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疫情過後,房價會大幅下降嗎?

設計邦wu


2020年一季度,房地產市場呈現“地熱房冷”的局面,一方面北京上海等城市土地拍賣價格創新高(上海龍華濱江地塊賣了300多億),另一方面國家強調房住不炒,個別城市對房屋銷售稍微放鬆的政策仍然“一日遊”(廣州放鬆公寓銷售第二天被撤銷)。

最新的一個比較有影響力的政策就是,國家在一定條件下下放(授權或委託)非基本農田審批權給特定省級政府。

以上這些都是疫情期間發生的土地市場的交易和政策變化。其本質核心是什麼?

1.房地產市場交易,影響最大最直接的,是地方政府財政。疫情期間,地方政府承受了巨大的經濟停擺壓力,在這樣的背景下,地方政府有強烈的衝動,後續賣地來增加收入。

2.疫情之下,全球央行放水救市,人民銀行昨天定向降準,意味著下週20日LPR降息的可能性幾乎鐵定。雖然政府強調沒有大水漫灌,但是水已經流到了銀行間,銀行所需的優質資產在哪裡?新基建,城投,按揭貸款等,哪一個跟地產沒有關係?銀行其實也有強烈衝動,投放給房地產。

3.疫情之後,城市格局重新洗牌,公共交通、醫療衛生、公共社區管理能力等城市本來應有的職能因素,重新成為居民購房的重要考慮因素。可以預見,疫情之後,居民個人會重新考慮個人與城市的關係,會重新構建人與人之間的聯繫,此時,好的消費和好的置業成為了必然。因此,居民對於好房子,也有強烈的購買衝動。

綜上,地方政府,金融機構,居民個人,三者都對房地產有強烈的需求和衝動。疫情之後土地和房子的價值,將會被重塑和重估。

這是“美好生活”的題中之義,讓我們拭目以待,這個新時代的到來!




君朋


據最新發布的消息顯示,全國上千個房產項目都不得早於2月24日前開工,全國上千個售樓部也不得早於2月24日前營業。除此之外,國家還有一個規定,那就返程潮開啟後,房企的工作人員需要經過14天左右的觀察期後,才可以上崗。這也就是說,整個房地產行業,想要完全恢復正常運作,至少也要到三月中旬了。

那麼,售樓部重新開放以後,開發商首先要做的事情是什麼呢?答案很簡單,那就是想盡一切辦法,在最短的時間內賣出最多的房子,賣晚了還不行。原因主要有兩點:其一,長時間沒有經濟來源,很多房企都已經快要堅持不住了,所以要趕快賣房來緩解資金壓力。其二,房地產內部也是存在競爭的,比如新房市場和二手房市場存在競爭,張三開發的房子和李四開發的房子存在競爭。所以,你要是賣晚了,那麼客源就全部被搶走了。那麼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內,超越同行,賣出最多的房子呢?答案其實也很簡單,那就是降價銷售。假如你是一名買房的剛需,今年3月中旬樓盤恢復開放,這個時候你發現,張三開發的樓盤,原來賣1萬,現在賣9000,降價1000元。隔壁李四開發的樓盤,原來賣1萬元,現在賣8500,降價1500元。你會如何選擇?有的朋友可能會說,那肯定選李四的房子啊。如果你這樣選了,那隻能說明你沒有經濟頭腦。真正的答案是繼續觀望,等他們繼續降價。不過,也不能觀望太久,因為開發商資金壓力解除以後,肯定還會把價格漲上去的。至於這個時間的把握,就看各位的眼光了。

總結一下,對於房企來說,今年上半年確實比較艱難。但對於剛需購房者來說,這是難得的入手時機。另外,受疫情影響,今年留在家鄉置業的人數肯定很多,所以一旦樓市重新開張並且降價銷售的話,那麼很大程度上會出現“搶房潮”。對此,大家怎麼看呢?


西西里的愛丁堡


調控之下,房地產市場遇冷。許多城市的房價開始下行,交易量銳減,買房者觀望情緒濃厚。突如其來的冠狀病毒疫情,又讓冷清的房地產市場雪上加霜。有人認為,疫情過後,房地產市場將受到巨大打擊,房價會出現大幅度下降,有沒有這種可能呢?

房地產市場穩字當頭,嚴字把控,因城施策,一城一策。雖然疫情對房地產市場有較大的影響,但是當疫情過去,房地產還會迴歸正常。

在房住不炒的政策下,房地產市場以企穩為主,也就是說房價不會大漲,也不會大降。那麼為什麼房價不能大降呢?因為房地產和各行各業關係緊密,房價在短時間內大幅度下降會影響穩定,也會對各行各業產生極大的危害。

疫情過後,一二線城市將繼續堅持嚴厲的調控政策,三四線城市會防止房價大幅度波動,防止房價大幅下跌出臺相關政策。當前,返鄉置業受到巨大影響,三四線城市的交易量必將銳減。

