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國真的《背影》用了什麼寫法?

end3409


汪國真的《背影》運用排比的寫作手法,白描寫意,簡單明瞭,通俗易懂。寥寥數語給人真實、含蓄、灑脫的藝術感受。

下面分享我一篇與《背影》寫作手法相同的作品:

​◇童年

那時候炊煙裊裊

天還是很藍​

那時候牛羊滿坡

花還是很燦

那時候知了叫的很煩人

擾亂了整個夏天

那時候我的彈弓

總射不準那隻灰麻雀​

我懊惱了半天​

我以為童年會永遠

我以為時光會不散

我以為那隻萬花筒

可以把季節轉換

我以為望遠鏡

可以把遠方攬在身邊

歲月不經意走遠

未來還有多少可期

昨天留下多少遺憾





李小連自由撰稿人


對於汪國真從事詩歌創作,對我來說是真實的粉絲,他是一位新時代的普通詩作者。他是通過業餘時間進行寫作,是我國詩壇在八九十年代湧現的新秀。他的詩清新,美好,有著細膩的情感特色,又有深刻的人生誓理,受到很多詩詞青少年愛好者的喜愛。

汪國真第一問世的詩集,共有70多首抒情詩,編為四輯,就包括了年輕的風,背影等。汪國真的背影是描寫這個孤零的身影,他採用了頂真和排比的手法,進行了深入的描寫和刻劃,對詩句雖然簡單,但是通俗易懂,強化了感染力,使詩句真實感人,深受讀者受迎。

汪國真來說是隨著社會美好事物日益迫切的需要,品味他的詩情意境,展現了他的理想,發揮了他的思略,他的詩在九十年代已經引起輿論界和出版社的關注,對他的魄力和膽識感到敬佩。正如他所寫的:如果你再也走不動,再也飛不起,那麼回首望去----你競走完了整個世界,既有遠方,又無遠方,天也輝煌,水也輝煌,那初哀,那嚮往,那美麗,那願望,原來就在這長長的旅途上。


戍亥鵑子


背影

總是很簡單

簡單

是一種風景

背影

總是很年輕

年輕

是一種清明

背影

總是很含蓄

含蓄

是一種魅力

背影

總是很孤零

孤零

更讓人記得清

汪國真的《背影》是簡單的,是年輕的,是含蓄的,也是孤單的。背影的背後,不僅僅是漸行漸遠的風景,更是心中千思萬緒的漸行漸近……

整首詩寥寥數言,很直白,卻採用頂真和排比的修辭手法把背影的場景描寫得層層遞進,環環緊扣,引人入勝,格調清新。給人一種簡單,一種真實,一種灑脫,還有些絲絲落寞。他筆下的背影,是深情的,是不捨的,也是最深刻的。詩中蘊涵了詩人的情感,表現出詩人對背影的理解。

汪國真的《背影》雖短,卻像朱自清寫的《背影》一樣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傷感、淒涼,令人難以忘懷。節選朱自清的巜背影》:我與父親不相見已二年餘了,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 。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臺,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等他的背影混入來來往往的人裡,再找不著了,我便進來坐了,我的眼淚又來了

是的,背影是一種簡單的風景,卻又擁有含蓄的魅力。在我們平凡的生活中,有許多背影值得我們去尋找捕捉,可能是在熙熙攘攘的校園,抑或寧靜溫和的湖邊,也有熱鬧非凡的集市,總之,有人的地方就會有背影,就會有感人至深的美好故事。而汪國真把背影寫成簡單、年輕、含蓄、孤零,富有了不同的味道和特色,就好比一個人在不同的心境去看同一個背影,感受也是大不同的。它是人們面對世界的思索和沉靜,是另一種生活姿態。讓我們用真情去體驗吧





