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領世郡社區來了兩名90後“翻譯員”

為了進一步做好疫情的防控工作,防範境外病例的輸入風險,社區的疫情排查便開始轉向對入境人員和外籍人員的排查中來。領世郡社區居住的外籍人員不在少數,有來自法國、德國、美國、俄羅斯、日本、韓國等不同國家、不同語種的人居住在這裡,如何跟他們溝通便成了擺在社區面前的第一道難題。這時,領世郡社區的兩位年輕人承擔起了“小巷翻譯官”的這一職責,他們就是趙可新、張健達。

看!領世郡社區來了兩名90後“翻譯員”

趙可新

“hello,there is the OC community......”,入戶走訪中,曾有兩年國外任教經歷的趙可新每敲開一家門便會先自我介紹一下,然後拿出“小卷子”開始疫情的排查。入戶中,當發現有剛返津的人員時,張健達就會耐心地告訴他需要居家隔離、添加微信報送每天的體溫、隔離解除後辦理出入證等事項。有時一天下來喝不上一口水,入戶排查完的信息還要忙著錄到電腦裡,及時彙總。

看!領世郡社區來了兩名90後“翻譯員”

張健達

兩位年輕的90後為了做好外籍人員排查工作,做了很多的準備和努力。兩個人一起查閱了新冠肺炎相關的英語資料,並積極聯繫社區黨員中精通日語、漢語的志願者,發動大家一起配合工作,製作了英、日、韓三國語言的登記表、一封信和告知書,做好登記、精準管控。排查外籍人員之餘,二人還要擠出時間聯繫轄區十多戶醫護人員的家屬,詢問他們慰問品有沒有收到、家裡目前有什麼困難、還需要社區提供什麼幫助……

在入戶走訪中有的外籍人員不在家,到了晚上才回來,這時也就成了“翻譯官”最忙的時候,於社區的兩個卡口-外環線卡口和梨雙路卡口、康橋花園、常春藤花園、普泰花園等來回穿梭。當給外籍人員信息登記、辦理出入證完之後,天色早已暗了下來,原來時間早已9點多鐘,一天的工作也逐漸接近尾聲……在回去的路上,他們相視而笑,為這充實的一天畫上圓滿的句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