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我們這裡的醫院請別的醫院專家來做手術,除了手術費還和病人家屬要專家費,應該嗎?

我家在海邊


不用醫院,你可以自己聯繫專家。萬一專家發慈悲,說不定手術一分錢不要,或者看你可憐,指不定還給你捐個萬兒八千的


好高興興


下級醫院請上級醫院的專家過來會診,做手術,由家屬直接付給專家勞務費。這筆費用全部落入專家口袋,也沒有發票,嚴格追究的話,都是違規的。

按照國家規定,醫院間會診的程序應該是:由科室主任向醫務科提出申請,醫務科負責聯繫上級醫院,上級醫院醫務科指派專家前來協助。收費標準國家也有規定,大約200元左右,由病人所在醫院收取,轉交給上級醫院,專家個人根據自己所在醫院的規定可能可以拿到部分提成。你可以想象得到,如果按照這種“正規”程序來請專家會診,時間花費久不說,你幾乎是沒有可能見到專家的,因為上級醫院並沒有協助你的義務。

而目前這種灰色操作模式,完全是適應了市場的需求,符合醫患各方面的利益的:

1 患者: 大醫院醫療費用高,號難掛,病床難求,離家遠,路費、住宿等各種費用加起來都是沉重的負擔。 而在自己當地醫院做手術,不僅請來的專家比自己選擇的專家更加靠譜,而且省下的住院費和其它附加費用遠遠要高於支付給專家的勞務費,是非常划算的。

2 當地醫院:留住病人,為自己醫院創造了效益,請來了專家,學到了技術。

3 專家:在自己醫院工作時的勞動價值是被嚴重貶低的。“會診費”才真正提現了專家技術的市場價值,使其收入得以跟自己在鑽研專業技術上的付出相匹配。

一般這種會診費用的性質,醫生都會提前跟家屬說清楚。家屬同意的情況下,才會請專家過來。專家也是利用自己的休息時間,路費、住宿都需要自理。極少數病人家屬事前不提出異議,事後反悔,找媒體曝光,我認為這是不道德的行為,是在斷絕其它病人獲得更好醫療資源的機會。如果不願意支付,從一開始就可以拒絕的。

當然,我也不認為這種事情就是天經地義對的。這是畸形醫療政策下,被逼出來的市場自動調節行為。一個技術高超的大專家,如果正當收入夠豐厚,誰願意犧牲休息和節假日,到處“走穴”,掙外快?如果分級診療真正能夠落實,大醫院又怎麼會人滿為患,每天擠得水洩不通,一床難求呢?如果有技術的醫生不分醫院大小,都能夠獲得與自己技術匹配的高收入,即使偏遠的小地方,又怎麼會擔心請不來好醫生呢?

我也希望這些不正常的現象早一天被消滅,醫生挺直腰桿,正大光明地拿合法的收入,再也不必為不合理的體制背鍋。

從病人家屬的角度來講,現在能花錢請到專家,你應該感到幸運才對。將來如果管制越來越嚴格,還不一定怎麼樣呢。

不知道你現在怎麼看?


鄭醫生百嗑


花錢請醫療專家做手術,人家能來就不錯了,如果連這點錢都捨不得,那還是別治療了。

請專家,這也是解決中國醫療不均衡的最好辦法,這麼做的成本,要比患者和家屬去其他醫院治療方便的多。請專家,額外花錢,我覺得這個是合情合理的,我是支持的。

現在中國的很多事,不怕沒好事,就怕沒好人,像這個事,這麼處理,最後的結果就是,以後沒有醫生會這麼做,最後誰倒黴?真正有需求的患者,是老百姓。

前段時間,山西洪洞縣人民醫院一醫生手術室收紅包引關注。患者韓某回應稱,她患腦梗就醫,經她同意請北京專家來做手術,1萬元是給專家的勞務費。目前,幫收錢轉交的醫生已停職。這麼做,最後的結果是,害人害己。是損人不利己的行為。


韓東言


關於請專家費用的問題

請專家,其實也就是請的飛刀

你覺得專家可能免費給你手術嗎?

肯定不可能,既然不可能,你覺得專家的勞務費,差旅費誰出呢?所住醫院是不可能的,主刀更是不可能的。

這筆費用肯定是要病人出的

至於多少錢,每個地方不一樣,每個飛刀也不一樣。專家費是一大筆

另外還有別的錢。專家過來往往是週末,

一臺手術不是隻有個主刀就完成了的。還需要麻醉醫生,巡迴護士,器械護士,助手。這些人可都是要加班才能來的。

加班費誰出呢?醫院沒有要求你來加班,加班費少了也沒人願意來加班,也不能強制來加班。

費用肯定都是病人出了。

至於為什麼請專家呢?

