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能提高甘藍雜交制種產量和質量,用這個方法準有效

甘藍又名圓白菜、茴子白、蓮花菜、捲心菜、包菜,因其種植區域和茬口廣泛、栽培管理方式簡單、商品菜產量高且營養豐富,受到廣大蔬菜種植者和消費者的青睞。近年來,栽培面積逐年擴大,每年的用種量也不斷增加,因此提高雜交制種產量、提升種子質量是保證甘藍週年供應、促進甘藍產業發展的關鍵。

怎麼能提高甘藍雜交制種產量和質量,用這個方法準有效

與種子生產有關的生長髮育特性及對環境條件的要求:甘藍由營養生長轉為生殖生長對環境條件要求嚴格,一般莖粗0.6cm、葉寬5cm、葉數7片以上的幼苗,在0℃~12℃經過50~90d才可完成春化,種株進入生殖生長時期後,經歷抽薹期、開花期、結果期。15℃~25℃為開花、授粉的最適溫度範圍,有利於結實,在低於10℃的情況下,花粉粒萌發緩慢,而高於25℃結實率逐漸下降,高於30℃很難正常結實。依據球型不同,一般在4月上中至4月中下旬進入花期,盛花期常常遇到高溫天氣,不利於開花結實,嚴重影響種子產量和質量。在甘藍制種過程中,要採取必要的措施,將種株的花期儘量提早,使盛花期集中在溫度適宜授粉結實的4月中旬。筆者多年來從事甘藍雜交制種技術研究和示範推廣,總結出如下的關鍵技術措施,取得了較好的效果,達到了提高甘藍制種產量、提升種子質量及推動甘藍產業發展的目的。

怎麼能提高甘藍雜交制種產量和質量,用這個方法準有效

1 水漂浮穴盤育苗

傳統的苗床育苗具有出苗不整齊、管理人工成本高、苗大小有差異等缺點。採用棚室內水漂浮穴盤育苗,能夠取得場地集中、統一管理、節省人工、苗齊苗壯等效果。甘藍雜交種生產父母本的播種期是8月20日到9月10日,此時正值高溫雨季,為了防雨降溫,育苗場地應選擇在地勢高燥空曠、排水良好的平地,以連棟大棚為宜,能遮陰、通風。具體做法是:用磚頭順著大棚的方向砌育苗池,為便於操作管理,池長10.00m,池寬1.10m,池深0.10m。池埂要牢固、池底要整平踩實,整個池體鋪襯黑地膜,灌水,保持水深8cm。可定製購買136穴聚苯乙烯泡沫育苗盤,每個苗池放45個漂浮盤,按3×15的排列方式放置。 育苗基質按照蛭石、草炭、珍珠岩,1∶1∶1 配製,放入苗盤中稍壓實,基質的高度略低於苗盤緣口1cm。採用人工點播和播種器播種幹種子,每穴一粒種子,為保證出苗整齊,親本種子要提前進行精選和發芽勢、發芽率的檢測,剔除籽粒不飽滿、不健康的壞種子,種子要求發芽率在95%以上,保證每個穴的種子都能發芽出苗,以減少缺苗再補苗的費時費工。播種後覆土厚度與苗盤相平,將苗盤放入已灌水的苗池裡,苗盤漂浮在水面自然吸水,完成發芽頂土出苗過程。苗出齊10d後開始施肥,以苗池為單位,按照每個苗盤10g的數量,將氮磷鉀複合肥用水化開成肥液,將苗池的水放出一半左右,把肥液均勻注入苗池中,立即向池內補水至8cm,以保證池水肥液濃度的分佈均勻。10d左右再重複衝肥一次,根據苗的生長狀況,在定植前5d再衝一次。育苗棚內及時通風、排溼、遮陰,白天溫度控制在25℃~28℃,晚上20℃~25℃。苗齡30~40d後,達到壯苗標準。

怎麼能提高甘藍雜交制種產量和質量,用這個方法準有效

2 定植方式

幼苗具有6~7片葉,莖葉粗壯、根系緊湊發達,於9月底至10月中旬進行定植。父母本按1∶2的行比,採取寬窄行定植,寬行為60cm,窄行40cm,株距35cm,每畝定植3500~4000株。定植方式有兩種,一種是人工定植,定植畦預先鋪設滴灌軟管,鋪地膜,在膜上挖穴栽苗;另一種是採用人工輔助排苗移栽機進行定植,可提高效率,減少人工成本,達到農藝與農機相融合的效果。

