機抵蓉人員,均順利返家進行居家隔離醫學觀察。


區委社治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經過對境外抵蓉人員所在社區院落、樓棟的管理廣度、集散程度等因素的綜合考量,我區精準增配行業對口的專業骨幹力量下沉,實行“一對一”管理服務,建立觀察日誌,做好實時健康監測及信息報送。充分宣傳政策、交流責任義務,不貼封條、不安監控,設立固定樓崗和流動樓哨。充分照顧入境人員合理關切,尊重其宗教和風俗習慣。


錦江區“三個轉變” 切實築牢境外疫情輸入的社區防線


本著“一視同仁、中外一致”的原則,我區按照成都市的統一防疫要求,在落實做好健康管理一系列工作的同時,發揮國際化社區建設優勢,做細居家服務。目前,我區依託“外籍人士社區服務中心”,招募了82名懂日韓語言、善交流溝通的志願者、選調生、社區黨員與院落骨幹等組建了23支志願服務隊。為抵蓉外籍人士提供一張溫馨提示卡、一箇中藥預防包、一個健康出行碼、一個電話服務號、一束鮮花和一支服務團隊的“六個一”暖心服務,以精細化和個性化服務確保外籍人士居家隔離住得好、住得暖,讓居家隔離醫學觀察有力度更“有溫度”,隔“疫”不隔心。


由應急狀態向日常狀態轉變

同心戰疫奏好“主旋律”


為規範街道、社區等一線參與的工作人員言行和工作方式方法,我區突出在政策執行、操作規範、外事禮儀等方面開展了外事工作培訓。成立“雙語律政宣傳服務隊”,對入境抵蓉人員開展疫情防控政策宣傳,針對中外居民關注的熱點法律問題,通過以案釋法的方式及時解答和回應。製作韓語、日語、英語等多語言版本《疫情較重國家(地區)來蓉人員溫馨提示》,提醒外籍人士居家隔離注意事項,加強人文關懷。


發動小區黨支部、業委會、居民骨幹、外籍管家等,利用微信群、QQ群等引導小區居民理性看待和支持配合防控工作,讓和諧正能量成為言論潮流。引導網絡媒體正面發聲,平等對待、人性化關懷入境人員,依法打擊造謠傳謠行為。針對可能出現的矛盾和輿情,印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在錦江涉外人士應知手冊》,制定應急預案和輿情處置方案,確保出現問題能夠及時響應處置。


另外,我區還依託社區音樂廳、黨群服務中心等開展線上中外音樂會、讀書會以及日韓動漫藝術交流活動等38場,以多元文化活動豐富中外居民精神文化生活。轄區伽地社區音樂廳充分發揮全市首個社區音樂廳優勢,邀請各國藝術家開展音樂講座直播,甄選世界各地經典音樂作品舉辦“空中暖心音樂會”,讓旋律撫慰心靈,用音樂激發力量,中外居民線上線下參與人數達12500人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