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板油和肥肉煉出來的油哪個口感更好?哪個營養價值更高?

燒包穀12345


豬大油可以說是一代人的回憶,做為70後,小時候最喜歡吃的就是豬大油。那時候家家戶戶都有一個專門用來盛放豬大油的油罐,所以也叫“葷油罐”。

豬大油不光可以炒菜食用,那時候的豬大油是可以單獨做為菜來食用的。比如:取一個饅頭片上面抹上一層豬大油,讓豬大油把饅頭片的表面滋潤一會,然後一口一口咬食。而且這個饅頭片以涼饅頭片為好,這樣大油浸潤的饅頭片會變軟,吃起來特別的有感覺。

豬板油和肥肉那個提煉出來的油口感好?那個營養價值更高?

一,豬板油和肥肉提煉出來的油是一樣的

  • 豬板油和肥肉提煉出來的都是豬大油,也就是我們俗稱的“葷油”。兩者都是豬的脂肪融化後而成,所以豬板油和肥肉提煉的都是豬的脂肪,兩者並沒有什麼區別。
  • 豬板油位於豬五花肉腹部的下面,又叫“肚囊子”肉,幾乎沒有瘦肉,都是泡狀的肥肉,只能用來熬油。所以豬板油基本是豬身上最便宜的便宜的部位。

  • 肥肉在豬身上很多部位都有,一般以皮下脂肪層為最多。雖然現在很多人不太愛吃,但是也可以製作很多菜品,或者跟瘦肉搭配著使用,比如:做餡等。
  • 豬板油的出油率比肥肉要高很多,所以單純要以煉油為目的話,板油要優於肥肉。這就是為什麼現在市場上很少能看見賣板油的,基本都被集中收購了!
二,二者的口感和營養價值
  • 豬板油因為煉油出油率高,煉製過程中融化的也快,以溫度和煉製的時間長短來說,要比肥肉短一些。因為煉製的時間短,沒有那麼長時間的高溫熬煮,那麼從口感和營養價值上應該優於肥肉。
  • 肥肉裡面不光有脂肪,還有肉的結締組織和筋膜,所以熬煮的時間要長一些。因為豬油的沸點比較低,那麼長時間熬煮的豬油營養和口感都要差一些。



三,豬大油的提煉和保存
  • 豬板油或肥肉要想煉製豬大油,都應該提前用溫水浸泡洗淨,這樣可以去除一部分豬的腥味。
  • 把豬板油或肥肉切成指甲大小的丁,鍋中要放入跟肥肉或板油三分之一量的水,然後用小火慢慢熬製。注意:水分熬幹以後要經常攪動鍋底,以及按壓肥肉或板油,使其儘快吐油並且防止糊鍋。一般肥肉或板油熬成金黃色時即可關火,用餘溫就會把剩餘的油脂熬煮。熬糊的豬大油會有苦味,所以一定要注意火候把握。


  • 家庭熬的豬大油裡面會有雜質,所以腐敗的速度會快一樣。因此熬好的豬油應該入冰箱冷藏保存,或者儘快食用完畢。小時候家裡熬豬油都會放入大量的鹽,以達到保存時間長的目的。

結語:不論是豬板油還是肥肉煉製的油,都是豬的脂肪部分,所以二者營養價值和口感上是沒有什麼區別的。不過豬油主要是飽和脂肪酸,而且沸點也比較低,所以食用時要注意低溫煎制、少量食用。


73神牛


當然是豬板油煉出來的油好一些。無論是色澤和口感都比肥肉煉出來的好多了。記得小時候,家裡每當臨近春節的時候,家裡就殺一口肥豬,把親戚朋友請到家裡吃一頓。母親把豬板油用大鍋煉了,油梭子用來包餃子。東北人把油梭子叫油滋啦。全家人每當過年的時候才能殺豬吃到肉。近五十年過去了,每每想起這些,也就想起父母親,心情不是滋味。