面對種種問題,相信疫情過後,相關部門會出臺各種積極的措施,讓房地產市場在穩定的基調下健康發展。所以說,疫情過後,房價不會出現大幅下跌。


簡單美味


根據我們的吉林省白城市城市消費水平,房價與其他同等的地級市相比是最低的,目前房價的漲幅有所下降,從2012年的3000元一平方漲到至2020年5000元一平方,8年時間漲了2000元,從2019年的下半年放假有陸續下降的趨勢,新城區回遷樓房現在有3000元一平方的,市區及高檔小區的房價也就還是在五千左右一平方,可見我們這裡的房價是隻能下降不能漲價。


風電奇兵1


調控之下,房地產市場遇冷。許多城市的房價開始下行,交易量銳減,買房者觀望情緒濃厚。突如其來的冠狀病毒疫情,又讓冷清的房地產市場雪上加霜。有人認為,疫情過後,房地產市場將受到巨大打擊,房價會出現大幅度下降,有沒有這種可能呢?

房地產市場穩字當頭,嚴字把控,因城施策,一城一策。雖然疫情對房地產市場有較大的影響,但是當疫情過去,房地產還會迴歸正常。

在房住不炒的政策下,房地產市場以企穩為主,也就是說房價不會大漲,也不會大降。那麼為什麼房價不能大降呢?因為房地產和各行各業關係緊密,房價在短時間內大幅度下降會影響穩定,也會對各行各業產生極大的危害。

疫情過後,一二線城市將繼續堅持嚴厲的調控政策,三四線城市會防止房價大幅度波動,防止房價大幅下跌出臺相關政策。當前,返鄉置業受到巨大影響,三四線城市的交易量必將銳減。

面對種種問題,相信疫情過後,相關部門會出臺各種積極的措施,讓房地產市場在穩定的基調下健康發展。所以說,疫情過後,房價不會出現大幅下跌。


一許浮誇一點淚


疫情過後房價應該是小幅下調不會大幅下降2月19日,《經濟日報》發表的《“房住不炒”不應因疫情而變化》一文中提到:在限購、限貸等方面,可對首套和二套的標準認定作差異化調整,特別是不再把“賣唯一、再買一”的貸款情況視為二套,有利於更好地滿足剛需”。可以看到,房住不炒,因城施策的前提下,指明瞭要滿足剛需。

所以,從近期政策層面釋放的信號來看,疫情過後,對於促進剛需的穩定釋放是有利的。需求的平穩釋放,也有利於保持房價的穩定。

房企“自救求生” 會出現降價潮?

除了關心宏觀層面,你還要看微觀層面。供需兩端的情況都要考慮,一個樓盤價格的最終決定權在開發商手裡。

疫情之下,房地產行業同樣受到衝擊,開發商的日子確實不好過,能不能抗住資金壓力就是個問題。

為了房地產行業平穩發展,不少地方政府開始出手救市。無錫、西安、深圳、浙江等多個省市密集出臺應對疫情的樓市支持政策,包括允許延遲土地價款繳納、稅費繳納延期、預售條件適度放寬、推進線上審批服務、信貸支持等,全面支持房地產開發企業應對疫情之下生產經營活動面臨的困難。

房企也要自救,“降價促銷”就在所難免。而對於購房人來說,也迎來一個難得的窗口期。如果大家最近關注一下各大樓盤的促銷動作,還是能在房價上,撿到實惠。

目前,房企的促銷動作都集中在“線上”,包括前段時間聲勢很大的“恆大75折賣房”。另外,富力、萬科、碧桂園、融創、美的置業、佳兆業、龍湖、保利、陽光城等多家房企,也都開啟了線上促銷。


陳曉瑩老爸


疫情期間有很多行業遭到前所未有的衝擊,特別是餐飲業損失最大。餐飲都是租賃的店面房,很多房東主動降租,幫助租客渡過困難時期,連租金都降了。所以短期肯定是有影響的,房產企業需要回籠資金,一定會降價打折吸引購房者,政府也是出臺相應的刺激政策。但從長遠來看,疫情過後,生活還是要繼續的,還是要去消費,買車買房。別指望疫情對房價會有什麼大的影響,真到那個時候,影響的已遠遠不只是房價,而是我們的生存問題了。


零柒觀影


次新冠肺炎疫情,對樓市的衝擊是全方位的,既對房企產生了較大的衝擊,也減弱了大家的購房需求,所以,疫情過後,樓市短期內不容樂觀,復甦需要時日。預計疫情完全過後,隨著市場的回暖,各行各業恢復正常運轉之後,二手房價格還是有機會逐漸恢復。一直降下去的可能性不大。


籤迷君


我覺得疫情對房價肯定還是會有的!

1、疫情期間,各行各業都收到不同程度的影響,百姓的各種生活壓力隨之而來,個人經濟乃至全國經濟都會出現暫時短暫的萎靡不振

2、疫情讓更多的人覺得農村比城市更舒適

3、房地產行業一直以來都是以經濟為導向的,在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房地產也會適應的調整自己的政策

4、在中國,房子依舊是剛需族居多!

所以我覺得房價會比去年有所下降,但不會很多,謝謝,歡迎大家圍觀指正


中國好程序猿


我想在國家的宏觀調控下。不會出現大漲和大跌的現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