怎麼能提高甘藍雜交制種產量和質量,用這個方法準有效

3 越冬前田間管理

定植後10d左右,幼苗開始發新葉,進入正常的生長期,加強田間管理,根據天氣情況,配合澆水施肥,使得植株在12月初進入越冬期時具有一個鬆散的葉球。植株因肥水充足包球過大過緊,或植株衰弱,葉片數和莖粗度達不到越冬標準,均不利於種株安全越冬,導致凍死,或勉強越冬後次年春季抽薹開花延遲,生長勢弱,影響種子產量和質量。

怎麼能提高甘藍雜交制種產量和質量,用這個方法準有效

4 人工割球去除頂端優勢

甘藍頂端優勢明顯、腋芽萌發能力強,當人工割除葉球后,腋芽萌發成一級側枝,一級側枝所結的種子是種子產量的重要構成部分。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為人工割球的最佳時期,此時種株處於蓮座期,葉球有乒乓球大小且鬆緊適度,過早影響種株生長髮育,過晚會延遲開花,單株結莢數量少。選擇晴天的上午,用鋒利的刀片將整個葉球橫切與主莖分離,動作要輕,切口越小越利於癒合,減少傷口侵染致病的發生。割球時要儘量多保留蓮座葉,以保證有足夠的腋芽萌發。種株經過人工割球去除頂端優勢後,增加了種株的分枝數、生長髮育進程提前,初花期提早6d,盛花期提早8d,單株種子量增加,制種產量顯著提高。由於花期提早,盛花期正處於授粉受精的適宜環境條件下,種子發育良好,質量提升。

怎麼能提高甘藍雜交制種產量和質量,用這個方法準有效

5 加蓋天膜

甘藍種株在定植時已鋪設地膜,起到了改善根際環境,提高地溫、保水、促進苗壯的作用。蓋天膜就是在鋪地膜的基礎上,在植株上覆蓋地膜,讓種株在天膜和地膜的空間中生長,促使腋芽較快生長,為春季早抽薹、早開花打下基礎。

怎麼能提高甘藍雜交制種產量和質量,用這個方法準有效

覆蓋天膜的時間在12月下旬即澆完凍水中耕後,地表還未凍結時覆蓋。鋪設方法即順著種植行每隔3m扎一個小拱子將種株覆蓋在薄膜下,把薄膜的邊沿壓上土,防止被風吹開。根據氣溫條件,如果溫度較高,可在種株頂部用點燃的香菸或粗香頭將薄膜燙開一個透氣孔,防止高溫、高溼造成種株腐爛。越冬後隨著氣溫的升高,要逐漸增加通氣孔的數量和小孔的口徑,直到3月上中旬撤去天膜。通過覆蓋天膜,再加上與越冬前人工割球去除頂端優勢促進腋芽萌發的效果疊加,使甘藍種株的初花期提前10d,盛花期提早11d,促使種株4月中旬進入盛花期,溫度環境適宜開花授粉,制種產量提高40%以上。

怎麼能提高甘藍雜交制種產量和質量,用這個方法準有效

6 越冬後田間管理

澆水追肥,越冬後於2月底澆返青水,3月上旬種株開始抽薹,每畝追施三元複合肥25~30kg,人工割球后的種株,分枝數增多,且分枝較為分散,需要在初花期前在離地面30cm處用繩子攏住固定,防止種株倒伏,但要鬆緊適度,有利於蜜蜂授粉時有足夠的活動空間。種植行每隔5~6m,插立杆,用鐵絲或塑料繩串聯緊固,防止種株倒伏。及時打藥防治菜青蟲、蚜蟲、小菜蛾的危害,可用2.5%多殺菌素膠懸劑1000倍液,或5%氟蟲脲乳油2000~2500倍液,Bt500~1000倍液,25%滅蚜威乳油1000倍液噴霧。開花期每畝放1~2箱蜜蜂進行授粉,花期儘量不打藥,以防毒殺蜜蜂。及時澆水,防止乾旱對結實不利。花期結束後要徹底根除蚜蟲,在噴施藥劑的同時加入5‰尿素和2‰磷酸二氫鉀進行葉片噴肥,可提高種子的飽滿度和千粒重。

怎麼能提高甘藍雜交制種產量和質量,用這個方法準有效

7 種子採收

當種株上的種莢達到70%變黃,種子由褐色轉為深褐色時即可採收。收穫時可將枝條剪下(不可整株拔起,會增加種子清理的難度),紮成鬆散的一束,堆在通風的曬場上進行後熟1~2d後,進行晾曬脫粒。收打後的種子要及時在苫布上攤開晾曬,防止高溫、高溼致種子黴變。晾曬後的種子進行機械加工清選,質量達到國標規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