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管教孩子老人護著怎麼辦?


家長管教自己的孩子老人護怎麼辦?

各位家長,你遇到過嗎,你關鍵自己的孩子,老人卻護著。給我們管理孩子帶來了很多阻力。

要解決這個問題,先了解問題出現的原因。

第一,感情原因—隔代親。

為什麼會有隔代親。在當今家庭,有不少兒童與祖輩與即祖父母、外祖父母關係密切,而與父母相對要疏遠一些,甚至有些祖輩與孫子們,在某種程度上還成了互相間的精神寄託。這種祖輩對孫輩超乎對子輩的感情,俗稱"隔代親"。老人對孫輩的疼愛,大大超過父母對子女的疼愛,僅用血緣關係解釋還不夠,其中還有心理上的原因。

孫輩猶如旭日之東昇,祖輩恰似夕陽的餘輝,他們之間有相同性,更有互補性。俗話說"老小孩"、"小大人",就是說這隔代人相同之處;祖孫在一起,幼者受到愛撫,長者得到歡樂,他們之間互相補充了中間一代人由於工作家務繁忙而留下的時間空間的空白及遺缺,這就是形成隔代親的一個重要原因。

第二,觀念差異。由於年齡的關係,父子輩在生活觀念等問題上更多具有自己的主張而易產生隔閡、矛盾,甚至衝突;而祖孫輩同樣由於年齡的關係而互不設防,所以更易親近,這無疑也是形成隔代親的重要因素。

老人干涉父母教育孩子該怎麼辦?

第一,要理解,孩子是老人愛的延續,不要指責老人。

“隔代親”,是一種十分深厚、細膩而又難以言表的感情。看到自己的孩子有了孩子,多數老人簡直樂糊塗了,別說孫子要玩具,就是星星月亮,如果能摘下來,他們都願意給!有的老人年輕時光顧著生計,在子女身上投入的精力較少,能讓孩子吃飽穿暖有書念就已經很滿足了了。

現在生活條件好了,也清閒了,就 產生了補償心理,要把對子女欠缺的愛在孫子身上補回來,會額外地疼愛孩子,對孩子的要求有求必應,甚至用“捧到手裡怕摔著,含在嘴裡怕化了”來形容也不為過。長期如此,確實容易把孩子慣壞。


第二,和老人多溝通 全家建立統一戰線。

年輕父母應該和家裡的老人多溝通,多聊一些關於教育的方法,相互學習,取長補短 ,父輩和祖輩的教養理念在一個家庭中一定要保持一致,這樣孩子才能知道哪些行為是可以的,哪些行為是不被允許的,否則孩子會困惑。 在教育孩子這個問題上,家庭所有成員要形成統一戰線,千萬不能年輕的父母忙著管教,老人跟著拆臺。

第三,原則性的問題決不妥協。

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原則性的問題決不妥協。即使老人出面干涉,父母也要勇敢地堅持自己的觀點,讓他明白不要觸犯底線。不要因為對方是老人就中斷正常的教育,這樣只能讓孩子覺得不管犯什麼錯都有靠山。當然, 為了避免惡化家庭矛盾,父母可以在事後避開孩子主動和老人溝通,儘量減少正面衝突。父母儘量不要當著老人的面管教孩子,給孩子講道理的時候避開老人。


今天的內容講完了,謝謝收聽,下次再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