青草安青


先把汪國真的《背影》這首詩寫下來。

背影

總是很簡單

簡單

是一種風景

背影

總是很年輕

年輕

是一種清明

背影

總是很含蓄

含蓄

是一種魅力

背影

總是很孤零

孤零

更讓人記得清

《背影 》這首詩,作者在構思上下了一番功夫。整首詩共有四個段落,每一個段落是一首完整的小詩。然後把四個段落串連起來,成為完整的一首詩。詩作者首先運用串連的修辭手法,顯得非常獨到、別緻、令人過目難忘。假如把每一個精潔的段落或者說是一個完美的小詩比喻成一顆晶瑩剔透的彩玉珠子,作者就用背影這條紅線把四顆光潔靚麗的玉珠子串連成一串稀世珍寶,讓人久久把玩,愛不釋手。

在這首詩當中,作者首先運用串連的修辭手法,再用羅列的修辭手法。背影是簡單,背影是年輕,背影是含蓄,背影是孤零。作者如數家珍一般把《背影》這首詩演釋得優美、含蓄、生動、質樸、率真,讓讀者從詩中彷彿看到作者清冷落寞的背影。詩中透出作者的遺世不羈和冷然孤獨的情懷。

這首詩裡面,背影是整首詩的主題,也是作者手中串連的紅線。同時,作者還運用頂針的手法,讓背影象縫線一樣相隔一截一截的透露出來。讓整首詩更加緊湊,更加完整和更加完美。猶如中學課文中的《核舟記》一樣,精彩絕倫,唯妙唯肖。

由於上面作者運用了串連、羅列、頂針的手法,最終整首詩自然達到遞進的效果。讓詩的內容層層推進,詩的感情逐漸升華,把一個狂放不羈而又清冷落迫的背影深深烙印在讀者的記憶裡,讓人如臨其境,感同身受。整首詩簡約,含蓄,婉麗,散發出一種悽然地淡淡地哀愁。


88何明遠


該首短詩都是以背影開頭,慢慢的深入。由“簡單”到“年輕”再到“含蓄”最後到“孤零”,那份獨特便也顯現出來。眾多的背影裡面,個人眼裡的背影也只是那個與自己牽絆最深的,它不管人群是怎樣黑壓壓的如幽靈般顯現。

行者有行者的背影,伏案者有伏案者的背影,思想者有思想者的背影,望其背影之時,他的前路會有怎樣的奮鬥和執著又是另一番風貌了。

《背影》只有輪廓,看不到喜怒哀樂。背影是簡單的,是年輕的,是蹣跚的,是含蓄的,是獨特的,更是孤零的。看著背影,不僅僅的是看著漸行漸遠的風景,更是心中千思萬緒的情感的漸行漸近。



龍蝦條說說


《背景》詩人運用了排比的手法,寫出背影是簡單的,是年輕的,是含蓄的,是孤零的等四個特點。寫每個特點時,詩人又採用了頂真的手法。如句尾“簡單”、“年輕”、“含蓄”、“孤零”等詞句又是後面句子的句首。詩人用頂真的目的,把以上四個特點再深入地進行描寫,寫出背影是一道風景,是一種清明,是一種魅力。這幾個特點並列在一起,又進行深層渲染,一下子讓背影豐滿起來,牽動了讀者的情感,激發了讀者的想象。因此,這個孤零的背影就永銘在讀者心中,記憶猶新。


美妙詩詞


詩人運用了排比的手法,寫出背影是簡單的,是年輕的,是含蓄的,是孤零的等四個特點。寫每個特點時,詩人又採用了頂真的手法。同時還運用了排比的修辭手法。


泥人32


1.頂針與排比的修辭手法。

2.遞進的邏輯關係。

3.類比的運用,詩歌中抓住兩種事物相同或相似的特徵進行類比推理,把具象的描摹加以藝術的抽象化,藉以增強詩歌的感染力,以啟發人思考。


瀟韡


該首短詩都是以背影開頭,慢慢的深入。由“簡單”到“年輕”再到“含蓄”最後到“孤零”,那份獨特便也顯現出來。眾多的背影裡面,個人眼裡的背影也只是那個與自己牽絆最深的,它不管人群是怎樣黑壓壓的如幽靈般顯現。


機械的第二次生命


《背影》只有輪廓,看不到喜怒哀樂。背影是簡單的,是年輕的,是蹣跚的,是含蓄的,是獨特的,更是孤零的。看著背影,不僅僅的是看著漸行漸遠的風景,更是心中千思萬緒的情感的漸行漸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