海納百川79年兵


沒有經驗的小夥伴可能不知道,豬板油和豬油還是有區別的。

豬板油屬於豬肚裡油,也就是腹腔上掛的豬肥膘。

而肥肉屬於豬的肉,包裹在豬瘦肉上的脂肪。

肥肉練出來的油會有一股肉味,出油率和豬板油相比也會差一點,更適合做素菜,糕點。

豬板油用來煉油會更香沒有邪味,出油率也比肥肉高。適合做渾菜,和烙餅。

希望您能喜歡我的答案。


飛翔的箱子


昨天剛去買了5斤豬板油熬起來過年用;作為一個長期做飯的人,豬板油、肥肉都買來熬過油,對比結果是,豬板油出油率高味更香;肥肉出油率低一些,但油渣可以炒菜吃,也可以做脆哨,就是豬肉味;真正吃豬油,個人偏愛豬板油多一些。



淡然121937766


您好,很高興能回答您的問題。

豬板油和肥肉煉出的油的口感都是差不多的,您叫專門做這種生意的人去閉著眼睛品嚐兩種油的區別,大概率是品嚐不出來的。

雖然說口感上相差不大,但是顏色上豬板油要純淨一下,也就是說白一些。因為用肥肉煉油的話,火候不好掌握,如果要把肥肉的油全部煉出來,油的顏色肯定會黑點。

營養價值兩者沒什麼區別,都是動物油,您可以把肥肉理解為鍛鍊過的“豬板油”。

您可能會問豬板油跟肥豬肉兩者除了名字不一樣其他就沒有區別了嗎?

區別還是有的。

1.出油率,如果用豬板油煉、1斤豬板油可以榨6到7兩左右豬油,而1斤肥肉只能榨5兩到6兩左右豬油。

2.油渣價值。用肥肉做的油渣有的地方可以賣出很高的價值,而用板油做的油渣價值一直都不高。

不過豬油總的來說還是沒有植物油健康,因為豬油中含有大量的飽和脂肪酸。生活中還是要少吃,畢竟現在生活水平好了,大家每天攝入的營養及熱量比以前都要高很多。

好了,到了這裡我來談談我對豬油及油渣的主觀印象。

我特別喜歡吃豬油渣,以前我們過年的時候都會殺豬,然後板油就會煉油。不用肥肉煉油是因為肥肉可以做成臘肉,也可以用來做菜,我怎麼覺得用新鮮的農家豬的肥肉來煉油都是大戶人家的做法。炸出來的油渣我們有兩種吃法,一種是放糖,一種放鹽。我更喜歡吃放糖的一點,超美味,不過已經有好久沒有吃到了。

好了,希望我的回答能對您有所幫助。


快超啊


肥肉我們大家都知道,可能有些人對豬板油會比較陌生,那麼我們來看看豬板油是什麼吧。

豬板油是豬的腹腔肋骨上面長的一層帶油膜的塊狀脂肪,豬腎被包裹其中,出油率高,熬出來的油有著一種特有的油香味,豬板油以塊狀厚和大為好,反之薄和小塊的為次。

熬豬油的肥肉,也是豬肥膘,表面沒有油膜,跟板油相比,出油率低,因為是肥肉熬的油,只有肉味,沒有板油那種特有的油香味。

豬板油和肥肉煉出來的油哪個口感更好?若論油的香味與熬出的油量,豬板油更勝一籌。一般家裡若是要熬豬油,會直接買一大塊豬板油;若是想吃油渣,便會買塊肥肉回家熬油。熬油後的油渣酥而韌,不會像豬板油渣那樣,一咬就成了粉末。


豬油不但炒菜香,其中的營養價值也挺高的。它含有多種脂肪酸,飽和脂肪酸和不飽和脂肪酸,能提供極高的熱量,並且含有的維生素A和維生素E也很豐富。

二者的區別在於豬油的熱量要比豬肉稍微高一點點。每百克豬肉的熱量是807.00千卡,脂肪含量為88.60克;每百克的豬油熱量是827.00千卡,脂肪含量為88.70克。

豬板油和肥肉煉出來的油哪個營養價值更高?從以上數據看,我個人覺得二者的營養價值都差不多。

生活是很真實的柴米油鹽,一簞食,一瓢飲。謝謝閱讀,大家有什麼更好的烹飪方法,歡迎在下方評論或留言!如果大家喜歡這篇文章的話,希望大家能為我點個贊,並關注我一下,最後別忘了幫我分享,轉發一下哦!特別感謝!


