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鋒陷陣“娘子軍”——全區各族各界婦女參與抗擊疫情紀實

“經過近3個小時的飛行,我們來到武漢。此時的武漢是多麼的沉重。我們與甘肅戰友在機場相遇,相互吶喊‘武漢加油,中國加油,我們必勝!’”

“今天我們進行了疫情防控與個人防護的培訓,還在黨旗下進行了宣誓,我感覺沒那麼緊張了。作為醫務工作者,在國家需要我們的時候,我們有義務挺身而出,盡己所能換取更多人的健康!”

“今天是我真正投入戰場的第一天。凌晨我早早去醫院穿好防護服,開始了4個小時的值班。穿著厚厚的防護服幹起活來有些笨拙,脫下防護服鼻子、臉頰上有深深的壓痕,但這不影響我們的鬥志。”

這些流淌著巾幗擔當和青春熱血的文字,來自鄂爾多斯市中心醫院重症醫學科援鄂護士馬芳的日記。從2月21日到達武漢到現在,十幾天的時間裡,馬芳和其他3名護士護理著武漢協和醫院西區50名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搶救、輸液、發藥、查房、送飯,從沒有一人喊累。“從選擇奔赴武漢的那一刻起,我們就沒想過退縮。不獲全勝,絕不言成功!”馬芳說。

我區支援湖北的800多名醫護人員和疾控人員中,女性佔70%多。在祖國和人民需要的時候,她們挺身而出,選擇了做一名最美逆行者。

“白衣戰士在前方守護人民安康,我們在後方守護家園。”疫情發生以來,全區廣大婦女工作者和婦女群眾積極主動投身到疫情防控中,為築牢聯防聯控人民防線貢獻著巾幗之力。

基層社區是疫情防控的重要關口,廣大婦女工作者和志願者充實到城市社區和農村牧區防疫一線,城鄉社區的大街小巷就是她們的戰場。

疫情防控阻擊戰的號角剛剛吹響,錫林郭勒盟正藍旗婦聯全員安營紮寨上都鎮侍郎成路東公租房小區,24小時值班值守,對外來人員嚴格摸底排查,對出入小區居民進行登記。同時,利用微信公眾號、抖音等新媒體平臺向廣大婦女群眾、家庭發出倡議,提升居民科學應對疫情能力。

大年初二,呼倫貝爾市阿榮旗霍爾奇鎮前進村婦聯主席趙靜和做志願者的丈夫將兩個年幼的孩子送到母親那裡,投身疫情防控第一線。她和村幹部挨家挨戶排查外出返鄉人員,從早晨忙到深夜,直到確認沒落一戶、沒落一人她才放下心來。得知村口檢查站執勤人員不足,她主動加入其中,白天登記排查過往車輛,晚上彙總村裡疫情防控相關數據。為了工作方便,她乾脆住在了單位,還主動承擔了每天早晨播放防疫知識廣播的任務。

當一線物資缺乏的消息傳出,各級女企業家協會也積極行動起來。達拉特旗女企協會長趙麗在微信群裡發出捐獻倡議,短短几天時間就有40人接龍。上禾種養殖專業合作社劉海燕捐款1000元現金後,又向武漢捐贈20萬元的南瓜。京順大藥房的吳淑珍在捐了4千元現金和6千元物資後,又向當地政府捐了價值5萬多元的口罩。捐贈了價值3000元的醬菜後,參加卡點志願服務的雷大姐發現很多值守人員吃不上飯,她又給所有社區卡點送去醬菜,摺合人民幣6萬多元……在這次抗疫募捐行動中,自治區、盟市兩級女企協捐款捐物合計2890.53萬元。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還有無數的婦女群眾,雖然沒有奮戰在抗疫第一線,卻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參與到疫情防控之中。

早晨7點,很多人還沒有起床,烏拉蓋華盛小區蒙古族婦女薩仁圖雅已經在廚房忙碌起來。9點整,她就將熱氣騰騰的早點送到小區包聯單位的值班室。整整20多天,沒有間斷。她說:“值班人員舍小家為大家,堅守在小區門口,他們才是最辛苦的。我也幫不上什麼忙,就是想讓他們喝上熱乎乎的奶茶,吃上熱乎乎的早點。”

牙克石市綽爾林業局職工包秋麗創作了“萬眾一心戰勝疫情”剪紙作品。系列作品共7幅,通過不聚會、不出門、戴口罩、多通風、多運動、勤洗手的生動形象,提醒人們做好自我防護。

更有宅家戰“疫”的婦女群眾,她們寫詩、做手工藝品,做家庭疫情防控宣傳員、監督員,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發揮著各自的作用。(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 霍曉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