無非就是醫生建議或者病人家屬強烈要求

醫生建議是出於本地區醫院此類手術不能很好的完成。

病人要求可能是不放心本地醫院水平或者因為條件受限不能去專家所在地的醫院手術。

總之,既然選擇了請專家過來手術,價格肯定說好了的,大大方方的請,計較或者沒那個條件的話還是不要請。

其實說句實話,請專家手術所需要的費用要比你去專家說在醫院手術的費用便宜的多的。




麻醉醫生走鋼絲


首先,請外地知名專家到本地醫院為本地病人做疑難手術,這是一個非常好的舉措。為什麼說這個舉措非常好,主要有以下原因。


1.我國醫療資源分佈非常不均勻,優質的醫療資源主要集中在大城市、省會城市。尤其是治療一些疑難重症、罕見病的醫生,主要就集中在北上廣的幾家醫院,而且人數極少。比如治療難治性癲癇的迷走神經刺激術,能做這個手術的醫生在我國極少。縣、市級醫院根本沒有這樣的醫療人才。

如果一個病人要去北京、上海、廣州才能找到能治他病的醫生,那麼他的親屬要帶上他坐飛機、火車跑到北上廣的醫院,掛號,排隊,預約床位,等待入院,吃館子,住賓館。。。。。。這個費用不知道要花多少萬,而且離家萬里,極度不方便。

而把專家請到當地醫院,可以節省上面一大筆開銷,而且還方便。

尤其是一些重病人,甚至是癱瘓、昏迷的病人,不用救護車拉著跑到北上廣。


2.外地專家來本地進行手術,可以提高當地醫院醫生的水平。

外地醫生來手術,往往就是一個人,當地醫院要派出自己的醫生做助手,還要派出自己的麻醉團隊來配合。通過專家的幫帶,可以提高當地醫院的手術水平,培養自己的醫學人才。


3.也充分調動了專家的積極性,最大程度發揮了專家作用。

專家一般都是週末利用休息時間到各地進行手術,一方面提高了自己的收入,也為更多病人提供了服務。一定程度上彌補了我國醫療資源分佈不均的問題。


所以,這是一項很好的舉措。


其次,這個不叫紅包,這個叫做勞務費。當然,你用一個紅包包著給專家圖個吉利,是可以的。專家收取該勞務費是合情合理合法的,並不違規違法。

當然,你完全有權利拒絕邀請外地醫生來手術。


希望理性看待問題,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不要用自己都達不到的道德水平去要求別人。


人體探索者


按理說,下級醫院沒有能力做的手術,一般都會建議轉到上級或者更好的醫院去治療,但是一些特殊情況:比如患者及家屬不想麻煩,自己想請專家過來做手術,因為去大醫院好醫院去看病確實很不容易,門診掛號都得預約排隊,還要待床,收費相對還高,並且醫保報銷比例還少。所以呢請專家下來做手術不失為一個好辦法,既得到了優質的醫療資源,同時也省了不少麻煩事,下級醫院的醫生還得到了學習觀摩的機會,會診醫生也能得到相應的報酬。這個所謂的報酬也就是會診費一般都有個行規,比如市級的專家多少錢,省府的專家多少錢,這些都會和患者及家屬提前溝通好,只有患者及家屬同意才會預約專家。正常的流程是科室主管醫生提出申請找科室主任簽字然後上報醫務部門,再由本院的醫務部門發函給所請專家的醫院的醫務部門,最後醫務部門最後再通知專家,所以這個流程是相對比較繁瑣的,而且時間要得比較長,然後手術完成後會診費是對公給專家所在醫院。因此就會出現當地醫生直接聯繫專家的情況,當然這個會診費就會直接給到專家而不經過醫院對公轉賬,這樣操作起來確實省時省力,但卻給患者及家屬一種私撈錢的感覺。很多人請了專家做完手術還把當事醫生告上監督機構,造成了以後發再多錢也請不來專家。[大笑][大笑]


周醫weiwei


不應該,病人跟病人家屬那麼痛苦,專家那麼有錢,怎麼能再拿病人的錢呢?我覺得除了免費給手術外,還應該給病人補助一些醫藥費,如果能再給點營養費就更好了!


說者無心聽者隨意


我覺得應該。去年,我做兩次手術,手術費直接給了大醫院請來的專家醫生。當時,本地醫院的醫生說很清楚“不請醫生來,就要轉院去,這種手術我們自己暫時無法做”,我選擇了請外地專家來做,手術費沒交給醫院,直接給了做手術的醫生,這筆費用也沒有報銷。這是我自己選擇的,也是我同意的。


王茅石


當年我急診手術,想自己請個專家來手術,住院醫院還不同意。我原先的醫院常常請北京的專家去手術。一般一個手術五千。另外報銷所有機票,車費,住宿費,餐飲費。當年我所在的縣城,請了個上海專家。帶了個研究生助手。那個病人,給了專家2萬,助手還給了5000


虛擬醫生


我覺得合情合理,請的教授都是利用自己休息的時間去會診飛刀,有的不是專家不是誰想請就能請的。對於請專家一般有幾種情況,一種是家屬要求請,患者額外出會診費,現在基本會診費5000元起步,還有會根據所請的教授名氣以及教授他自己的標準來給。一種是患者所在的醫院裡醫生請外院教授專家,這種情況一般是患者所患的病當地醫生不能獨立完成手術,又不想轉走,當地醫生想借此機會學習,所以就會和患者協商請教授專家的事,這種情況的教授會診費一般床位醫生會和患者協商,有的是患者和醫院各出一半(醫院出的走正規渠道一般不會太高在2000左右)有的是患者自己全出。還有一種情況請外院教授專家的是二次手術,第一次當地醫生手術沒做好。當地醫生就會和患者協商請業界比較有名氣的教授專家來開第二次手術,這種情況的會診費一般會是患者第一次開刀醫生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