笑笑的麥子


用豬板油和豬肥肉提煉出的豬油,它們的食用口感與營養價值是大致相同的,唯一不同的就是,用豬板油提煉出來的豬油量,比用肥肉提煉出來的豬肉量要多一些。

豬板油

豬板油,其實就是豬的膛油,也就是豬內臟上面粘連的油脂,它的組成部分基本都是油脂,沒有一絲的肉質纖維,所以用豬板油來提煉豬油,它的出油量是很大,但經過提煉後的豬板油,它所殘留的油渣食用口感不好,往往經過提煉後,豬油渣只剩下一層油皮了,但不可否認的是,用豬板油來提煉豬油,它的出油量還是挺讓人驚喜的。


豬肥肉

用豬肥肉提煉豬油,因為豬肥肉的表面沒有油膜,所以跟豬板油相比,它的出油率比較低,因為是用豬肥肉熬製的豬油,所以豬油中只有肉香味兒,而缺少了用豬板油熬製出豬油的那種油香味。但豬肥肉在提煉過油脂以後, 它所殘留的油渣,卻是自成一道美食,我們用豬肥肉熬製出的油渣,可以用來包餃子,或者早上一些椒鹽直接食用,味道是很鮮美的,有很多人就特意來製作豬油渣食用,在有些地區,豬油渣也是一道獨具特色的地方小吃。


熬製豬油的正確方法

我們在熬製豬油的時候,一定要掌握正確的熬製方法,千萬不要將豬板油或者肥豬肉,直接放在鍋中熬製豬油,而是需要提前在鍋中加入少量的清水,然後再將豬板油或者肥豬肉放入鍋中慢慢熬製,直到將鍋中的水蒸發掉,而豬肥肉或者豬板油也隨著鍋中溫度的升高,會溢出油脂,這樣熬製的豬油顏色潔白,而且出油率極高。

——最後總結:關於豬板油和肥肉練出的油哪個口感更好?哪個營養價值更高的?的問題。我的回答就到這裡了,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到您。我是明澤美食,感謝大家閱讀本文,如有不足之處,請在下方留言欄留言互動,謝謝!


明澤美食


親們,請您閱讀本文前,先點擊“關注”,這樣才可以在第一時間,免費收到我分享的精彩問答,你的支持是我創作最大的動力!謝謝!

大家好,我是餐餐美味,我的問答是:豬板油比肥肉煉出來的油口感更好,豬板油的營養價值更高。肥肉炒菜比較香,但不適合煉油,豬板油不適合炒菜,但煉油口感很好。

我開面館的時候,都需要練點豬油,剛開始開店經驗不夠豐富,就買了一些肥肉回來煉油,肥肉練出來的油,顏色發黑發烏,吃起來有一股味道,別人告知我, 煉油要用豬板油。

豬板油又名“豬肉渣”,不單單是肥肉,而且是肥膘,是豬肚子裡面的肥油。肥肉是五花肉、肘子肉上的一些部分,從豬身上割下來的肉就是肥肉。

豬板油和肥肉煉油的區別

豬板油色澤白如玉,用手抓起來綿綿的,鍋中放少許油,放入切好的豬板油開始煉油,油練出來清亮無比、金黃金黃的,聞起來沒有什麼怪味。

從肉上割下來的叫肥肉,色澤暗白、無光暈,鍋中倒油,倒入切好的肥油,練出的油色澤發黑、發烏,聞起來有怪味。

結語

豬板油和豬肉不對比沒有傷害,對比後得出的結論是,豬板油適合煉油,肥肉不適合煉油,豬板油口感好、營養高。大家對此怎麼看呢?歡迎大家在下面評論區留言討論哦!如果喜歡我們就點贊關注吧!我們下期再見!


餐餐美味


▂ ▄ ▅ ▆ ▇ █ 精彩回答 █ ▇ ▆ ▅ ▄ ▂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豬板油和豬肥肉油都是用豬身上的某些部位提煉出來的食用油,但是兩種油還是有一定差距的。那麼,豬板油和豬肥肉油有什麼區別?豬板油和肥肉油哪個好?

