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找到與自己研究領域的相關文獻

文獻檢索是指根據學習和工作的需要獲取文獻的過程,是一項實踐性很強的活動,它要求我們善於思考,並通過經常性的實踐,逐步掌握文獻檢索的規律,從而迅速、準確地獲得所需文獻。想要找到與自己研究領域的相關文獻,需要做到:

如何找到與自己研究領域的相關文獻

一、發現需要審閱的文獻。在這一階段,我們必須選出哪些資料要審閱,哪些不要。什麼是合適的、具體的文獻資料,即收集的信息要與研究課題的主要觀點密切相關。

二、進行文獻査詢。這個階段包含三個任務:預覽、選擇、組織。首先,預覽與研究課題相關的大量著作。其次,根據每個著作對研究作出的具體貢獻、研究的時效性和準確性來選擇最終要閱讀的文獻。最後,對需要閱讀的每一著作中的具體觀點進行組織歸納。

三、瀏覽文獻。文獻查詢要從瀏覽文獻開始。文獻査詢是對圖書館和網上編目、百科全書、期刊索引和摘要進行系統性搜尋的過程。瀏覽的目的是辨識可能有價值的資料,比如:書籍、文章、論文、專題論述、報告以及會議記錄等。瀏覽時,我們要快速査閱參考編目或索引,從而確定哪些資料需要包含進來。

四、使用網絡。推薦使用自己所在的學術機構提供的電子數據庫。大學圖書館綜合了各種電子數據庫來幫助我們開展研究。這些數據庫已經經過研究員的審核,並隨時供我們進行使用。

五、資料管理。瀏覽資料之前,我們必須瞭解如何對瀏覽所獲得的信息進行分類和存儲。要注意,如果缺乏細緻的資料管理,大量的信息會使你不知所措。所以在文獻查詢中的這一步,我們只需記錄兩種類型的信息即參考書目信息和瀏覽進程。

六、快速閱讀文獻。通過瀏覽文獻找到了文獻綜述所需的參考著作,下一步就是快速閱讀這些著作,然後篩選出有用的資料。瀏覽的目的是找出包含潛在信息的文本,而快速閱讀則是要找出文本中最佳的潛在信息,這時我們要決定什麼信息保留,什麼信息丟棄。

七、將資料圖表化。我們在瀏覽了文獻之後,接下來要利用圖表來規劃各種資料。製作圖表是文獻綜述中組織文獻資料的一項技能,可以分析每一著作在主題陳述中的作用。主題陳述包含核心觀點和主要術語,這些核心觀點和主要術語就是書目卡片上的檢索詞。與檢索詞相關的內容應該被記錄下來並分類編目。

在這一階段,我們要依據內容,在收集到的資料與主題陳述之間建立一一對應的關係,製圖可以幫助我們以一定的格式組織資料,從而有利於進一步分析。

八、精煉主題。主題陳述決定了研究的內容和研究的範圍,對於我們來說,花費在思考要研究什麼上的時間很少,真正花去大量時間思考的是不去研究什麼。

主題陳述要從兩個角度來確定研究範圍:一個是要研究的內容,另一個是不要研究的內容。我們要用心思考的是不要研究的內容,這一點可以幫助我們建立一個研究課題的框架和研究的關注點。

九、主題擴展。査詢過程中與上述情況相反的問題也有可能出現:文獻只提供了有關研究課題的少量信息。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應該回顧一下研究課題形成過程中運用到的主要術語和核心觀點。

以上就是文獻檢索不斷髮展和積累的過程,文獻檢索是策略性的資料收集過程,它有預覽、選擇和組織文獻三個階段,同時也有三種方式可以幫助我們完成文獻査詢即瀏覽、快速閱讀、製圖。

1.瀏覽是對圖書館和網上資料編目、學科百科全書、期刊索引以及摘要等進行有組織的査詢,瀏覽的目的是找出研究需要的資料。

2.快速閱讀就是迅速地閱讀資料,確定文章中的重要觀點和文章對研究的具體作用,從而決定是否需要這份文獻。

3.製圖是對瀏覽和快速閱讀收集到的資料進行組織整理並集中展示的技巧。我們可以建立核心觀點圖和作者圖譜,並對照參閱。

如何找到與自己研究領域的相關文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