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最受歡迎的五大"金飯碗",如今卻成為"底層工作"?

導語: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工種的組成與從前大不相同。現代經濟中,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而懂得運用網絡信息的人群更加吃香,如流量明星和網紅。在80年代被別人所追捧的金飯碗,在現在已經不再是香餑餑。

不得不承認,在80年代最受歡迎的5大金飯碗,在互聯網信息發達的衝擊之下,無疑成為了生存困難的行業。

1.供銷社的銷售員

由於那時我國的國民經濟還處於比較低下的水平,所以人民的日常所需,包括食物和用品,都是需要通過在供銷社購買。而那時候能夠成為供銷社的銷售員簡直就是個金飯碗,人人買東西都得看銷售員的臉色,簡直無上風光。可隨著經濟的發展,個體經濟的崛起,供銷社已經被撤銷,而供銷社銷售員這個職位自然也不復存在。

80年代,最受歡迎的五大

2.司機

80年代的時機大部分都是高收入人群,甚至還有很多是在國家公有編制中的金飯碗。那時候普通百姓辛辛苦苦勞作一年的農活所得到的收入,可能還不如一個司機一個月的收入。當時司機需要通過2-3年的開車學習才能上崗,在80年代無疑是屬於高技術人員,是別人眼中的香餑餑。可隨著國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家戶戶都開始有了私家車,司機這個金飯碗也同樣受到衝擊。

80年代,最受歡迎的五大

3.播音員

80年代是國民共同奮力向前發展的年代,國家帶領著走進新時代,所以當時對於播音員這個職位無疑是神聖且光榮的。與此同時,80年代也是我國無線電的發展時期,擁有一臺收音機就是一筆固定資產的日子,播音員對於眾人來說,無異於現在一線的流量明星,播音員溫潤如玉的嗓音,也是家喻戶曉的明星人物。

80年代,最受歡迎的五大

4.電影放映員

八十年代是我國經濟瘋狂發展的時期,同時也是文化、娛樂等崛起和發展的黃金時期,那時候不管是大導演的銀屏鉅獻,還是那個在電影院負責放映的人員,都是讓人非常羨慕的職位。首先,電影放映員在八十年代大部分都是屬於編制內的職位,也就是人們口中所謂的金飯碗。而那時國民經濟雖然在高速發展,可畢竟並非人人都看得起電影,而放映員不僅可以天天免費看著電影,同時還有工資可以領,這怎麼能不叫人羨慕呢。但隨著現代經濟的發展,電影行業成為了私人承包制,放映員的職位依然存在,但卻已經是工薪階層中收入比較低的一個群體,也早就已經不是編制內的金飯碗。

80年代,最受歡迎的五大

5.郵遞員

以前郵遞是屬於國有企業,郵遞員也是屬於編制內工作人員,不僅工作性質非常體面,同時也是屬於工薪階層,每個月的工資都是現錢,比起農民在地裡幹活換來的農作物,郵遞員的日子顯得輕鬆很多。

80年代,最受歡迎的五大

可隨著快遞行業的崛起,郵遞員與當下的快遞員無差別,收入雖然還不錯,但不得不承認是苦力勞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