豬板油是什麼

豬板油又名豬油渣,不單單是肥肉,而是肥膘!豬肚子上的成條狀的肥肉。板油一般指這種生的肥膘。豬板油不是肥肉熬的,應該是豬肚子裡肥油,很大一張,一板一板的,有薄膜包裹的油,如果熬豬肉油的話應該是豬油。豬板油是做很多菜不可少的一門重要原料。

豬板油的營養成分

熱量(千卡):827 B1硫胺素(毫克):0 CA鈣(毫克):0 蛋白質(克):0 B2核黃素(毫克):0 MG鎂(毫克):1 脂肪(克):88.7 B5煙酸(毫克):0 FE鐵(毫克):2.1 碳水化合物(克):7.2 VC維生素C(毫克):0 MA錳(毫克):.63 膳食纖維(克):0 VE維生素E(毫克):21.83 ZN鋅(毫克):.8 維生素A(微克):89 膽固醇(毫克):110 CU銅(毫克):.05 胡羅卜素(微克):.1 鉀(毫克):14 P磷(毫克):10 視黃醇當量(微克):4 鈉(毫克):138.5 SE硒(微克):0

豬板油和肥肉油哪個好

豬板油是豬的腹腔肋骨上面長的一層帶油膜的塊狀脂肪,豬腎被包裹其中.出油率高.熬出來的油有著一種特有的油香味,豬板油塊狀厚和大為好,反之薄和小塊的為次。

豬肥膘是去皮的肥肉,表面沒有油膜,跟板油相比,出油率低,因為是肥肉熬的油,只有肉味。沒有板油那種特有的油香味。

豬板油和肥肉油的區別

豬油的熱量要比豬肉稍微高一點點。

每百克豬肉的熱量是807.00千卡,脂肪含量為88.60克。

每百克的豬油熱量是827.00千卡,脂肪含量為88.70克。

豬油中含有多種脂肪酸,飽和脂肪酸和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相當,能提供極高的熱量,並且含有的維生素A、維生素E也很豐富。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在這裡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我最後在這裡,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萬事興,年年發大財,生意興隆,謝謝!

▂ ▄ ▅ ▆ ▇ █ 謝謝關注█ ▇ ▆ ▅ ▄ ▂


美食小慕


豬板油和肥肉煉出來的油哪個口感更好?哪個營養價值更高?

大家好!我是喜歡下廚房的優質美食領域創作者 @劉哥美食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豬油大家比較熟悉,就是肥豬肉的油脂;一般在餐飲上用於兩個用途,一是炒菜,炒菜時加入少量的豬油,會讓做出來的菜品更有一種特殊的香味;二是製作中式酥皮類點心,如老婆餅、蛋黃酥、芋頭酥等,都會用到豬油來製作;

豬油是用豬的肥肉或板油經過加熱熬煮出來的,營養二者是沒有太大的差別,但用豬肥肉熬煮出的豬油沒有用豬板油熬煮出的豬油具有那種特有的油香味,而且出油率低。

【豬油的家庭製法】------特點:油質潔白、方法簡單!

【材料】豬板油、清水

------【開始製作】------

第一步:材料處理:把買回來的豬板油切成兩2釐米見方的肉丁,用清水清洗乾淨;

第二步:初步水煮:鍋內加水、加入切好的豬板油丁,開大火燒開,水開後一定要轉最小火慢慢熬煮;待水逐漸蒸發後,油脂會慢慢析出;

------小貼士:加水可防止板油直接加熱,肉塊受熱而變焦,這樣熬出的豬油會更白更香。

第三步:析出油脂:準備容器和金屬勺子,隨著豬油的慢慢析出,用金屬勺子將析出的油脂盛出容器中,並要不斷攪拌鍋中的板油肉丁,避免板油塊受熱不均勻;當看到肉丁縮成很小塊,表面發黃,就可以關火了,盛出鍋內剩餘的油脂。

------小貼士:1.全程都要開小火,避免火太大了油渣變焦而破壞了油的味道和成份。2.當肉丁變化變小收縮後,就可以關火了,不要熬過火、會影響熬出的油脂的質量。

油質潔白、方法簡單的豬油熬煮完成!

如何儲存豬油

熬好的豬油,一般放置到冰箱冷藏即可;也可以在沒凝固前加一點白糖或食鹽,攪拌後密封長久保存而不變質。

感謝閱讀,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到你!我是優質美食領域創作者的@劉哥美食 。喜歡家庭美食製作的朋友,請關注@劉哥美食 吧!一起暢談家庭製作美食的那些事,分享家庭製作美食的各種經驗和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