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謠言不斷?因為疫情下的"寧可信其有"

近日,有兩條謠言在北京市廣為流傳。一條聲稱“北京市政府會議表示,3月16日居民出行正常化,17日公交正常化”,還有一條稱“北京本月24日(兩週後)開始,結束全市一級響應及輪班居家辦公模式,有序全面復工”。

儘管政府及時出面採取了闢謠措施,但是謠言已經產生並且被傳播,其中產生的負面效應也無法避免。包括在日本出現的搶納豆,搶花崗岩,甚至搶廁紙等等事件,都是起源於一個群體,甚至是個人。

為什麼在疫情之下會產生如此之多的謠言,並且傳播速度如此之快?

首先,固然有一部分人心術不正,想要借國家在遭受災難的時候造成更大的動盪,採取了違法的或者不適當的行動。由於政府調集了更多的力量去攻克疫情,有些人便會以為在這期間“鑽點空子”是沒有關係的,導致倒賣口罩,亂傳謠言,干涉疫情情報傳播等等的行為數不勝數,而這種種行為產生的根本原因可以歸結為一點,那就是人性。

疫情中出英雄,也出叛徒,在全國人民一心抗擊疫情的同時,反其道而行的人也在煽風點火,製造恐慌。疫情中的人們是堅強的,也是脆弱的,堅強在面對席捲全國乃至世界的災難的時候聽從國家指示,做好自我防護,脆弱在面對鋪天蓋地的謠言,我們的抵抗力可能沒有我們想象中那麼強。

謠言之所以成為謠言,是因為傳播者


為什麼謠言不斷?因為疫情下的

謠言不可怕,可怕的是傳播它


俗話說三人成虎,如果沒有傳謠的人,謠言就會被消滅在萌芽之中,反之如果沒有做到正確的傳播,那麼哪怕原來不是謠言的東西也有可能成為謠言。因此,養成足夠的判斷能力,多方面的收集情報並比較便顯得尤為重要。

疫情之下的“寧可信其有”


為什麼謠言不斷?因為疫情下的

謠言止於智者


在疫情等等特殊狀況之下,謠言不僅容易產生,也容易傳播。因為人們“寧可信其有”。在這個互聯網已經非常發達的時代,上網瀏覽信息幾乎成為每個人的必修課。而在疫情之中,由於不方便外出,與外界的聯繫更加依賴於網絡,同時網絡上的不實信息非常多,我們更容易接觸到謠言,也就導致了輕信謠言從而使得社會混亂的情況發生。

另外疫情當中人人自危,儘管呆在家中也覺得自己不能保證絕對的安全。於是那些關於“聲稱可以治好新冠肺炎的藥”的謠言就紛至沓來。不論實際上有沒有效,總之先信了在說的人也不在少數。這就體現了人們“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一種心理。

每個人都是疫情中的一份子


為什麼謠言不斷?因為疫情下的

武漢加油,全國人民加油


而對於我們普通老百姓來說,需要進行充分的判斷而採取適當的行動,恐慌情緒的產生可以理解,但是一味的恐慌不僅對於疫情無濟於事,更是對於別人努力成果的傷害,在疫情之中不存在置身事外的人,每個人都是當事人,每個人都擔著一份責任,現在疫情已經接近尾聲,只要我們每個人都盡到自己的一份責,勝利的明天就不會遙遠。

3月已經過半,4月即將降臨,勝利還會遠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