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安龍食用菌創新利益聯結助力產業扶貧

安龍縣依託適宜的氣候地理環境,大力發展食用菌扶貧主導產業,通過探索和創新利益聯結機制,讓企業和貧困戶抱團發展,增強食用菌產業扶貧實效。

貴州安龍食用菌創新利益聯結助力產業扶貧


貴州福順三友農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安龍縣的食用菌龍頭企業。自2月17日恢復正常生產以來,所帶動的4個基地又開始忙碌起來。大棚內,菇農正在技術人員王桂君的指導下,忙著採摘新鮮的香菇。

“今天這個菌棒是我們今天第一批出菇的,剛開袋,今天看這個狀態,出菇效果非常好,個頭圓整,出的菇細密度挺好,能達到一些,都是優質菇,個頭都很標準,很圓整,這是我們希望能見到的效果,這完事,現在我們菇農都正在採摘中,把這菇採下來就直接送到冷庫裡,去儲存,去銷售,也供應一下現在這個市場,也解決一下現在咱們這個吃菜的問題。”王桂君如是說。

貴州安龍食用菌創新利益聯結助力產業扶貧


2016年以來,隨著食用菌種植規模的不斷擴大,安龍縣以“1210”模式不斷帶動貧困群眾種菇增收,即“一戶種菇戶承包兩個大棚,一年種植兩季收入10萬元。”,目前,全縣已形成了“一包三保”的利益聯結機制,即,政府將扶持政策向食用菌企業傾斜,企業對建檔立卡貧困戶進行包保,做到保培訓,保種植、務工收入,保產業分紅。

貴州福順三友農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部部長王崇介紹:“我們公司是以公司、基地加農戶的合作模式與農戶進行合作,最終確保農戶每棒香菇菌棒能盈利一塊五以上,如果達不到預期的標準,我們公司會予以補足。”

貴州安龍食用菌創新利益聯結助力產業扶貧


家住安龍縣棲鳳街道響樂村的貧困戶張金松,由外出務工轉為回家種菇,是“一包三保”的受益者之一,種菇收入相當可觀。他高興地告訴記者:“以前在外面打工,賺不了錢,去年回來在種這個菇,種了6萬棒,然後6萬棒就賺了10多萬元,今年第一批菌棒長勢也不錯,看樣子也會有一個好收成。”

貴州安龍食用菌創新利益聯結助力產業扶貧


春節過後,為切實降低疫情對食用菌產業發展帶來的影響,確保菇農增收,安龍縣迅速組織食用菌企業迅速復工復產,開足馬力生產。推動食用菌快速“出山”,供應市場。

“在我們原有訂單的基礎上,努力去完成訂單的任務,然後再積極的去拓展市場,用我們現在的通訊手段,電話、微信、微信群等等這些網上平臺,去做銷售聯繫客戶去和我們福建客商對接,老闆不用過來,積極去收貨,積極去運輸,我們的菌種也是在網上訂購,就是下單以後我們去給他發貨,就是很少有人外地客戶來接觸,我們都是網上去交流。”在採訪現場,貴州福順三龍農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技術員王桂君介紹了他們公司採取的方式。

貴州安龍食用菌創新利益聯結助力產業扶貧


據瞭解,安龍縣計劃今年內實現食用菌種植2萬畝,力爭年鮮菇產量達到15萬噸,將通過產業的不斷髮展,帶動更多群眾持續穩定增收。來源:多彩貴州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