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體溫長期低於這個溫度,比發燒還可怕,說明你可能要“遭罪”了

大自然界中的動物可以分為恆溫動物,就是體溫長期恆定,不會出現變化,也有變溫動物,就是體溫會根據環境,天氣等條件進行自我調節,而人類其實應該算是半恆溫動物,因為人類的體溫雖然會根據飲食,年齡等發生變化,但是變化的範圍非常小,基本上都不會超過1度。而體溫也是我們判斷身體健康正常的標準,一般情況下,我們的體溫只要不超過37.3度就都算正常,而一旦超過這個數,就算是發燒,其實發燒也算是我們身體的自我保護機制,因為外界病毒的入侵,身體希望通過升高溫度的方式使病毒滅活。

最近這段時間,體溫應該是大家最關注的生命體徵,因為新型冠狀病毒的出現,它感染的初期症狀就是發燒,所以現在大部分防疫關卡都要檢測體溫,一旦發現有發燒的情況,就要馬上進行更深入的身體檢查,體溫偏高固然需要時刻注意,但是體溫偏低更要提高警惕,尤其是長期低於36度。

若體溫長期低於這個溫度,比發燒還可怕,說明你可能要“遭罪”了

激素分泌不足

其實我們身體能夠正常運行,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賴於體內各種激素的分泌,比如常見的甲狀腺激素,腎上腺激素以及男性分泌的雄性激素,女性分泌的雌性激素等等,它們決定了體內血液循環的正常,各器官的活性,身體各部位的協調能力等等,而一旦激素分泌不足,就會導致血液循環速度減慢,各器官活性降低等等,身體內的熱量供應也會出現不足,自然就會導致體溫長期處於偏低的狀態。

若體溫長期低於這個溫度,比發燒還可怕,說明你可能要“遭罪”了

供血不足,免疫力低下

我們身體時刻都在進行著血液循環,而血液在運行過程中,給各部位提供著氧氣,能量以及營養,還負責傳遞大腦下達的指令,同時還維持著身體的溫度,所以說當體溫長期偏低,那就說明體內血液的供應不太充足。還有研究發現,在正常體溫範圍內,體溫越高,說明身體各器官活性越強,身體的免疫力也就越強,因此免疫力低下的人體溫也會長期處於偏低水平。

若體溫長期低於這個溫度,比發燒還可怕,說明你可能要“遭罪”了

體溫長期低於36度對身體的危害

體溫長期處於偏低水平,會對身體多個部位產生傷害,比如會導致血管末梢收縮,體內血液循環不暢;會導致心臟動力不足,經常出現渾身乏力的情況;會導致大腦神經細胞活性降低,從而引起記憶力下降,思維能力受限,甚至還可能引起失眠,腦梗等問題;除此以外,還會對肝臟,腎臟以及胰臟等多個部位造成傷害。

若體溫長期低於這個溫度,比發燒還可怕,說明你可能要“遭罪”了

如何提高正常體溫

飲食規律

現在很多人因為工作忙碌,一日三餐經常出現不規律,早餐經常不吃,午餐簡單吃點,晚餐又不按時吃,而我們身體獲取營養以及熱量的主要方式就是吃飯,可如果三餐不規律,就很容易導致身體的熱量消耗遠大於補充,時間一長就很容易導致體溫調節中樞出現異常,甚至是徹底罷工,導致體溫得不到及時的調節。

若體溫長期低於這個溫度,比發燒還可怕,說明你可能要“遭罪”了

堅持鍛鍊

眾所周知,運動能夠有效增強身體素質,緩解身體多種不適,可是大大部分人因為工作忙碌,根本沒有時間鍛鍊,所以就導致身體素質越來越差。而堅持鍛鍊能夠有效地調節體溫,因為它能夠有效地增強各器官活性,促進體內血液循環,自然也就能夠增加身體的熱量供應,從而讓體溫慢慢升上來。

若體溫長期低於這個溫度,比發燒還可怕,說明你可能要“遭罪”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