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之言,送給職場中不會變通的你

職場如戰場,在切入正題之前,我們先看看兩個大臣如同處理同一件事的例子。有些人就問,你為什麼不講賣土豆的故事啊。小王,小李同時買土豆,有一個呆頭呆腦,有一個考慮周全。其實,買土豆的故事已經被很多人講爛了,換著花樣買東西,但這並不足以讓你在職場順風順水。

話說唐朝唐玄宗時期,張九齡這個幹部是非常有名的,不但文章寫得好(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就是出自他的手筆),治國齊家也不錯。但是,在處理一些事務上,明顯沒有小混混起家的李林甫會變通。

比如唐玄宗在東都洛陽辦公的時候,老是夢見鬼魂,心中不爽,便要起駕回長安。但是,此時正是莊稼長勢正好的時候,如果這時候回長安,護駕的隊伍一定會踐踏莊稼。張九齡為民著想,立即提出了反對意見,說老大,咱們不能這個時候走啊,您再忍忍,等到了冬天,咱們再回長安。

唐玄宗當然非常不爽,老子都快被噩夢嚇尿了,你還讓我忍。這個時候,李林甫出現了,跑到皇上跟前只說了一句話,立即讓唐玄宗決定起駕回長安。李林甫說老大,咱們回去不過是影響一些莊稼地,等咱們回到長安,您直接頒佈一道聖旨,減免沿途各州縣的要上交的糧食,不就得了嘛。

張九齡聞聽之後,不得不佩服李林甫在變通方面的能力。既不得罪老大,又安撫了沿途的百姓,一舉兩得,又能讓老大開心,你說以後有好事了,會給誰?

所以,在職場之中的變通能力非常重要。即便是能力非常強大的人,如果不知道變通做事,有時候往往陷入死衚衕,走不下去。

一家之言,送給職場中不會變通的你

當然,變通絕對不是拍馬匹討好,而是在雙方能夠接受的情況下,達成既定的目標。這個能力決定了你能否在職場中成為亮點的基礎。

還是張九齡和李林甫的例子。當時唐玄宗因為寵愛武惠妃,想把太子廢掉,立武惠妃的兒子的為太子。張九齡立即跳了出來,說老大,你不可以這樣。當場,兩人吵了一架。雖然張九齡是為了國家著想,但是如此吵下去,君臣難免失和。

吵架沒有結果,張九齡退下之後,李林甫走過來,也是說來一句:此為皇上家事,何必聽外人的。唐玄宗眼睛一亮,說你小子說得對!

雖然最後沒有廢成太子,但是從這件事上看,張九齡罷相至早晚的事。

如何鍛鍊這種能力呢?首先還是要反思工作中與上下級溝通的事情,到底有沒有很好地落地。沒有落地,到底是哪裡存在分歧。這個分歧,應該用什麼方式可以完美解決。

當然有些人認為這是妥協,其實有時候退一步豈不是海闊天空?

其次,還是要以目標為導向,過程可以有許多方案,並不是生硬的只有一條路。有些人就是要跟上級死磕到底,最後兩敗俱傷。明明可以通過變通達成共識的,最後吵得腦子變成漿糊,不歡而散。

最後,變通的能力是來源於豐富的工作實踐。沒有一個人是天生就會變通的,只有經過了各種歷練,才能體會到其中的奧妙。這也是為什麼初出茅廬的知識分子,大多數總是碰壁的原因。並不是你是對的,就一定能夠辦成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